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 课件 (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祖父的园子 课件 (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3 22: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2 祖父的园子
五语下
统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蚱、啃”等11个生字,会写“蝴、蚂”等14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院子里做了什么。(重点)
走近作者
萧红,黑龙江省呼兰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帮助下发表小说《生死场》。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
01
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
02
课文围绕“祖父的园子”写了哪些内容?
初读感知
齐读生字词
蚂蚱

樱桃
蚌壳
割草
毛嘟嘟
倭瓜
下雨啰

明晃晃
bàng
huǎng
mà zha
kěn
yīng

guàng


会写字










温馨提示
书写时注意生字的占格哟!




书写指导

“樱”字左窄右宽,“木”的捺变点,“女”稍扁,且横长而平。




樱花 樱桃
婴儿 红缨枪
书写指导

“拔”字左窄右宽,右边不要写成了“发”,最后一点不要漏写。




拔河 一毛不拔
拨打 挑拨离间
书写指导

“锄”字整体要写紧凑,“且”的末笔横变提,“力”的撇写得稍长。




锄头 锄草
帮助 助人为乐
书写指导

“承”字中间三横间距一致,最后两笔先写撇,再写捺,捺画要舒展。




承认 一脉相承
永恒 丞相
书写指导

“逛”字的“狂”稍小一点,“辶”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狂”。




闲逛 逛街
疯狂 狂风暴雨
闪烁——( ) 随意——( )
闪烁
词语解释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明晃晃
状态词。光亮闪烁。
存心
怀着某种念头。另外这个词还有有意、故意的意思。
随意
任凭自己的意思。
写近义词:
闪耀
任意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外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时的无拘无束的生活。
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1~3)展示了园子的基本样貌,重点写了院子里的景物。
第二部分
(4~14)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第三部分
(5~19)写太阳下的园子和园子中的景物。
(第一、三部分是写景的,第二部分是写事的。)
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园子。
色彩鲜艳/生机勃勃
快乐自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能通过“阅读链接”,丰富情感体会。(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要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就需要我们一边读一边思考,从作者对园子的描写中体会作者的内心。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仔细读关于园子的语句,想想其中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喜爱
自豪
这样批注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昆虫种类多,体现了园子的生机勃勃;“样样都有”表达了“我”的自豪和满足。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蝴蝶
白、黄、红
蜻蜓
金的
蚂蚱
绿的
美丽漂亮
五彩斑斓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把蜜蜂写得形态可掬,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园子里小动物的喜爱。
满身绒毛
胖乎乎,圆滚滚
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明晃晃”“新鲜漂亮”写出了园中花草丰富繁茂,色彩鲜明,表现了“我”对园中景物的喜爱。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拟人
来了风,榆树先呼叫
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高大、茂盛
旺盛的生命力
比喻
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课文第1~3自然段,重点描述了园子中的昆虫、花草和树木,表现了园子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表达出“我”对园子的喜爱。
试着根据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
合作探究
有的同学在第4~14自然段旁边批注了“对祖父深深的依恋”“快乐”“不受拘束”等,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说一说吗?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劳作,“我”时时刻刻跟在祖父的身边,形影不离,一方面反映了“我”与祖父的亲近,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事情的回忆,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顽皮
天真
淘气
祖父浇菜,我也来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我”在园中还做了哪些事情呢?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摘、吃黄瓜
追蜻蜓
采倭瓜花
捉绿蚂蚱
“我”在园子中所做的事情,表现出了“我”在园中的快乐、自在、无拘无束,祖父也没有因为“我”的一些瞎闹而责备“我”,反映了祖父宽容与慈爱。
试着根据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自由朗读第4~14自然段。
合作探究
有的同学在第15~19自然段旁边批注了“自由”“愉悦”“无拘无束”等,你读了这一部分也有同样的感受吗?一起来说一说吧。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自己再读一读第16自然段,与同桌交流你读后的感受。这部分的表达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表达方式中又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呢?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排比
“就像”后面的内容是“我”的想象,在“我”的眼中,园子中的所有景物都富有生命力,充满灵性。这几句话也表达了“我”对园子的喜爱。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作者说园中的景物愿意怎样就怎样,其实也是在说“我”在园子里的自由自在、想怎样就怎样。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看景物也是自由的。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在这自由的园子中玩累了可以席地而睡,十分惬意,表现了“我”的无拘无束、悠闲自在。
对一景一物的描写都包含着“我”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暗含着“我”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念。
试着根据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自由朗读第15~19自然段。
拓展阅读
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读后对比课文,小组讨论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会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会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呼兰河传》,有改动
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自由的事物萧条了。
伤感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的各种景物中蕴含的只是简单的喜悦吗?叙述园子中的各种活动,仅仅是在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和热爱吗?说说你的体会吧!
在《呼兰河传》的结尾中,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自由的事物萧条了,这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悲剧意味。再回头看看课文,我们发现:文中描写的各种美好事物,也蕴含着“我”的伤感之意。
带着对课文新的体会,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园子里的昆虫和花草树木
祖父的园子
快乐童年
放飞天性
充满活力
“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
快乐
园子里的一切都富有生命力、不受约束
自由自在
结构梳理
课后
作业
1.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趣事?回忆
回忆,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2.课外找来萧红的《呼兰河传》读一
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积累优美
的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