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年、月、日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年、月、日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14 18: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年月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交流合作中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学具准备:年历卡,探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导出课题
同学们今天是2021年5月9日现在是北京时间11时25分37秒
师:刚才老师的话中涉及那些时间单位?(时 分 秒 年 月 日)
对!时间单位除了我们学过的时分秒,还有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年、月、日。(板书课题)
2. 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爷爷解决一个问题(课件出示老爷爷手拿一瓶药的图片)这瓶药共有30片,爷爷够吃一个月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够 不够
为什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呢?指名回答够得理由 ,不够的理由。
够 是因为一个月有30天。 不够是因为一个月有31天。还有的月份28天,有的月份29天也够吃一个月。
同学们回答的真漂亮。
那你知道哪些月份是30天的,哪些月份是31天的吗?
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
(一)同桌合作探究大月、小月
1 学生观察老师课前发的年历并完成填空(附表一)
2 同桌合作观察两个年历中二月的天数有什么异同。
3 .全班展示汇报交流。
4 .介绍大月、小月。教师板书
5 记忆大小月。
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1)歌诀记忆法、
①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
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
②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2)左拳记忆法。
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7.游戏。老师说月份,同学们判断,要是大月请举手,要是小月请握拳。
(二)探究平年、闰年。
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没有反应了?
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探究。
1.探究“四年一闰”
(1)逐步出示活动要求二。
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把这一年二月份的天数填入表二。
认真倾听,根据播报员所提供的信息填完表二。
仔细观察表二,把你的发现给同桌说一说。
(2)展示表二,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
每4年里有3个2月是28天,1个2月是29天。
(3)认识平年、闰年。知道为什么四年一闰。
为什么每四年就有一个二月份是29天呢?
教师补充小知识1: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板书:平年、闰年)
(4)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
让学生将表二中闰年的年份涂色。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算一下,从2012年往后哪一年是闰年?
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也就是说4年一闰。
2. 探究“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1)发现问题
师: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分组计算判断)
1949年 1992年 1900年
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出示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出示小知识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为什么“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继续补充小知识:
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也就是说: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 .练一练: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手势回答)
1600年 1700年 1800年 2000年 2100年
三、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我会填!
(1)平年全年有( )天,
闰年全年有( )天。
(2)10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 )月和( )月。
(4)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
( ) 是第一季度,
( ) 是第二季度,
( ) 是第三季度,
( ) 是第四季度。
2.我会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 )
(2)豆豆4月31日那天去了上海。 ( )
(3)琪琪的书包是2011年2月29 日买的。( )
(4)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1个特殊的二月。( )
(5)5、6两个月共62天。 ( )
3.我知道!
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
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2.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你知道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吗?
4.我最棒!
贝贝已经12岁了,可他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哪一天出生的吗?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一年=12个月
大月(31天):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7个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2月 4个月
二月: 28天(平年) 29天(闰年) 【特殊月】
全年: 365天(平年) 366天(闰年)
表一:
我发现: 1、一年有 个月 2、天数是31天的月份有 ,天数是30天的月份有 。 3、二月份是 天或 天。
教学反思: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 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 怎样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多次改动。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这节课成功之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习两部分来感受。从学生熟悉的几月几日几时几分到建军节等特殊日子,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
不足之处:
老师方面:在发年历时虽然考虑到同桌的最好不要是同一年的,但少问了一句,导致第一次探究时有同桌拿的是同一年的年历,不便于对比,虽然最后调整了,但孩子已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完表一了,有点不甘心,情绪稍有影响。以后考虑要周全,还要落实。
学生方面:全班交流时个别学生声音太小,需重复表达,耽误时间。以后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加强训练,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