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 课件(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3 20: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六语下
统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语文要素】
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重点)
这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节选片段。回顾你的阅读经验,想一想:阅读文学名著,应该读懂什么?
(读懂人物)
分享读懂名著人物的经验,交流读懂名著人物的方法。
交流平台
名著人物这样读
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刚才小女孩的话,想一想:我们怎么才能读懂名著中的人物呢?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方法总结
1
2
结合与人物相关的具体情节,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具体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立体的、多面的评价。
你喜欢你阅读过的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呢?试着运用以上方法,评价一下你喜欢的人物。
示例 1
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并且是一个意志极为坚强、生活信念十分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的人。
示例 2
尼尔斯原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惰任性、爱捉弄小动物,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历了许多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点,改掉了自己身上的坏毛病,成为了一个好孩子。
体会所给例句中夸张的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以致用。
词句段运用
名著语言这样品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
·····
·······
····
这三个句子的加点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泪水如雨”,语言简洁,形象具体地描述了人们见到汤姆和贝琪平安归来时的激动的心情和场面。
扩大夸张
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很快就到了。
“眨眼就到了”,写出了时间的飞逝和人们年前的紧张忙碌。
缩小夸张
对比阅读,体会表达效果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非常高兴。
“喜得快要发疯了”,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八儿过腊八节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扩大夸张
教材所给的例句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言过其实的方法,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气氛,引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同时我们在运用夸张表情达意时,也要根据实物特点合情合理地想象。
随堂演练
同桌相互交流,试着选用一两个给出的词语说一句话,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饿
安静

盼望
喜欢
示例:
饿
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安静
自习课上,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盼望
我们望眼欲穿,盼望着她早点到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挑选自己喜欢的译作文字并说明理由。(难点)
2.能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默读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交流他们有什么不同。
词句段运用
名著语言这样品
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译者:
俞东明、
陈海庆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
张友松
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
成时
知识锦囊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写作手法,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深刻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保守、贪婪以及资产阶级和宗教的虚伪。小说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从风格上说,专家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我更喜欢第二个,用“伟大”形容场面,说流泪像“流水”“下雨”,还掉得满地都是,特别夸张地表现出了人们的激动与喜悦之情。
我更喜欢第三个,语言口语化,直白浅显,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读起来比较好懂,读时给人以亲切感。
我更喜欢第一个,语言简洁、凝练,能够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并且“前所未有”“辉煌”“泪水如雨”等词语运用恰当,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偏好的读物。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翻译风格,多去比较,也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自主阅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组内交流这五句话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日积月累
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读书时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胜过读许多年的书。也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能听懂林中鸟儿的声音。指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之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
随堂演练
从刚才学到的句子中,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
1.小明读书总是囫囵吞枣,不认真品读,而且他的作文总也写不好,所以妈妈教导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早晨去医院挂号,本以为自己是前几名,结果却排得很靠后,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
3.跟教授交谈过之后,我深受启发,这是我读的书中没有的道理。我不禁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些人,表面看起来很凶,相处久了才知道他的本性是善良的,还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5.爷爷的邻居养了很多鸽子,他经常去看。时间久了,就连他也能推算出鸽子何时会下蛋,蛋壳何时才会破裂。爷爷说这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水知鱼性
近山识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