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12 21: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市普通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 一 语 文
说明:
1.整卷分为I卷、II卷,19道小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请用蓝黑或黑色笔,避免书写不清而影响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4分)
一、基础知识(1-5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愧疚 (jiù) ? ?绛紫 (jiàng)? 执拗(niù)??? 睡眼惺忪(xīng)
B. 窒息 (zhì)? ?百舸(kě)??? 忤逆(wǔ)? 运筹帷幄(chóu)
C. 戍守(wù) 遒劲(jìng) 漂泊 (bó)?? 妄自菲薄 (fěi)
D. 偏袒(tǎn) 潸然(shān) 荇菜(xìng) 载人飞行 (z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竹蒿 租赁 静谧 忸怩不安
B.胆怯 骸骨 莅临 一喏千金
C.遏制 陨落 刀俎 炙手可热
D.契约 字贴 杀戳 虎踞龙盘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如果)
B.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如果)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因为,介词)
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 (来,表示目的的连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对他的成长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客观因素,但是出身普通家庭的人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所以我们对于这些人不宜妄自菲薄,贬损他们的社会价值。
B.大概在30多年前,饥饿感还如影随形,日日困扰着大多数国民。那个时候,“吃一顿饱饭”带来的满足感,丝毫不比今日的舌尖比拼更差。
C.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颁布的法令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安交管部门会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国外好的做法,考虑我国的国情,不断调整完善。
D.公务员本是一份苦差事,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趋势下,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要求也水涨船高。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前不久商务部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主要目的是指导中国企业建立科学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B.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要向人民交“满意答卷”的话语,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C.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依赖手机这种沟通方式,这将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能力,人们也将会变得更加冷漠或是自我封闭。
D.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各相关人等携起手来,“中国式接送孩子”现象才有可能最终彻底消失,慢慢减少。
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19分。6-8题每题3分,9题10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6.请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B.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翅膀
C.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上:上面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不同寻常
7.下列各组中,最能说明项羽遭遇“性格悲剧”原因的一项是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③项王默然不应
④项王按剑而跽曰
⑤壮士,赐之卮酒
⑥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
8.请选出下面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沛公刘邦只带领一百余名骑兵前往鸿门,当面向项王谢罪,他也想借此机会弄清楚是谁向项王告发自己的。
B.范增多次示意项王,并要以玉玦为信号动手除掉刘邦,无奈项王没有注意到,所以范增出帐找来项庄,让项庄找机会来除掉刘邦。
C.宴会上,项庄舞剑助兴,使得情势愈发紧张,幸好项伯也拔剑起舞,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沛公,致使项王的计谋再次落空,紧张的情势又得以舒缓。
D.樊哙是一名武将,危险之际闯进军帐,足见其勇猛;但在项王质问之时,他既不卑不亢,又借“楚怀王之约”“项王听到细说”等暗示项王的不是,显现出他的心计。
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共86分)
三、10—13题(17分)
10-12题,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词,读后回答问题(11分)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陆游写了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本词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3分)
答:
11.词人在上片是如何写梅花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4分)
答:
12.有人说下片中的“不争”“笑”用得好,请你指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答:
13.填空(6分,任选3道题回答)
(1)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 。
(戴望舒《雨巷》)
(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12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东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费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邂逅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的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阳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遗,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深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边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点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物,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一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一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我的费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镌刻在我的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1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篇伊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俄罗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委婉的批评了其肤浅和表面化,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B.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没有给作者留下好印象,原因是整个教堂装饰格调太过绚丽,与宗教的朴素的精神相悖。
