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3 18: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的共轭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3.若椭圆的焦距为6,则实数( )
A.13 B.40 C.5 D.
4.直线被圆截得的最短弦长为( )
A. B. C. D.
5.在三棱锥中,,M,N分别是的中点,若,则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6.果农采摘水果,采摘下来的水果会慢慢失去新鲜度.已知某种水果的新鲜度F与其采摘后时间t(天)近似满足的函数关系式为,若采摘后10天,这种水果失去的新鲜度为10%,采摘后20天,这种水果失去的新鲜度为20%.若要这种水果的新鲜度不能低于60%,则采摘下来的这种水果最多可以保存的天数为( )
A.30 B.35 C.40 D.45
7.“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1这2021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的项数为( )
A.58 B.59 C.60 D.61
8.已知P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
A.16 B.12 C.5 D.4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劳动技能大赛,共有100名学生参赛,经过评判,这100名参赛者的得分都在内,得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其得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按得分分成这五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直方图中
B.此次比赛得分不及格的共有40人
C.以频率为概率,从这100名参赛者中随机选取1人,其得分在的概率为0.5
D.这100名参赛者得分的中位数为65
10.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函数,则( )
A.的最小值是 B.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C.的最小正周期是 D.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11.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P是双曲线C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过点作的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A,若O为坐标原点,,则( )
A.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B.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C.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D.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12.已知函数,若方程恰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可能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已知,则________.
14.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_________.
15.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推进疫苗接种进度,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某医院准备将3名医生和6名护士分配到3所学校,设立疫苗接种点,免费给学校老师和学生接种新冠疫苗,若每所学校分配1名医生和2名护土,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_______种.
16.如图,在长方体中,,P为的中点,过的平面分别与棱交于点E,F,且,则平面截长方体所得上下两部分的体积比值为_________;所得的截面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
在平面四边形中,.
(1)求;
(2)求的面积.
18.(12分)
某市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通过沿街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对抗疫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帮助全体市民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为了检验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及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该市推出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年龄在18~99岁之间的200人进行调查,把年龄在和内的人分别称为“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经统计,“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之比为2∶3,其中“青年人”中有50%的人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中老年人”中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和了解不全面的人数之比是2∶1.
(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列联表,并根据统计结果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加了解防控的相关知识.
了解全面 了解不全面 合计
青年人
中老年人
合计
(2)用频率估计概率从该市18~99岁市民中随机抽取3位市民,记抽出的市民对防控相关知识了解全面的人数为X,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附表及公式:,其中.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19.(12分)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从下面①②③中选择两个作为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
①,②,③.
注:若选择不同的组合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0.(12分)
已知正三棱柱中,,D,E,F分别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平面.
(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1.(12分)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准线为l,过焦点F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若的中点到准线l的距离为4.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设P为l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C的切线,切点为Q,试判断F是否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22.(12分)
已知函数.
(1)讨论的零点个数.
(2)若有两个不同的零点,证明:.
广东省清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参考答案
1.B 因为,所以.
2.B 因为,所以.
3.A 因为C的焦距为6,所以,得.
4.D 圆C的圆心为,半径为4,因为直线l过定点,所以当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时,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最短,且最短弦长为.
5.C 如图,取的中点Q,连接,因为Q是的中点,N是的中点,所以.同理,.
在中,,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6.A 因为所以,所以,故.
7.A 因为由1到2021这2021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所构成的数列是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35的等差数列,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因为,所以.即该数列的项数为58.
8.C 如图,延长到D,使得.因为,所以点P在直线上.取线段的中点O,连接,则.显然当时,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所以.
9.ABC 因为,所以,所以A正确;
因为不及格的人数为,所以B正确;
因为得分在的频率为,所以从这100名参赛者中随机选取1人,其得分在的概率为0.5,所以C正确;
这100名参赛者得分的中位数为,所以D错误.
10.ACD 由题意知,,则,的最小值是,最小正周期是,故A,C正确;
令,得,若,则,故B错误;
令,得,即的单调递增区间是,故D正确.
11.AC 如图,延长交于Q,则,因为,所以.因为为的中位线,所以.因为,所以,故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离心率.
12.BCD 原方程可化为.
令,则.
由题意知,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且.
记,当时,得,此时两根分别为1,,不符合题意,则或解得,即a的取值范围是.
13.

14.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
15.540 第一步,将6名护士平均分给3名医生组成三个小组,有种不同的分法;第二步,将三个小组分配到3所学校,有种不同的分法.故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种.
16.3; 如图,过点B作的平行线分别与的延长线交于G,H,连接,并分别与交于E,F,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即平面.
因为,所以,
所以.
因为四边形为菱形,且,
所以.
17.解:(1)因为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 2分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4分
所以. 5分
(2)因为,所以为直角三角形,且, 7分
故. 10分
18.解:(1)因为“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之比为2∶3,所以“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分别为80和120. 1分
因为“青年人”中有50%的人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所以“青年人”中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的有40人,了解不全面的有40人. 2分
因为“中老年人”中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全面和了解不全面的人数之比是2∶1,所以“中老年人”中对防控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的有80人,了解不全面的有40人. 3分
列联表如下:
了解全面 了解不全面 合计
青年人 40 40 80
中老年人 80 40 120
合计 120 80 200
4分
因为, 5分
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加了解防控的相关知识. 6分
(2)用样本估计总体可知,从该市18~99岁市民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的市民对防控相关知识了解全面的概率为, 7分
所以随机变量. 8分
因为,
, 10分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11分
12分
19.解:选①②作为条件证明③
因为,所以当时,. 1分
当时,, 2分
两式相减得,所以, 3分
所以. 5分
因为,所以, 6分
即, 7分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8分
因为, 10分
所以. 12分
选①③作为条件证明②
因为,所以当时,. 1分
当时,, 2分
两式相减得,所以, 3分
所以,所以, 4分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5分
因为,所以. 6分
因为,所以当时,; 7分
当时,. 9分
因为当时也满足上式,所以, 11分
故. 12分
选②③作为条件证明①
因为,所以当时,; 1分
当时,. 3分
因为当时也满足上式, 4分
所以. 6分
因为,所以, 7分
所以 9分
, 11分
故. 12分
20.(1)证明:因为在正三角形中,D为的中点,所以. 1分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 2分
因为平面,所以. 3分
在中,连接,所以,即. 4分
因为,所以平面. 5分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6分
(2)解: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7分
由(1)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8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令,得. 10分
因为, 11分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2分
21.解:(解法一)(1)设,则
所以,整理得, 1分
所以. 2分
因为直线的方程为,所以. 3分
因为的中点到准线l的距离为4,所以,得,
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 5分
(2)设,可知切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切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得, 7分
由,得,即, 8分
所以方程的根为,
所以,即. 10分
因为,所以,
所以,即F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12分
解法二:(1)联立方程组得,
设,则. 3分
因为的中点到准线l的距离为4,所以,
得,故抛物线C的方程为. 5分
(2)设,可知切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设切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组得, 7分
由,得,即, 8分
所以方程的根为,
所以,即. 10分
因为,所以,
所以,即F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12分
22.(1)解:因为,所以1不是的零点. 1分
令,则的零点个数即直线与图象的交点个数.
因为, 2分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3分
因为,且当时,, 4分
所以当时,没有零点;
当时,有一个零点;
当时,有两个零点. 5分
(2)证明:由(1)知,当时,有两个零点.
设,则, 6分
由得, 7分
所以,即. 8分
令,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9分
要证,即证.
因为,且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只需证.
因为,所以即证. 10分
令,
则,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11分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故. 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