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之一)》《树和天空》比较阅读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3《迷娘(之一)》《树和天空》比较阅读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3 18: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这是一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这是一部用了五十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中的一首诗歌。
这是一首被海涅称为“一支写出了整个意大利的诗歌”。
这是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也是世界上称得上最伟大的少数几个文学家的诗歌。
迷娘曲
寻象——入境——观意
——《迷娘》《树和天空》比较阅读
意象
意境
情感
“意”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是物像、形象。
《迷娘》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冈?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冈?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反复。
复沓又叫复唱,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更加热切和复杂,而且使诗歌具有音乐复唱的旋律美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back
意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读诗寻“象”
柠檬花、橙子、和风、
桃金娘、月桂
圆柱、厅堂、居室、
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迷雾、岩洞、危崖、瀑布、山岗
意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再读入“境”
柠檬花、橙子、和风、
桃金娘、月桂
圆柱、厅堂、居室、
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迷雾、岩洞、危崖、瀑布、山岗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作者选取有特点的意象组合起来,和诗人的主观情感相融合,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意象特点 画面(意境)
红、黄、
白、绿
成行、辉煌、
明亮
宁静美好
色彩绚丽
明亮、温暖
欲坠、奔忙
《迷娘》
你知道吗,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茂密的绿叶中,橙子金黄,
蓝天上送来宜人的和风,
桃金娘静立,月桂梢头高展,
你可知道那地方?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爱人啊,随你前往!
美好、和谐
爱情的象征(美神维纳斯的神树)
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和平的象征(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树)
《迷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圆柱成行,
厅堂辉煌,居室宽敞明亮,
大理石立像凝望着我:
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道那所房子?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恩人啊,随你前往!
明亮 温暖
《迷娘》
你知道吗,那云径和山冈?
驴儿在雾中觅路前进,
岩洞里有古老龙种的行藏,
危崖欲坠,瀑布奔忙,
你可知道那座山冈?
前往,前往,
我愿跟随你,父亲啊,随你前往!
危险 曲折
意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再读入“境”
柠檬花、橙子、和风、
桃金娘、月桂
圆柱、厅堂、居室、
大理石立像
云径、山岗、驴儿、迷雾、岩洞、危崖、瀑布、山岗
《你可知道那地方》
作者选取有特点的意象组合起来,和诗人的主观情感相融合,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意象特点 画面(意境)
神秘险峻
红、黄、
白、绿
成行、辉煌、
明亮
宁静美好
色彩绚丽
明亮、温暖
欲坠、奔忙
由境观“意”
诗仅仅具有美的特质是不够的,如果要牵动观众的思绪,还必须有魅力。即言辞不仅要美,还要与情绪相符。
——贺拉斯
你觉得这首诗要表现什么?这三节诗歌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迷娘(之一)》通过描述故国意大利美好的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以及她被诱拐到德国时路过的云径、山冈、悬崖、瀑布等,抒发了迷娘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世界的追求之情。
第一节 柠檬花、绿叶、橙子、蓝天、和风、桃金娘、月桂 这些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征的宁静、美好的意象是人物故国之思的寄托物,表达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第二节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美好、哀婉 通过描写迷娘幼年时生活的房子,抒发了对家园的眷念之情。
第三节 云径、山岗、驴儿、雾、岩洞、危崖、瀑布 神秘、险峻 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抒发了她坚定的返乡之情。
对话体的使用
思考:对于诗中倾诉者是谁,被倾诉的对象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三个人?
如倾诉者就是迷娘,三个被倾诉者是一个人,就是迈斯特。迷娘在内心深深地爱着他,可是又知道这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就转而称呼他为“亲爱的人”、“我的保护人”、“我的父亲”。这三种称呼的转换,表达了迷娘对麦斯特怀有那种复杂、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婉,又美好。这种炽热的爱被升华为一种美好的对父亲的爱,又和思乡之情扭结在一起,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我们不寻求统一,保留这种多解性,更能使这首诗具有含蓄、多义、神秘的特点,从而产生更恒久的艺术魅力。
《树和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挥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树的表现 天空的表现形式
《树和天空》
树的表现 天空的表现形式 意境
匆匆走过汲取生命 (雨)倾洒的灰色
挺拔地静闪 晴朗的夜晚
等待瞬息 雪花在空中绽开
《树和天空》
紧张忙碌
安静闲适
美好期待
1.树是生命的主体,积极向上、蓬勃生命的代表。生命的生生不息。
2.人和自然地关系:天空是树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都对天空抱着虔诚的态度。
3.人生的感悟: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去忽视了天空、雪花放慢脚步,慢慢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4.人的经历也和树的生长过程一样,都要汲取养料,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树”的意蕴
《树和天空》即运用了隐喻手法。树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它诠释了生命的深度与高度。但是人们埋头于对土地的耕耘与掘进,却渐渐忽略了头顶上那片令人震撼和心悸的星空,忘记了对未知的渴望、对神秘的欣赏、驻足静观与默想,比如对宇宙一声纯粹而又唯美的惊叹!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
高考诗歌鉴赏比较的考查角度:
1.比较诗歌的意象
2.比较诗歌的情感/主题
3.比较诗歌的艺术手法
4.比较诗歌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