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19: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质量调研试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70分)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TRAPPIST-1超冷红矮星系统内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星位于宜居区。读图完成下面1-3题。
1.TRAPPIST-1超冷红矮星属于( )
A.星云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图示天体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所谓“宜居区”主要是指( )
A.与太阳距离适中 B.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
C.天体表面温度适中 D.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读下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3 B.4
C.5 D.6
5.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6.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卫星
C.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对地球的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7-8题。
7.太阳辐射( )
A.也被称为长波辐射
B.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释放能量
D.为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等提供能量
8.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B.C.D.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地区使用广泛。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了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抵达地球并造成了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CME发生于色球层
C.“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 D.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12.“闪焰”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许多地区无线短波通信中断
C.国内座机通话中断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13-14题。
13.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水生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水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水生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水生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4.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读图a“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和图b“地质年代表示意”,完成下面15-16题。
15.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蓝藻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6.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A.O2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CO2的含量呈波动性上升
C.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 D.寒武纪时O2含量达到顶峰
2020年1月25日01时55分土耳其东部(北纬38.35°,东经39.12°)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17-18题
1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
A.莫霍面以上 B.软流层以下 C.莫霍面以下 D.古登堡面以下
18.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
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20.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参与了岩浆的形成过程 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C.地球内能决定大气厚度 D.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季风(大气运动)影响水圈
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曲线甲为(  )
A.地表 B.软流层
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海拔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成正比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23-24题。
23.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对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24.平流层大气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部分热量主要来自( )
A.太阳红外线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川航3U8633:“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读图回答下列25-26题。
25.飞机下降返航后位于(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26.该层大气有云雨的原因是( )
A.大气能见度高 B.平流运动为主
C.水汽与固体杂质多 D.上热下冷
读南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27-28题。
27.图中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⑦⑧
28.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29-30题。
29.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W) B.(40°S,20°E)
C.(40°S,20°W) D.(40°N,20°E)
3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中纬度
B.③地位于东半球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31.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2020年12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
A.13日08:00 B.13日22:00
C.14日10:00 D.14日12:00
33.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4.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赤道上 B.回归线上 C.南半球 D.北半球
35.若该河自南向北流动,建港口最适合的是(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
3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 ?
(2)A层大气为 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原因是: , 。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
该层大气22~27km高度形成________层,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 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5)A、B、C层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 。
37.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几个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结束往往是生物的大灭绝。读“地质年代表”和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1)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中期进化出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动物,____植物繁盛;晚期,气候变得干旱,进化出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动物,____植物开始出现。
(2)恐龙生活在显生宙的 代,该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____纪,联合古陆由于板块运动剧烈而 ,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这一时期裸子植物极度兴盛,也是重要的 期。
(3)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里出现多种动物,如 。
38.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9分)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 半球。
(2)图中的晨线为 ,昏线为 。
(3)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炮弹最后的落地位置很可能位于乙地所在经线的偏 方向。
(5)将图中A、B、D、F四点按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 。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6)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C B D B C D D B C B B C A C A B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D C B B D B C D A B B B D C D A
二、综合题
36、(12分)
(1) 中 理由:对流层厚度约12千米
B.对流层 降低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1分),上部冷、下部热,大气对流运动显著(1分)。
B.(画图见右侧)臭氧层 紫外线
B.爬升至平流层,水汽和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1分),有利于航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1分)。
B.越来越小
37.(9分)
(1)两栖类 蕨类 爬行 裸子
(2)中生 白垩 开始解体 成煤
(3)三叶虫(笔石、鹦鹉螺)
38.(9分)
(1)南半球
(2) AB BC
(3)东
(4)2时  12时
(5)ADFB
(6)D(2分)
备注:除标注外,每空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