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1.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PPT课件(共27页)学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1.1.1《集合的概念与表示》PPT课件(共27页)学案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6 17:17:20

文档简介

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教学分析】
集合知识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基础,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常用数集,掌握集合与集合中元素的相关概念,集合的元素特征,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等。通过学习集合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中的集合语言,可以使学生逐步运用集合的观点和思想分析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理解集合定义,了解元素特性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熟记不同数集的符号,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集合含义。
逻辑推理:选择集合不同语言形式描述具体问题。
数学运算:根据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求值。
直观想象:在理解集合含义及特征的过程中,运用元素分析集合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数学建模:从实例理解集合的含义过程中,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军训前学校通知:9月1日8点,高一年级在操场集合进行军训,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创设问题
我们高一5班一共60人,其中体育委员王肖,现有以下问题:
1.我班的60人能否组成一个整体?
2.王肖和60人所组成的班集体是什么关系?
3.假设刘鹏飞是相邻班的学生,问他与我班是什么关系?
4.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1)60个人能成为一个集体。
(2)王肖属于这个班集体。
(3)刘鹏飞不属于这个班集体。
三、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指定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A,记作:;
(2)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A,记作:,
【课堂练习】
用符号“”或“”填空:
(1)______,0.5______,3______;
(2)1.5______,______,3______;
(3)______,______,7.21______;
(4)1.5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特征
探究1.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班全体学生;
(2)我国的直辖市;
(3)我们班高个子男生;
(4)大于200的数。
4.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1)可以,全体学生
(2)可以构成集合,元素是直辖市;
(3)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
(4)可以,大于200的数。
5.教师总结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
四、集合的分类
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一般可将集合表示为
例如: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C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元素排列的顺序可以不同,例如:,这些都是同一集合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3且小于1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答案:(1)
(2)
课堂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解答:(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集合A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法.例如:。
(2)设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
(3)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
(2)描述法:通过描述元素满足的条件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及的范围|满足的条件}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有理数组成集合A
(2)所有奇数组成集合B
(3)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集合C
答案:
课堂练习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②
答案:①②
六、集合与区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集合,进而又通过若干集合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
集合的表示法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们以实例出发引起学生的注意。再由特殊到一般,由师生一起讨论出如何更适当的表示出集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概念和数学性质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两个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实现上述设计意图的根本保证。于是,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探索发现法为主,教师努力创造平等、民主、热烈、务实、高效的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共27张PPT)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高一新生军训前,操场集合
启发探索:你能解释一下“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含义吗?
观察上面的四幅图,我们能从中发现什么共同特征?
每一幅图中的个体有怎样的相似和区别之处?
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指定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课堂练习】
用符号“∈”或“ ”填空:
(1) 3__N, 0.5__N, 3__N;
(2)1.5__Z, 5__Z, 3__Z;
(3) 0.2__Q, π__Q, 7.21__Q;
(4)1.5__R, 1.2__R, π__R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如:x∈A与x A必居其一.
(2)互异性: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互异不相同的.
如:方程 x2- x+ =0的解集为{1} 而非{1,1}.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
如:{1,2},{2,1}为同一集合.
确定性
1
互异性
2
集合相等 当且仅当构成这两个集合的元素是完全一样的.
本班高个子的同学。
本班身高超过1.70m的同学。
{1,2 , 3 , 4}
{1,2 , 3 , 3}
{1,2 , 3 , 4}
{4,3 , 2 , 1}
难点突破:元素的三要素 方法:观察分析 比较归纳
无序性
3
深入探究 加深理解
集合的分类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Ф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名称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或 N+ Z Q R
常用数集及其表示符号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
描述法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一般可将集合表示为{a, b, c,……}。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3且小于1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9=0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课堂练习】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描述法:
通过描述元素满足的条件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方法是:{x及x的范围|x满足的条件}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有理数组成集合A
(2)所有奇数组成集合B
(3)平面 a内,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所有点组成集合C
【课堂练习】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1,4,7,10,13} ;
② {-2,-4,-6,-8,-10}
集合与区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1.集合的定义
2.集合元素的性质
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4.集合的表示
5.集合的分类
谢 谢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
3.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并能恰当地应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
【学习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学习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3.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4.常用数集的符号
5.集合的表示方法
二、例题探究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3且小于1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例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有理数组成集合A
(2)所有奇数组成集合B
(3)平面内,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所有点组成集合C
答案:例1(1)
(2)
例2(1)
(2)
(3)
习题练习:用列举法把下列集合表示出来:


③;
④;

答案:①由可知,取,1,2,3,4,5,6,7,8验证,则,6,8时,
,3,9也是自然数,
②由①知,.
③,而,,
,1,2时,,5,2符合题意.

④点满足条件,,,则有

⑤由,,得
又,
【课后巩固】
1.设集合A只含有一个元素,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设,且,则的值可能是(  )
A.0
B.1
C.
D.0或1
答案:B
3.下面四个关系式:,,,,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答案:A
4.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
A.{0,1,2,3,4}
B.{1,2,3,4}
C.{0,1,2,3,4,5}
D.{1,2,3,4,5}
答案:C
5.集合,是(  )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答案:D
6.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D
7.点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
8.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为____________.
答案:{(0,3),(1,2),(2,1)}
9.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____________.
答案:{4,9,16}
10.“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小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时相会”.(选自《孙子算经》),请将三女前三次相会的天数用集合表示出来.
答案:女相会的日数,即为5,4,3的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三女前三次相会的天数用集合表示为{60,120,180}.
本资料分享自千人教师QQ群323031380 期待你的加入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