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时间/年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参赛队伍/支 426 394 468 454 489 499 519
根据这一统计表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一年的数据情况,我们还可以
用已学过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大家用你的手,我们一起比画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有何优点?
更直观、更形象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有何优势?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年份
表头、横轴、纵轴表示的内容一样,而每一年的数据表示的方法不一样。
1.从折线的变化情况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2.总体上来看,从2006-2012参赛队伍呈什么趋势?
3.请你预测一下2017参赛队伍可能会是多少支?你是怎样想的?
2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最高体温是( )摄氏度,最低体温是( )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 )时间时下降的最快。( )时间时比较稳定。
5.图中的横红线表示( )。
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好转?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五(2)班6位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姓 名 婷婷 兰兰 小强 小明 小涛 小月
身高/CM 136 148 136 152 135 148
下面有两组数据,是不是它们都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呢?
2.妈妈记录了陈东0~10身高并制成统计表。
50
74
85
93
101
108
115
120
130
135
141
注意别忘了标数据。
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请你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 )岁。
3.陈东11岁时身高可能是( )厘米。
4.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
先描点
再连线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