齐拍手叫好。
晚上,大圆大亮的月亮升起来,五柳庄的人们和他们的子弟兵在那祠堂门前广场上开庆
祝会。五年前,柳英华率领全村二十个青年参加了我们的队伍。这片广场,抢秋时,碾成了
一个大场,四边堆着一大堆豆秸、棒子。三个月前,炮楼上的鬼子就在这个广场上刀砍柳英
华年老的父亲,枪挑死他七岁的孩子,推进广场旁的死水坑里,只剩下孩子母亲整天在家哭
泣
夜深了,柳英华把队伍整理好,命令靠在柴禾堆上休息。家里人都恋恋不舍,可也不好
打扰他们。他们的孩子们背靠着綿软的柴禾,怀抱着上好子弹的枪支,不久就舒舒服服地睡
着了。月亮转到西北角,半夜后的清凉露水,慢慢滴下来,落在他们的脸上、衣服上、枪膛
上,他们也没有觉得…
英华也靠在一边,但他没有睡,他望着天空,忽然小星跑到他的身边小声说:“英华哥,
俺嫂子想和你说句话,就在那池子边上。”
英华走过去,女人说:“你也不回家去看看!”
英华看见自己的女人,又黄又瘦,心里一酸,忍着眼泪说:“你看我能离开吗 ”
女人鸣咽着说:“爹和小俊就是在这池子里死的呀!我看你像忘了他们一样。”说罢就痛
哭起来。
英华说:“我心里难过,我把眼泪往肚子里吞,我好好执行上级的命令去消灭鬼子!”
正说着,侦察员回来报告情况,英华对女人说:“回家去吧!不要净啼哭!自己身子要紧。
我不能多照顾你们,我已经托付了老新叔,有什么困难就和他说。”
女人赶紧抹着眼泪转身走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小说中设置悬念,“十四夜里,一队便衣进入村里”这一情节为后面柳老新等
人捣毁鬼子炮楼的内容埋下伏笔。
B.机智灵活的柳老新虽然表面是鬼子的“维持村长”,但仍心怀家国大义,带领村民与
子弟兵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消灭敌人。
C.从全文看,“子弟兵出现在村里并受到乡亲热情接待”这一情节是倒叙,交待了前文
炮楼南面野地里响了一枪”的缘由。
D.柳英华的妻子识大体,在听闻侦察员报告后,她怕影响丈夫及部队的行动,便立马收
敛悲情,遵从丈夫的安排。
8,从柳英华与其妻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9.孙犁的抗战小说富有“舒缓朴质的诗意”。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资阳高二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柳)带韦,字孝孙。深沉有度量,少好学。身长八尺三寸,美风仪,善占对。时侯景作
乱江右,太祖令带韦使江、郢二州,与梁邵陵、南平二王通好。行至安州,值假宝等反,带
韦乃矫为太祖书以抚安之,并即降附。既至郢,见邵陵,具中太祖意。邵陵即使随带韦报命。
以奉使称旨,授转辅国将军。十七年,太祖遣大将军达奚武经略汉川,以带韦为治行台左丞,
从军南讨。时梁宜丰侯萧循守南郑,武攻之未拔。乃令带韦入城说循,曰:“足下所固者险,
所恃者援,所守者民。今王师深入栈道,长驱汉川,此则所凭之险不足固也。武兴陷没于前,
白马破亡于后,自余川谷首豪,路阻而不敢进,此则所望之援不可恃也。今大兵总至,长围
四合,戮逃亡以劝安居,赏先降以招后服,人人怀转祸之计,家家图安堵之谋,此则所部之
民不可守也。且足下本朝丧乱,社稷无主,尽忠将何所托,窃为足下不取也。仆闻贤者相时
而动,智者因变立功。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
若进退无据身名俱灭者哉”循然之,后乃降。魏废帝元年,出为解县令。明年,转汾阴令。
发摘奸伏,百姓畏而怀之。天和二年,封康城县男,邑五百户。寻丁母忧。凡居剧职,十有
余年,处断无滞,官曹清肃。时谯王俭为益州总管,汉王赞为益州刺史。高祖乃以带韦辅弱
二王,总知军民事。建德中,大军东讨,征带韦为前军总管齐王宪府长史。齐平,以功授上
开府仪同大将军,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六年,卒于位。
(节选自《周书·柳带韦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
身名俱灭者哉
B.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
身名俱灭者哉/
C.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兔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岂若进退无据
身名/俱灭者哉
D.当今为足下计者莫若肉袒军门归/命下吏免生民于涂炭全发肤于孝道若进退无据/
身名俱灭者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右,即江东,古人常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故称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为江右
B.栈道,指在山岩之间用竹木架成的道路,也指古代高楼建筑之间架空的通道。
C.酋,本义与“酿酒”有关,后引申出“匪徒头领”或“部落首领”的意思。
D.邑,可以指我国古代帝王赐给诸侯、功臣的封地,也可指“城邑”“国都”。
资阳高二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