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学案
导入新课:
鸟语花香,草长莺飞,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正以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传递各种语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一起走进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去破译它奥妙无穷的语言密码。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
简介作者:
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来对这位在气象学领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学者作以简单了解。
竺可桢 ,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解题:
文章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具体指什么?
明确:指的是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
那么这些自然现象统称为什么?
明确:物候
所以大自然的语言实际上指的就是物候现象。而研究这种物候现象的科学就是物候学。所以,文章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过渡:那么,围绕说明对象,文章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大家看大屏幕。默读浏览,并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在文中找出答案。
大屏幕出示: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快速阅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看到同学们如林的小手,老师真的是心花怒放。那么,就请勇敢的站起来,大声的说出你的答案吧!
(学生说答案)
引导:本文除了一处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外,还在哪个地方也运用了逻辑顺序?
总结:看来,合适恰当的说明顺序,能使我们的文章显得思路清新,层次分明。
精读文段,品味语言
1、当然,一篇好的说明文,光有清晰的思路还不够,还必须能够在恰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作简单的赏析。
2、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一般的科普说明文,通常都是深奥难懂的,但本文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生涩难懂。在作者笔下,美妙的四季就像一幅画般摇曳生姿。你知道原因吗?
这些生动的语言都集中在哪些段落?
接下来,我想请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第1、2自然段。大家可以在听读的同时欣赏打屏幕。
评价:美文配美声,方才显得相得益彰。
聆听了美,欣赏了美,我想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段美在哪?我们交流的角度可以说词语的角度,也可以从修辞的角度。
总结:看来,说明文的语言不仅仅只局限于大家所熟悉的准确、严谨。如果加上生动优美,就更锦上添花了!
拓展延伸:
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那么,你又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通过这些语言,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过渡:看来,我们大家积累并掌握的谚语还真不少,可是呀,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就到了我们同学们大展身手的时刻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请你仿照图片中的格式,为两幅图配上生动优美的解说词。
结语:
同学们,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特的语言更是魅力无穷,那就让我们以这节课为起点,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现在开始,留心身边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我相信,来年春天,你一定会第一个告诉大家是哪一片绿叶最先摇曳在枝头,又是哪一朵迎春花最先绽放它的蓓蕾。到那时,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赠送给我们的最丰厚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