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5 09: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中国近代史考试复习
做试卷前明线索:“4590鸦二甲八,1234民北抗解”串联年代时间线,根据时间轴做题。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打击清政府与洋人。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结果失败。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领导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学习了西方技术,创办了第一批工业,开启了近代化。没有完成自强求富的目标,结果失败。
百日维新:资产阶级领导的学习西方制度的改良运动。没有完成维护统治的目的,结果失败。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扶清灭洋的反帝运动,打击了洋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结果失败。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
(农)
洋务(地)
(技)
百日(资)
(制)
义和团
(农)
辛亥(资)
(制)
新文化(资)(思)
记忆近代中国抗争史技巧(也可用来描述该事件的影响):
阶级+做了什么+口号(有的话)+没完成什么目的。
试试说说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君主专制,解放了思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打击封建礼教,传播民主与科学的运动,解放了思想。全盘西化带有一定片面性。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
(农)
洋务(地)
(技)
百日(资)
(制)
义和团
(农)
辛亥(资)
(制)
新文化(资)(思)
记忆近代中国抗争史技巧(也可用来描述该事件的影响):
阶级+做了什么+口号(有的话)+没有完成什么目的。
试试说说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复习到这里,已经大概完成1-3单元复习,已经能够运用到考侵略史抗争史的试题上,练一练吧。
(2021广州中考)1. 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为了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等掀起了(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
(农)
洋务(地)
(技)
百日(资)
(制)
义和团
(农)
辛亥(资)
(制)
新文化(资)(思)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领导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学习了西方技术,创办了第一批工业,开启了近代化。没有完成自强求富的目标,结果失败。
B
2.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根除了社会陋习
C.废除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君主专制,解放了思想。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D
3.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空白方框处应填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4.1894年,李鸿章在《据实陈奏军情折》中写道:“窃倭人起倾国之兵,进围平壤,危急万分。”这里的“军情”是指 (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
(农)
洋务(地)
(技)
百日(资)
(制)
义和团
(农)
辛亥(资)
(制)
新文化(资)(思)
B
C
5.1842年8月29日,听闻条约签订,道光帝退朝后不吃不喝,负手于便殿阶上徘徊往复,一夜不息。令道光帝彻夜叹息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2020·海南中考)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英法所谓的“荣耀”是 (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镇压义和团 D.组织“洋枪队”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
(农)
洋务(地)
(技)
百日(资)
(制)
义和团
(农)
辛亥(资)
(制)
新文化(资)(思)
A
A
中国近代史考试复习
4590鸦二甲八,1234民北抗解。
1840
185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八国联军
二次鸦片
民国建立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太平天国
(农民)
洋务运动
(地主)
(学技术)
百日维新
(资产)
(学制度)
义和团
(农民)
辛亥革命(资产)
(学制度)
新文化运动(资产)(学思想)
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合作(打军阀)
四一二(破裂)
南昌(建军)
八七(枪杆)
井冈山(农村道路)
长征(左的错)
第二次合作(抗日)
撕毁协定(破裂)
局部侵华(918)
全面侵华(77)
正面(台儿庄、武汉)
敌后(平型关、百团)
全面进攻(中原)
重点进攻(山、陕)
开始反攻(刘邓)
反攻(辽沈、淮海、平津)
胜利(渡江)
1919
国共关系变化启示:
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
②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1辛亥革命 21中共一大(诞生) 22中共二大(改目标为军阀) 31九一八日本局部侵华,局部抗战开始 40百团大战 彭德怀
12建立民国 23中共三大(合作与改组) 24国民党一大(正式第一次合作) 34红军被迫长征 45日本投降
15新文化运动学思想,传播民主科学 26北伐战争(成功打倒军阀) 2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36长征结束 西安事变 46解放战争
国民党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反攻标志: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传播马克思。 27.8.1南昌起义(第一枪) 27.8.7八七会议(枪杆子) 27.9-10秋收起义(城市走不通) 27.10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 37七七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开始 平型关大捷粉碎不可战胜 淞沪会战打破三个月迷梦 38台儿庄最大胜仗 武汉会战进入相持,打破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反攻:
辽沈(东北)平津(华北)
平津(长江中下游以北)
胜利:
渡江战役(南京)
10年代是建立民国,思想解放,为共产党诞生提供条件。 20年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军阀,以及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寻找道路的历史。 30年代是日本侵华,国共从内战转为第二次合作抗日的历史。 40年代是抗日战争从相持阶段到日本投降,然后国共解放战争的历史。
(2019广州期末考试)6. 《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37:七七 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开始
平型关大捷粉碎不可战胜 (所以是全面抗战以来第一场胜仗)
淞沪会战打破三个月迷梦 (从7月打到了11月)
38:台儿庄最大胜仗
武汉会战进入相持,打破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D
7.“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
A.五四运动蓬勃发展 B.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C.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D.中共一大胜利召开
1920年代
21中共一大(诞生)
22中共二大(改目标为军阀)
23中共三大(合作与改组)
24国民党一大(正式第一次合作)
26北伐战争(成功打倒军阀)
2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
8.2017年1月3日,教育部要求将各级各类教材中的“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在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那么,“八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分别是从哪一历史事件算起的?
A.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D.七七事变、西安事变
31九一八日本局部侵华,局部抗战开始
34红军被迫长征
36长征结束 西安事变
37七七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开始
平型关大捷粉碎不可战胜
淞沪会战打破三个月迷梦
38台儿庄最大胜仗
武汉会战进入相持,打破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
A
9.某导演筹拍的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电影的是
A.百姓到东郊民巷县衙处伸冤
B.一男子强行被军警剪掉辫子
C.街头报童叫卖《新青年》杂志
D.学生喊出“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并进行游行示威
1910年代
11辛亥革命
12建立民国
15新文化运动学思想,传播民主科学
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传播马克思。
B
10.【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毛泽东所说“打了三个战役”是指哪三个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为什么党中央毛泽东在西柏坡指挥的“三个战役”能取得胜利?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有着“共和国从
这里走来”的美舆,想一想。为什么?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党中央英明决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解放军指战员英勇奋战。
1947年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阶段 时 间 原 因 特 点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1.总体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2.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3.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初步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②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短暂的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再度 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国民党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著名 企业家 张謇(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荣氏兄弟(纺织业和面粉业);卢作孚;侯德榜(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中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①洋务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③第一次世界大战
(2)甲午战争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张謇提出什么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3)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实业救国”。
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材料二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虽有长足发展,但总体比较落后;
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1、近代反抗外来侵略和反动统治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人物:
虎门销烟,打击鸦片走私的 。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 。
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远舰管带 。戊戌变法中甘愿牺牲的 。
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
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 。
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 、 等。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在东北领导抗日联军的领导人: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谭嗣同
孙中山
陈独秀
周恩来、朱德、贺龙
毛泽东
杨靖宇
近代重要标志的事件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北洋舰队覆灭的标志是: 。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辛亥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
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标志是: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鸦片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
威海卫战役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覆灭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召开
南昌起义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
南京解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