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夯实基础知识(3×4=12分)
1.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拟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活用情况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歌窈窕之章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泣孤舟之嫠妇 ④西望夏口 ⑤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 ⑦侣鱼虾而友麋鹿 ⑧不知东方之既白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⑥⑧/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⑥⑦/②③/④⑤/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是广泛的,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D.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4.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直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假公济私——善假于物也 B.欲盖弥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盛气凌人——凌万顷之茫然 D.负荆请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你为什么读大学
郑强
我认为读大学最重要的不在于读哪一所名校。我希望大家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体会所读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我在浙大(浙江大学)执教快17年了。如果说把看钱塘江大潮、看西湖美景作为浙大的荣耀,我觉得这一荣耀分文不值。浙大真正值得珍惜的是竺可桢老校长带领浙大的学生西迁几千里,在遵义的湄潭办学的那7年所树立的“求是”校风。我历来主张大学的文化应该有历史积淀,而这样的积淀才是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北大、清华、复旦等中国著名大学,也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难道贵大(贵州大学)的学生就不能像北大、清华、浙大的学生一样幸福吗?最近,让我们贵大闪光、让我们贵大学生自信的是一位坚强的女孩。你们听说了吗?那位得了骨癌、下肢截肢的女孩,经历了十几次放疗,在生命最痛苦的时候竟怀揣着对大学的梦想考过了重点线。我说这个孩子对贵大,对全中国大学生,都是无价之宝啊。我驱车来到医院,把那份珍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她。这位女孩叫肖丽。我说贵大的同学们,贵大有了肖丽,从此贵大的学生就有了大写人生的光辉榜样;贵大有了肖丽,贵大的学生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不应该再输给北大、清华、浙大!
为什么要读大学?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简单地来讲,是因为大学有我们所爱的知识、专业。比如我自己,我对高分子领域,是怎样的爱呢?不瞒各位,那是被逼出来的爱。我们高中毕业时,物理、化学专业很时髦,我们班上成绩好的同学都选报物理、化学专业,结果我们这些年纪小的同学和不是特别优秀的同学就选不到这个专业。我是被迫选报了高分子专业。结果,这么一次逼迫,让我慢慢爱上了高分子专业,而且是打心眼里爱。我在国外留学,为了拿这个博士学位,常常一个星期不见阳光,跟地下室里的仪器待在一起。当走出实验室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晃的。今天我有两句话送给在座的大学生朋友们:是因为我爱,我才付出;但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于爱,我已经付出了,所以我必须更爱。
现在,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甚至觉得喘不过气来了。其实,你们是受了误导,以为在就业的时候,那些审查你们的人在看你们的履历时会认为你读的课程越多就越好。我今天给大家一个忠告:在读本科的时候,应该以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基本人文素养为最重要的目标。我们不必学得太满太多,先要夯实基础。这就如同学武术,要不断练习蹲马步、举杠铃、做引体向上等基本功,才能把身体这个坯给塑造好,今后广阔的前程就等着你。而过早地考虑自己所学的专业今后有什么好的工作岗位,工资高不高,我认为这都是一种短视,给自己徒增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在整个大学期间简单一些,纯洁一些,自然一些,用这样一种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你一定会获得学习的动力、生活的幸福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摘编自贵州大学校长郑强2013年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上的演讲稿)
相关链接:郑强,男,汉族,1960年9月出生,福建省武夷山市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至2012年6月,一直在浙江大学任职。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担任贵州大学校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郑强看来,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和美丽的西湖景观,远没有“求是”校风对浙大的意义重要。
B.浙大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郑强认为浙大应发掘自身的文化积淀,给学生送上珍贵的精神财富。
C.郑强在演讲中谈到的肖丽是一位坚强的女孩,她在重病的情况下仍坚持大学梦,最终圆了大学梦。
D.郑强并非一开始就喜欢高分子专业,他当初选报这一专业是被逼无奈,但他后来慢慢爱上了这一专业。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肖丽被贵州大学录取,贵大校长郑强亲自前往医院,为她送大学录取通知书,意在引起贵大学生关注肖丽。
B.现在,虽然贵大的实力不如北大、清华等名校,但贵大学生在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上不输于这些名校的学生。
C.郑强在演讲中简单提到自己的留学经历,言语虽然有些夸张,却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令人信服
D.一些大学生受到误导,以为学的课程越多,就业就越有优势。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他们学习负担很重。
7.郑强的演讲能为大学生带来哪些启示?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霍乱之乱(节选)
池莉
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
那天是我和秦静在防疫站值夜班。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
写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小时下班。他的妻子认定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做晚饭,有一次吵到单位来了,闻达闻讯仓皇地向楼顶逃窜。他的妻子在顶楼逮住了他,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第二次闻达又逃到了顶楼,他的妻子又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凑巧的是,这两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飞驰的大卡车上。从此闻达只好穿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但他还是照样在下班之后写他的报告。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口中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这哪里像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
闪电穿过了云层,接近了我们抬头可见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了。闻达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摇晃不定地回家去了。秦静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说:“难怪人家说,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防疫站的。”
闪电如游蛇窜行在楼房的玻璃窗之间,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轰隆隆黑压压地横扫了过来。大马路上的汽车都打开车灯,纷纷地揿喇叭。
晚上八点多,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第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我和秦静不约而同地对着电话大叫:“什么?请大声重复一遍!”洪大夫扯着嗓子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霍乱来了,在一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