C.作者在描写扫烛油的老妇人时采用了精雕细刻的工笔手法,从正面加以表现,突出了老妇人的朴素、认真。
D.作者先写到费拉基米尔教堂里的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然后以此为反衬,写到低下头看到的正在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打动了自己,表现出作者对老妇人的赞美之情。
E.作者认为只有列宾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的再现出来,因为列宾的绘画在主题的博大深沉和画面情感的丰富多彩上都要比鲁勃廖夫更为出色。
15.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
中受苦人的甘露”的含意,并指出其作用。(4分)
答:

16.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4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7分)
17.根据文意将所给的五句话重新填入横线处,衔接最准确的一组是 (3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怀旧浪潮。第一次是1977年启动的“六十年代文化怀旧运动”,大批老书和老电影获得政治解冻, 。 。一种被称为“月份牌”的仕女招贴画,因受到台湾出版人的青睐而咸鱼翻身,成为上海殖民地怀旧的视觉索引。 ,却因陈逸飞的民国题材油画、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而燃起世人对旗袍的集体性迷恋, 。这场怀旧运动的直接后果,就是塑造出一个以“小资”命名的消费群体,她们在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崛起,制造出各种消费奇迹,犹如一场小布尔乔亚的市场春梦。 。
①第二次怀旧浪潮,起始于1994年的民国图像记忆
②并引发了一场经久不衰的民国女装浪潮
③第三次怀旧浪潮,始于21世纪零年代
④这是“伤痕时代”的典型产物,它旨在修复一种叫做“人性”的脆弱事物
⑤它们原本属于郑曼陀、杭穉英、周柏生、徐咏青等民国画手的陈年杰作
A.①③④②⑤B.④①⑤②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④②①③
18.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句话新闻,不得超过30字。(4分)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就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接受记者采访,对网上一些热点问题答疑释惑。新规定将未悬挂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等违法行为记分由6分提高到12分。故意遮挡号牌危害很大。司机故意遮挡号牌后,往往毫无顾虑地在公路上随意闯红灯、轧黄线、超速行驶、逆向行驶、违法停车、违法超车,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司机借着号牌被遮挡、污损而驾车逃逸,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新规定加大处罚力度,是出于对出行者生命安全的考虑。
这项处罚规定中,“故意”两字最关键。有的车辆遇上雨天,泥水溅到车牌上,这样的情况就不算故意遮挡号牌。有的车辆遭遇车祸,车牌被撞坏,未来得及修理,也不算“故意”。但是如婚车在号牌处贴上“百年好合”等字样,或安装个性化装饰遮挡了号牌的字母数字等,就算故意遮挡号牌行为。
六、作文(50分)
19.请以“温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要凸显真实感受,选好角度,注意叙事要完整清晰,描写要使形象突出;不要出现真实姓名;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晰,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命题、校对: 李玲 杨玉林 杨虹 付清如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 [B百舸(gě) C戍守(shù) D载人飞行 (zài)]
2.C(A竹篙 B一诺千金D字帖 杀戮)
3.B(若:第二人称代词,你)
4.D(A妄自菲薄:形容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不知自重。是对自己而言。;B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错用对象;C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新式,毫无变化。指的是形式,不是内容;D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5. D(“最终彻底杜绝”与“慢慢减少”语序不当)
6.A(B翼:像翅膀一样; C上:向上;D非常:特殊的情况)
7.D(②不能体现,只是礼节行为④出现意外时的反应)
8. D(A“想借此机会弄清楚”,错;B“项王没有注意到”,错; C“项庄舞剑”不是项王的计谋)
9. (10分)(1)这是你手下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这样的话,我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呢。(“然”“籍”“何以”各1分,句意2分)
(2)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一道)出去。(“须臾”“如”“因”各1分,句意2分)
10. (3分,写出三个即可)美丽,坚贞(勇敢),乐观、无私
11. (4分)词人先从环境入手,写梅花开放时候的外部环境极其恶劣(1分):在风雨之中迎来了飞雪时节,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可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2分)。这是用环境烘托的手法(反衬)(1分)
12.(4分)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表达了作者对严寒中盛开的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并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1分):勇敢地迎接挑战,并在斗争中坚持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
13.(6分。任选3道题回答,错、漏、多一字该空不得分)
(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4)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14.(4分)D、E(D“反衬手法”错,此处为正面衬托;E因为列宾是一位“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作者并未对两位画家的高下做出明确评判)
15.(4分)老妇人打扫的烛泪是“人类祈祷的心声”,指的是祷告者借助祭坛前燃烧的蜡烛向上帝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通过这烛泪祷告者也能感受到上帝给自己(尘世中受苦人)甘露般的安抚。(2分)老妇人的劳作是对祈祷者与受苦人的一种安慰,她一丝不茍的虔诚与安然使作者感受到光明就在低头的一瞬。 (2分)
16.(4分。写出两点即可,只写手法不结合原文举例分析最多给2分)
①抓住细节的触动,于细微处落墨。如老妇人扫烛的细节,体现出老妇人的虔诚。②对比、反衬。如东正教堂与弗拉基米尔教堂的对比,反衬出弗拉基米尔教堂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静与动、神圣与卑微、崇高与渺小、短暂与永恒等方面的对比,扩大了文章的思考范围和深度。
③多用比喻,扩大了语言的信息内涵,也提升了语言的艺术魅力。如: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把“烛泪”比喻成“天使折断的翅膀”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
④用肖像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如对老妇人的描写体现出老妇人的虔诚安然。
17.(3分)B
18.(4分。不超30字,即所给空格,超出即从整体上加扣1分)参考:公安部新规定 将加大对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行为的处罚力度(主语答“公安部”也可以,1分;“加大处罚力度”1分;“故意遮挡……”2分,没有“故意”1分)
19.作文(50分) 一般在35-42分间浮动,未将题目补充完整者,在应得分内扣除2分。
作文赋分标准——分七个等级:
①言辞不道德、偏激者,按0分处理;②只写标题,5分;③抄袭文、跑题文差者25分;④未形成完整文章者,只写二三百字,25分以下;如果相对完整,达到500字以上,可以按及格文章处理30-32分;⑤跑题文较好者、不跑题没特色文,分数30分,向上浮动不超5分;⑥较成型,叙事完整,能注重描写,主题明了,稍有瑕疵者,分数42分,上下浮动3分;⑦特色文章(只要具备以下特征之一的),构思新颖:叙事有波澜且描写精彩,语言畅美,45分,上浮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