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青铜艺术
导入
视频欣赏《盗墓笔记》片段
提问:大家在这段视频当中,发现了哪些与美术相关的物品呢?
它们是采用什么材料铸造的呢?
引出课题:
探秘青铜艺术
(二)新授
(1)追根溯源赏国宝
第一站:河南安阳 商代后期的“司母戊鼎”
展示PPT《后母戊鼎》
鼎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司母戊鼎是哪年出土的呢?
为什么叫“司母戊鼎”?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先来了解一下司母戊鼎。
视频播放(2分钟)
请三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刚刚提出的三个问题。
鼎在古代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炊具 煮饭用的,后来发展成了礼器
司母戊鼎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广村
因为在鼎内部铸有“司母戊”而得名。
教师阐述介绍“后母戊鼎”
“司母戊鼎”现在存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军事博物馆合并而成的,于2011年3月正式开馆,那么,该馆最引人瞩目的镇馆之宝当然就是司母戊大方鼎。
但是,在这一次亮相的时候,鼎前的标牌确与从前有了不同,那就是这只大方鼎的名字改了,从众所周知的“司母戊鼎”改成了“后母戊鼎”,那么”司”和“后”有什么不同呢?
最初是郭沫若老先生给该鼎命名的,因为鼎腹部内壁铸铭“司母戊”而得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他认为“司”读“祀”,即祭祀的意思。
“司母戊”意思就是“祭祀母亲戊”而铸造的鼎。(展示金文司母戊写法)
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司”和“后”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字,后来有专家提出异议,说“司”其实应该读“后”。 “后母戊”的命名比“司母戊”好,它的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
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把鼎献给母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孝”,百善孝为先----
那么,这无疑也起到了一种礼仪,一种教化的功能。。。所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司母戊鼎就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我们,刚刚用金文写了后母戊,那么“四中”用金文是怎样书写的呢?
(用金文书写四中)
在生活当中,人们常常会说到“鼎”字,比如“一言九鼎,鼎鼎有名,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推敲起来,鼎字有什么意思呢?
重、大、尊贵、显赫、盛大等意思
商周时期,鼎开始成为旌功记事的礼器,特别是从周代开始,国君或者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者是接受赏赐的时候都要铸鼎,来记载盛况,从此“鼎”被视为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利的象征。
后母戊鼎出土时,当时,日本帝国正大举侵略中国。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寻,并出重金购买。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抗日战争胜利后,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曾作为蒋介石的寿礼,专车运抵南京,但蒋介石并没有私吞,而是把它被交给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蒋介石亲临现场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蒋介石在鼎前留影,将鼎献给国家,是向大家表明什么呢“爱国”,那么在这里呢,也体现了一种教育教化的作用)
后来,国民党政府准备将此鼎运往台湾,但终因鼎身太重,不易搬动而放弃这个念头。建国后, 1959年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后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军事博物馆合并成中国国家博物馆,所以现在它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问:同学们,老师刚刚用的是我们学过得哪种鉴赏方式来分析后母戊鼎的呢?
生答:--------社会学鉴赏
那下面,我们从形式鉴赏的角度来看一看后母戊鼎的纹饰:
后母戊鼎鼎身四个立面中心都是空白素面,鼎腹部都是以饕餮纹为主,(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综合、夸张等艺术处理手法而创造出的一种神秘的动物形象的纹饰)鼎耳:鼎耳的侧面雕刻有两只相对的猛虎,虎口大张,共衔着一个人头, 感觉将被老虎吞噬。
第二站:陕西眉县 大盂鼎
师:介绍大盂鼎
在它的内壁铸有铭文,长达291个字,是西周青铜器中所罕见的。纪录周康王册封贵族盂并劝他勤勉于政的史实。
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纹饰:云雷纹: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比一比
名称 后母戊鼎 大盂鼎
纹饰(不同点) 饕餮纹 厚重神秘 饕餮纹 云雷纹 庄重典雅
造型(不同点) 四足方鼎 三足圆鼎
作用及意义(相同点) 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都起着教育、教化人的目的
(
三足圆鼎
) (
饕餮纹
厚重、神秘
) (
体
现
) (
器
形
) (
纹
饰
) (
四足方鼎
) (
以礼仪说教育人
) (
以强势蛮力制人
) (
饕餮纹
典雅平和
)
第三站:“南中国青铜文化之乡” ---- 宁乡
介绍宁乡出土的青铜器代表
《四羊方尊》
人面纹方鼎
虎食人卣
兽面纹铜瓿
兽面纹巨型铜瓿
变形兽面纹铙
兽面鸟纹提梁铜卣
(2)琳琅满目的青铜器
1、酒器 2、食器 3、乐器 4、兵器 5、杂器
欣赏了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青铜器之后,下面我们一起来尝试设计一款青铜器
(3)推陈出新
首先介绍花明楼少奇故里花明园内的“万德鼎”
它外壁四周密密麻麻的刻满了9996个形态各异的“德”字,加上四壁中间分别刻有“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江泽民”四位主席书写的“德”字,总共10000个德,所以叫“万德鼎”
其实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宁乡人以“德”当先的优秀品质。
那么,下面请大家拿出课前我们所发的画纸,笔,根据这堂课学习的后母戊鼎、大盂鼎、万德鼎的特点来为我们宁乡四中设计一款鼎
(每四位同学一组,请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起来完成这幅设计作品)
活动内容:挑选适合的器型及纹样作为设计参考,并选择适当位置装饰器物,以体现特定的艺术感受。并说说你设计的想法。
活动要求: 1、符合青铜特点
2、体现新时代忠、孝、廉、耻气息
学生设计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作品并谈设计想法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课堂总结:
斑斑铜锈,诉说着年代的久远,诉说着先祖的智慧果敢,见证着社会的发展,青铜文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无法说清她的全部,只能努力地去发掘、去体会、去领悟她的精神。穿越岁月长河,从历史走来,走进当代,不变的是青铜文明的精魂,不变的是灿烂文明的薪火相传。
板书:探秘青铜艺术
追根溯源赏国宝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厚重神秘 教育人
大盂鼎------庄重典雅 说教育人
琳琅满目的青铜器
1、酒器 2、食器 3、乐器 4、兵器 5、杂器
(三)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