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五单元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5 10:4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聚焦家国情怀素养的历史教学实践
——以“人人应当尽之大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为例
摘要:本课以“人人应当尽之大义”为课程主线,以学习任务和问题探究解读课程内容,通过“初识大义”架构教学情境,“缘何尽义”分析挽救民族危亡的紧迫性,“何人尽义”探究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未尽之义”引出在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大义”,形成流畅高效课堂,落实家国情怀的素养。
关键词:甲午战争;大义;家国情怀
马克·布洛赫指出,历史是关于人的知识,历史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历史学科教学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素养要求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以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落实家国情怀的素养。
一、初识大义:架构教学情境
以陈独秀1904年的文章《说国家》中的内容引出课题: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此时我才晓得……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民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设问:结合材料,说明1904年陈独秀所说“人人应当尽对这国家的大义”是指什么?
结合时间及材料内容,学生得出当时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中国人民要挽救民族危机。教师引出本课主题这人人应当尽的大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通过这一设问,引导学生从材料提取信息,了解1904年左右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也架构起本课的教学情境,定位到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下,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做好铺垫。
二、缘何尽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原因
通过对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状况的分析,全面呈现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危局。
“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严复
设问:1.甲午战争前,中国经历了哪些国难,为何仍有漠然不动其心者?2.1894年至1904年间,中国社会的哪些变化迫使中国人必须发生急剧而迅速的转变,抛却这种漠然?
设问1和2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引导学生对近代中国人民心态转变以及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状况形成全面的认知。通过对设问1的分析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后,尽管少数人睁开眼睛看世界,尽管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然而广大的知识分子和群众却尚未真正觉醒。长期以来实行专制统治,这样的政治环境使得民众对国事漠然。
对设问2的解读,学生得出: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分别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引导,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从列强侵华特征、社会矛盾、经济结构变动、阶级结构变动、思想文化变动五个角度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整合得出: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列强侵华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尽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但是甲午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条约签订后刺激了列强侵华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变动来看,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此着重强调社会矛盾和思想文化变动的内容,呈现《时局图》图片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在得知《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反映。
光绪帝:宵旰旁皇,临朝痛哭。
孙中山:堂堂华夏,不耻于邻邦。
翁同龢:字字血泪,使我无面目立于人世矣。
台湾民众:痛哉!我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民也。
通过时局图使学生感受民族危亡的紧迫性,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通过少部分人的觉醒,通过洋务运动,是在屈辱中向近代化迈进,那么甲午战争以后的这十年间,是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全面深化的十年,急需一场新的变革;而《马关条约》签订后,全体国人被这次同日本的屈辱性失败深深刺痛了,短短30年的明治维新使得曾经的学生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场对日本的失败带来了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唤起了中国人的爱国心。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解读,培养学生宏观把控历史,对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转变具备较为全面的认知,在比较宽广的视野中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也使学生与这一时期的中国共情,产生挽救民族危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便于为进一步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三、何人尽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
在国人意识到“我也是中国之一人”后,各个阶级投身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台湾民众反割台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同盟会,肩负起了救国的大义。
“我也是中国之一人”之维新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此后103天里,先后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被称为“百日维新”,这场变法运动的内容明显与清政府之前缓慢的自强运动发生了断裂,但同时也开始了新的起点。呈现材料,请学生分析。
三权分立,后政体备,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自出新法制造船、械、枪、炮等器,准其集资设立公司,专利50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设问:1.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学生得出:在政治制度上,维新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鼓励新发明,并保护专利,在文化教育上,开办了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教师进一步指导:康有为的政治主张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史学家把戊戌变法是作为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成为了政府奖励实业发展的起点。而在京师大学堂中,不仅有传统的学科,还开班了地质学、化学、法律科学等学科,成为了中国开办近代化大学的起点,传播先进科技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
无论是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还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但是这场运动最终失败。进一步思考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运动为何无法取得成功。
他们废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洋奴汉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康有为有次与荣禄不期而遇。荣禄问他:“固知法当变也,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变乎?”康愤然说:“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他还曾说,“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就皇上现在之权扼要以图 ,亦足以救中国矣” 。—萧功秦《戌戌变法的再反省》
设问:2.徐中约曾这样评价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康有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不是政治家”,你怎么认为?这与变法的失败是否有关联?
通过材料及设问,引导学生辨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多视角审视历史,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主张。留足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提升: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顽固派力量较强,康有为却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并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康有为追求大变、全变的激进心态,和并不周全的改革措施遭遇了各方面的反对,导致维新变法缺乏广泛而可靠的社会基础。 “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引起慈禧太后的警觉,将变法运动变成了皇帝与太后之间的夺权斗争,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从设问1中可以得知维新变法运动的内容是中国社会的全新起点,这种大踏步的前进与之前清政府缓慢的自强运动发生了明显的断裂。进一步通过设问2得出改革的举措激进,缺乏社会基础,未能实现目标。通过两个设问,培养了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以及历史解释的能力。
“我也是中国之一人”之义和团运动
在以快速问答的形式梳理义和团运动的概况后,给出图片及材料,请学生对义和团运动进行评析。
义和团运动口号:扶清灭洋。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义和团揭帖
6月13日,大量狂暴的拳民涌进北京,他们焚烧教堂和外国人寓所,并杀死或活埋他们看到的中国皈依者。他们掘开传教士的坟墓,包括那些早期的耶稣会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设问:义和团运动究竟是一场爱国运动,还是一场排外的暴乱?
学生经过分析得出:义和团的口号说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但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质;揭帖及入京后的举动显示出义和团抵触排斥西方近代物质文明,甚至是盲目排外。运动呈现出多面性。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产生这种与爱国情怀相交织的剧烈排外情绪?展示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检阅联军的图片,请学生结合图片作答。这一环节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沉浸于历史情境之中,指出这是对清廷的侮辱,也是对中国的侮辱,义和团运动的排外是对侮辱的反击。教师进行补充:义和团的排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所受欺压的血腥与怨气所导致的,这种反抗不是出于少数人之偶然的举动,而是全民族反抗的体现。瓦德西最后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统治天下四分之一之生灵,瓜分一事,实属下策。这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
问题首先对义和团运动进行了简单评析,进而请学生对其剧烈的排外情绪做深入的、长时段的考量,通过这种情境浸入式的环节,学生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欺压感同身受,产生强烈共鸣,自然而然触发抵御外侮的爱国情愫,认识到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四、未尽之义:培养强国意识
在学生认识到国家独立的重要性之后,教师进行知识的纵向联系。
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在1901年之后却采取了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在特定的时空中失败了,但是历史是连续的,是有记忆的,应当看到它们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未尽的大义呼唤了更多的后来者,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掀起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爆发后,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师进行总结,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但也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抗争史,一路走来实属不易,生活在此时的我们尽管没有了救国的大义,但却也有我们自己需要肩负的时代责任。学生自然地回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为国家越来越强大而奋斗。最后,以“我也是中国之一人,国家乃是全国人民的大家,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作为结语,呼应导入部分,在“人人应当尽之大义”中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本课以“人人应当尽之大义”作为课魂进行串联,以学习任务及问题探究对内容进行解读。通过“初识大义”架构教学情境,“缘何尽义”分析挽救民族危亡的紧迫性,“何人尽义”探究各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逐步深化递进,凸显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未尽之义”,使学生明确在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大义”,落实家国情怀的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1][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近代国人世界观的思想谱系[J].文化纵横,2010(3)
[3]蔡权.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真实的历史叙述——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