我们傻了眼。大学教材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我们也就把书本上的这几种病哗哗地翻了过去。幸好秦静好学,总是随身带着当年的教材,她把课本翻到霍乱这一章,我们俩急急地浏览,高频率地摆动着头。
我们终于冷静下来,叮嘱洪大夫赶快把病人隔离,把疫情卡和粪样送到我们站里来,有情况及时打电话。秦静守电话,我另找电话向站领导报告。
张书记和祈站长接到电话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张书记说:“你赶快去医院的车库带车,把闻主任立刻接到站里来。”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马全都连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满怀恐怖感,其他一无所知。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叽作响。张书记和祈站长被大家大呼小叫地扯去询问,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都非常地不满意,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
大雨喧哗着下个不停,站里比大雨更加喧哗。我大喊一声:“闻主任来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了过来,有人自动地往后传达说:“闻主任来了!”
“闻主任来了!”“闻主任来了!”
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现在就看你的了。”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闻达的举止并没有像平日一样遭到大家的嘲笑,所有的人都仰望着他,心情悬悬地等待他说话。
闻达首先表扬了我和秦静,说我们作为年轻医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对疫情处理得既迅速又正确。然后说:“如果大家都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以最快的速度扑灭这次疫情,祖国和人民将会感谢你们,历史将会铭记你们,我闻达一定为你们请功!”大厅里爆发出的掌声掩盖了外面的雷雨声。
闻达站在椅子上,脚上两只不同的皮鞋显得格外醒目,不过依然没有人发出嘲笑。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
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的分管班长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弧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
第四,消杀科立刻准备好所有的喷雾器和充足的百分之五的来苏消毒液,同时准备大量漂白粉和生石灰。
第五,党办负责接待领导,上传下达,发出红头文件。协调车辆,保障疫情用车。第六,站办负责后勤,协同专业部门购买一切所需的用品以及保证值班人员食物和冷
饮的供应。
第七,指定专人二十四小时守候电话,疫情立刻上报国家卫生部,对外严守秘密。第八,在处理霍乱疫情期间,各科室全部三班倒,一律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闻达说完,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祈站长有心思开玩笑了,他说:“老闻好像经过了多少次霍乱似的,出口成章啊。好比老母鸡,屁股一撅就下了一个蛋。”大家开心一笑,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科室去做准备工作。
【注】小说《霍乱之乱》的主要情节是武汉郊区一场霍乱的发生和消灭,背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节选的是小说的开头部分。
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公闻达总是穿着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从侧面强化了闻达的处境和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B.“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语无伦次中透露出急切,从侧面显现出闻达的重要。
C.小说借“我”之口所提到的顺口溜,既是防疫人员的自嘲,也是对防疫工作不被重视、防疫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的客观反映。
D.听了闻达的安排,祈站长开玩笑,大家开心地笑,这表明从领导到群众都对闻达的工作安排十分满意,对他的专业水平高度信任。
9.作者不惜用较大篇幅把闻达的“八条意见”一一列出,有哪些用意?(6分)
10.小说《霍乱之乱》的结尾处有段表达作者对人生看法的话:“有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值得一个人‘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请根据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闻达身上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
四、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对……有利。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
12.对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1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10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③,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星芒: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麒麟阁,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④霍嫖姚:指霍去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如风驰电掣一般,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那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6.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17、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名句(8分)。
(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4)《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3×3=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____________,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的表达形式,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络语言,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内容只是____________,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____________。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____________,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 )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责任将无从谈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一而足 言不尽意 子虚乌有 无可厚非
B.层出不穷 言不尽意 海市蜃楼 无可非议
C.不一而足 夸大其词 海市蜃楼 无可非议
D.层出不穷 夸大其词 子虚乌有 无可厚非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B.“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C.“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频频出现,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D.“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了新形式,不少读者对其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适应“买家”不断变化的口味,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
B.随着“买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新闻信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C.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就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D.新闻媒体早把自身的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21.补写出下面文段中的空缺名句。(6分)
