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18: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蔡甸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16日上午9:00—11:40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某酒店(19.5°N,109.5°E)由4栋高楼组成,每栋楼高60m。如图示意该酒店布局。据此完成1-2各题。
1.从夏至到冬至,东花园每日正午时刻地面的阴影面积(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持续增大 D.持续减小
2.下列日期的北京时间中,该转盘处最可能见到太阳的是( )
A.国庆节10:00 B.冬至日16:20 C.秋分日18:40 D.儿童节6:30
芬兰森林资源丰富、冰川地貌广布,西部克瓦尔肯群岛每年上升1厘米,是研究地壳均衡现象的典型地区。下图是芬兰区域示意围。据此完成3-4小题。
3.芬兰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广人稀,重视保护与管理 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C.山地起伏大,平原较少 D.锋面活动频繁,降水较丰富
4.克瓦尔肯群岛隆起的原因( )
A.板块挤压 B.海面下降 C.冰川消退 D.火山喷发
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其形成受地壳抬升和河流侵蚀的综合作用。下图为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5-7小题。
5.地壳抬升前,该地( )
A.河道位置不易摆动迁移 B.向斜构造使砂岩易破碎
C.页岩受侵蚀程度小于砂岩 D.页岩比砂岩形成时间晚
6.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 )
A.河曲发育 B.定向侧移 C.持续下切 D.游移不定
7.环崖呈现弧型主要是因为( )
A.曾经冰川作用形成 B.页岩成环形崩塌形成
C.前期河流形态在砂岩中发育而成 D.砂岩与页岩之间不规则断裂而成
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己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根据以上材料,回答8-9小题。
8.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径流 C.寒流 D.盐度
9.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生态研究小组基于G1S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研究了2001~2017年蒙古国东部野火的季节变化,得出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各题。
10.与秋季相比,蒙古东部春季过火面积更大,主要是因为春季( )
①地表可燃物积累多 ②气温回升快 ③东南季风势力强 ④植物枝叶密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冬季该地几乎无野火发生,主要得益于( )
A.降水稀少 B.河流结冰 C.植被凋零 D.地表积雪
托木尔峰属天山山脉中天山区,海拔7443.8米,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最高峰。下图示意托木尔峰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12-13小题。
1 温带荒漠带
2 山地温带荒漠草原带
3 山地寒温带干草原带
4 亚高山寒温带草原带
5 山地温带草原带
6 山地寒温带草甸带
7 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
8 亚高山寒带草甸带
9 高山寒带草甸带
10 高山寒带垫状植被
11高山冰雪带
12.高山寒带垫状植被、地衣带分布上限P坡高于Q坡,说明P坡( )
A.热量条件较好 B.水分条件较好 C.土壤发育较好 D.光照条件较好
13.托木尔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原因是( )
A.生物种类少,群落结构单一 B.气候冷干、地势起伏大
C.干热河谷发育,风力侵蚀强 D.海拔高,雨水冲蚀力大
“坦桑石”仅产于乞力马扎罗山的一小片矿区,分布在地下热液侵入体外围的岩石之中。图1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4-15小题。
14.关于“坦桑石”产地自然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B.高原地形且地质条件稳定
C.植被茂密,为热带雨林带 D.赤道低气压对流强度偏弱
15.“坦桑石”与图2中岩石成因一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初夏,类似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推移,日本也存在雨带自南向北移动的现象,被称为梅雨前线。梅雨前线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周边引导气流的影响,冷暖气团交汇。与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相比,日本梅雨前线降水强度较大。图示意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
(1)描述日本梅雨前线日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其成因。(8分)
(2)与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相比,日本梅雨前线降水强度较大,请从日本的角度说明原因。(4分)
(3)厄尔尼诺年份,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分析其对日本梅雨前线的影响。(6分)
17.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茂密森林中,多数树栖,以果子为食。猴面包树喜热、耐旱,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南沿海。其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概况。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所属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猴面包树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6分)
(3)相较于甲地,从地形角度分析在塔那那利佛建首都的优势。(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2230万年~530万年之前,东欧大部分地区为广阔的海洋,通过黑海与古地中海相连,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层。之后,由于板块挤压,直布罗陀海峡关闭,古地中海萎缩,东欧被喀尔巴阡山脉分制为东、西两个海盆,水位持续下降。随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岩山被蚀通,大西洋海水又急速灌入古地中海,但东、西盆地却未恢复为海洋,此后一直是陆地环境。随着板块运动的加剧,现代多瑙河切穿喀尔巴阡山脉,实现了东、西盆地水系的贯通并注入黑海。多瑙河在喀尔巴阡山脉段发育有著名的铁门峡谷,谷壁高耸、陡峭,且有溶蚀地貌发育,成为该地地质历史演变的见证。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质历史演变及铁门峡谷景观。
(1)东欧被喀尔巴阡山脉分割为东、西两个海盆,水位持续下降裸露的海盆有河流发育。推测该时期海盆内的河流水系特征。(7分)
(2)现代多瑙河切穿喀尔巴阡山脉,简述多瑙河实现贯通的自然条件。(6分)
(3)说明铁门峡谷成为该地地质历史演变见证的依据。(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C B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D D
16.(18分)
(1)特征:日降水量最大值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2分);太平洋沿岸高于日本海沿岸(2分)。原因: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团提供丰富的水汽(2分),暖湿气团自南向北移动(2分)。
(2)日本四面环海,水汽更加充沛,(梅雨前线北侧的冷气团来自日本海,能挟带水汽)(2分);日本多山地和丘陵,受地形阻挡、抬升效应较强(2分)。
(3)(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减弱,堆积到西太平洋的暖水团减少),海水温度偏低,夏季风偏弱(2分);梅雨前线北移速度减慢(2分),位置比平常年份同期偏南(2分)(或者日本梅雨前线带来的日降水量南部更多,北部则更少)。
17. (18分)
(1)热带雨林带(2分) 位于热带,气温高(2分);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2分)。
(2)猴面包树分布区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分);猴面包树树干粗大,木质疏松且根系发达,有利于在湿季大量吸收、储存水分,以备干季时消耗(2分);猴面包树树皮坚韧结实,干季落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2分)。
(3)相较于甲地,塔那那利佛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2分)。
18.(19分)
(1)流程短;支流少;流域面积小;呈向心状发育。(每点2分,答对4点7分)
(2)地壳抬升加剧,河流落差增大,流速变快(2分);东海盆地势低于西海盆(2分);巨厚的碳酸盐岩层易被流水溶蚀(2分)。
(3)相对高差较大,切割出露的地层多,地质演变时间长(2分);谷壁陡峭,见证地壳抬升与流水下切过程(2分);广布易受流水溶蚀的碳酸盐岩,可见证古海洋沉积环境(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