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六课
《风凉的扇子》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向我们展示出传统的扇子造型和扇面画,目的是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由于版面限制,可以根据手头的资料适当的予以补充。学生的作品更多从造型、材料的运用上给学生以提示。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想象、创新地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的扇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子的造型、寓意、及制作方法,了解扇子的艺术特色。
2、能够认识与欣赏扇子的独特美感,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了解扇子的文化,加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做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扇子,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教学难点:
材料的巧妙运用以及扇子的外形创新设计与扇面的装饰。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羽毛扇子、卡纸扇子、折纸扇子、卡纸、彩色纸、双面胶、剪刀等。
学生准备:卡纸、彩纸、双面胶、胶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屏幕,看播放效果像什么?
预设:圆形。(组合起来像什么?)
生:扇子。
师:扇子经济实用、小巧玲陇、携带方便,人们都很喜欢。出去旅游,热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拿出扇子扇一扇,风迎面而来,身上倍感凉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凉的扇子》,(板书课题:风凉的扇子)
二、欣赏扇子,了解历史
(一)介绍扇子
1.教师继续介绍扇子。刚才我们认识了一种扇子的形状,你还在其他什么场合看到过扇子的身影?
2.欣赏不同场合的扇子。说都有哪些形状。(随机拿出扇子)
(1)传统的相声段子里确实离不开扇子。
(2)在魔术舞台上,扇子的确是很好的道具。
(3)扇子是夏日常用之物,给我们带来清凉外,还发展到“扇戏”、“扇舞”、“扇语”等很多方面。
(4)在京剧、相声、魔术,各地地方戏等也常用它做道具。
(5)除实用之外,扇面上的名家书画,扇骨上的良工镶嵌,雕花,又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观看实物,了解扇子结构
教师手持扇子,说:同学们看这里,扇子有哪几部分构成啊
师:这是什么?(板书:扇面、扇骨、扇柄、扇坠)
(三)了解不同时期的扇子
我们认识的了不同形状的扇子,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呢?教师补充介绍扇子的发展过程。(播放课件,边点击边讲解)
1扇子,最早称 “翣” shà ,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这种扇子扇柄很长,用来遮风避雨的,也叫“障扇”。
2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用扇子来取凉,这种扇子多为禽类羽毛,所以叫做羽扇。
3秦汉以后,扇子由于扇子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
4隋唐两代,流行的主要是纨[wán]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
5宋朝以后,折扇渐渐流行起来。
师:咱们就先欣赏到这,我听到到好多同学在观看的时候发出“啊,啊”的惊叹声,谁先说说你的想法?
三、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制作。
1、学习折扇的做法。
(1)扇面的折法
将纸对折、对折、再对折,一直折到你想要的宽度。然后打开,再按照折痕一正一反地折叠起来。这样,折出的纸扇就会宽窄一样,更加均匀,更加漂亮。(教师可演示)
(2)扇面与扇柄的连接方法
将扇柄粘在两层纸的中间,既结实又漂亮;
扇柄应插入扇面中,插的太短也不容易结实.
2、卡片纸扇
现在卡纸上绘画,你可以画喜欢的图案,再画上扇柄,画完后,再剪下来,就是一把扇子了。
四、学生制作,教师随机指导。
1.师:你看老师折了一把自己折的扇子,你们想不想拥有自己的一把扇子呢?(想),下面开始动手做吧!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扇子就做什么样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形式多样化不要局限圆形和扇形,只要美观、实用就可以了。请你做个小小设计师,咱们比一比谁做的扇子最奇特。
2、动手创作:(学生制作老师巡视辅导)
师:用剪刀的时候注意安全,要注意保护室内卫生。不要把材料随处乱扔。(边巡视边说,并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做手工习惯)
五、作品展评
1、组内展示。组内夸夸谁的作品奇特。
2、小组展示。
师:请各小组商量一下如何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全体展示也可以派代表,我们小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和最美观的作品。
教师小结:今天看到这么多花样的扇子设计,老师大开眼界,真佩服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用灵巧的手制作的扇子,想不想在送给家人。在炎热的夏天为他们带来丝丝凉意。
六、拓展
课下我们可以搜集其他的材料,用你的巧手制作出更多的美观实用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