“革故鼎新”思想是中华文明永葆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强调的是“革故”,而荀子在《劝学》开篇以“青”和“冰”为例证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则是“鼎新”。“革故鼎新”还可以推动人通过内省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荀子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他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里还包含着尚学的思想,如韩愈在《师说》里说“圣人无常师”,并列举孔子向不同的老师请教学习的事例来证明,同时指出弟子在某些方面可以高于老师,原因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故鼎新”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和中华文明不断演进,今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更需要继承革故鼎新精神。
六、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近来,“躺平”一词迅速蹿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热血沸腾。有人说“躺平”意味着颓废、妥协和放弃;有人说“躺平”其实不过是一种减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费主义”,回归最基本的生活,倒也无可厚非;有人说“躺平”只是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利化的上进,苟且中不见得彻底放弃诗和远方。
②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马克思)
③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吕祖谦)
以上三则论述,对你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长春市农安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D
解析:D项,应为比喻。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歌:名词作动词,歌唱;
②③舞、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④⑤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⑥东:名词作动词,东下;
⑦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⑧白:形容词做动词,变白。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
第一空:“烟雨楼阁”是江南特有的景致,据此可知,该处应填写“姑苏江南”。第二空:“黄沙”指的是沙漠,据此可知,该处应填写“大漠孤烟”。
第三空:“明眸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语境“倾国倾城”,形容妇女容貌极美,用来形容美女,据此可知,该处应填写“明眸皓齿”。
第四空:“明眸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羽扇纶巾”,形容态度从容。语境“潇洒从容”多用来形容男子,据此可知,该空应填写“羽扇纶巾”。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A项,“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外物。“假”均意为“借助”。
B项,“欲盖弥彰”:想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暴露得更加明显。“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彰”均意为“清楚、明显”。
C项,“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凌”的意思分别为:欺侮/越过。
D项,“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均意为“背”。故选C。
5.B解析:“浙大应发掘自身的文化积淀”于文无据,属主观臆测。
6.D解析:A对郑强的意图理解错误。根据文意,郑强亲自送录取通知书,意在表达对肖丽坚强意志的肯定、敬佩。B“不输于”理解不准确。由原文“不应该再输给”可知。C“言语虽然有些夸张”理解错误。郑强的话并无夸张成分。
7.答案:①多去体会所读大学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对所读大学的信心,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②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③重视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基本人文素养。④在读书方面,功利性不要太强。(答出三点即可,每点6分)
8.B解析:“‘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说法有误。结合语境可知,这里是多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体现当时人们的急切、慌乱。
9.答案:①凸显人物形象。“八条意见”显示出闻达的沉稳、睿智、干练,与他平时处境尴尬、受人嘲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②呼应相关情节。前文说闻达是流行病专家,霍乱疫情出现后从领导到同事都对他充满期待,“八条意见”使这些都得到了验证落实。③强化小说主旨。“八条意见”充分体现出主人公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可贵品质,这正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每点3分)
10.答案:①闻达长年坚持对流行病的研究,每天都要写流行病学报告,虽然他并不知道这种“等待”究竟有什么结果;②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利,不计较别人的嘲笑,虽处境困窘仍始终“保存”自己内心对防疫事业的热爱。③他在霍乱发生、众人无所适从的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对社会的巨大价值,用事实证明他以前的“等待”和“保存”都是值得的。(每点3)
11.A 12.C 13.C
14.(1)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2)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的心浮躁啊。
15.C
16.①侧面描写。首联写奔驰的骏马、催马前进的鞭声,从侧面衬托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的形象特点。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战场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的神勇无比和敌人的不堪一击。②细节描写(动作描写)。颔联通过弯弓、插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将士们的神勇无敌。③用典。尾联用霍去病建功立业的典故突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17.(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8.D
19.B
20.C
【解析】
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现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足指充足、足够。层出不穷,意指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结合语句内容分析,主要讲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不断出现,用“层出不穷”。
第二空: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夸大其词,意思是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用“夸大其词”。
第三空: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海市蜃楼,比喻虚幻不存在的东西。结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分析,用“子虚乌有”。第四空: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语境中用来陈述媒体的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用“无可厚非”。
分析可知,D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该是读者对浮夸的文风感到不适;
C项,成分残缺,在“标题”后面加上“中”;
D项,表意不明,去掉“了新形式”。故选B。
20.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结合后面内容“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责任将无从谈起”分析,A项,强调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与后文内容不协调,排除A项。B项,强调信息产品的价格,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主语是“新闻媒体”,有局限性,不合语境。排除D项。
故选C。
21.(1)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