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3 22: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2.全卷共6页、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进人火星轨道。这说明它已经离开(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 D.地月系
2.青藏高原西南部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下列与之有关的正确表述是( )
①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②晴天多,年日照时数长
③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④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右图中AC,BC分别为晨昏线和经线的一段,AB之间的经度差为15°,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17时30分,据此完成3-4题。
3.C点的纬度可能是( )
A.15°N B.0° C.30°S D.15°S
4.该日C点旗杆影子轨迹图可能是( )
A. B.
C. D.
石化作用是指物质变成石头的现象。位于希腊莱斯沃斯岛西北海岸的石化森林世界地质公园,分布有远古植物的火山岩石化残留物。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该地质公园远古植物时期的地理环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寒冷干燥 B.植被高大茂盛 C.冰川地貌广布 D.为板块张裂处
6.推测石化森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熔岩掩埋—石化作用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B.断层下陷一泥沙覆盖一石化作用一风化侵蚀
C.泥沙掩埋一石化作用一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地壳下陷一石化作用—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万年冰洞”位于吕梁山脉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洞穴开口向北,呈肚大口小,垂直分布的“保龄球瓶”状。洞里冰的年龄各不相同,核心部分冰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潮到距今约3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期,外部,靠近洞口或靠近主流水道的冰,成冰年代比较晚。读“冰洞所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图所示冰洞剖面图,其冬季气流运动方向正确( )
A. B. C. D.
8.冰洞内冰体夏季不易融化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外部冰川广布 B.垂直洞穴,空气对流旺盛
C.下冷上热,洞内空气稳定 D.洞口向北,受冷空气影响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以下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10.R,Q两地( )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下左图为东海洋流分布图,下右图为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示洋流对该海域的主要影响是( )
A.降温减盐 B.形成渔场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盐
12.影响东海沿31°N西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冬,夏季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蒸发量 B.洋流 C.降水量 D.地表径流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因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据此完成13~14题。
13.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
A.外坡受侵蚀 B.高度降低 C.向外海推移 D.体积增大
14.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是( )
A.径流作用力大于海流作用力 B.径流作用力等于海流作用力
C.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 D.以上都有可能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利工程建筑物,由高强度帆布做强力骨架锱固在基础底板上,形成密封袋型,通过充/放水(气)进行蓄/泄洪。灞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浐河是灞河的一级支流。在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的浐灞生态区内,浐河和滴河上修建了多座橡胶坝。右图示意滴河,浐河西安市区河段橡胶坝完工后的地下水位(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16.在浐河和灞河上修建橡胶坝拦水的影响是( )
A.水质明显提高,周边绿地面积扩大 B.地下水位抬升,河水与地下水交换减少
C.沉积物减少,河流清淤工作减少 D.可利用水量增多,优美景观增加丙
右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盛行风)。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因素中与图中甲自然带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形 ②暖流 ③寒流 ④盛行西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当图示风向盛行时( )
A.北京秋高气爽 B.南亚盛行西南风
C.地中海温和多雨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19.2019年,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常住人口为3751.3万人,比上年减少21.8万人。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人口( )
A.出生率低 B.自然增长率低 C.死亡率高 D.迁出率高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C.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21.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园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且持续的“城镇收缩”现象。右图示意伊春市城人镇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据此完成22-23题。
22.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
A.Ⅰ→Ⅲ→Ⅱ B.Ⅲ→Ⅰ→Ⅱ C.Ⅱ→I→Ⅲ D.Ⅱ→Ⅲ→Ⅰ
23.与I阶段相比,Ⅱ阶段内伊春市( )
A.交通拥堵加剧 B.土地集约度提高 C.人均产值增加 D.服务范围扩大
西成新区城市车行道路略高于其两侧绿化带,道路两侧每隔几米设有一处排放口,路面积水通过排放口流入绿化带,排放口处有较大鹅卵石。2020年7月24日晚,西咸新区新城出现短时暴雨,两小时内雨量接近40毫米,但雨后路面无积水、内涝等景象出现。右图示意陕西西咸新区道路与路边绿化带景观。据此完成24~25题。
24.在暴雨发生时,排放口处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
A.加速雨水下渗 B.减少土壤冲刷 C.拦截枯枝落叶 D.净化雨水泥沙
25.西咸新区路边绿化带的建设,可以减少该区域的( )
A.大气降水 B.植物蒸腾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新疆的乌伦古湖(咸水湖)地处额尔齐斯河南部,属于内流湖,湖水主要依赖鸟论古河补给。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新河调水改善鸟伦古湖水质。
(1)写出乌伦古湖参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4分)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6分)
(3)分析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的可行性。(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如图)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生产石油的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因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
(1)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6分)
(2)印度、巴基斯坦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6分)
(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6分)
28.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图1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2为某城市生活产生的问题图。
材料二: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该城市计划未来想建成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条件。(6分)
(2)你认为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 (6分)
(3)请你为该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提供建议(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方面)。(6分)
绝密★启用前
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DACDB 6~10 ADCDB 11~15 CDACC 16~20 DACBB 21~25 DBC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4分)
(1)蒸发;降水。(4分)
(2)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6分)
(3)额尔齐斯河径流量较大;额尔齐斯河距离乌伦古湖近,(海拔差异小)工程量小;增加乌伦古湖水量,稀释并净化湖水。(4分)
27.(18分)
(1)劳动力短缺,就业机会多;政府吸引外来人口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快,收入高,生活富足。(6分)
(2)巴基斯坦和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巴基斯坦和印度距沙特阿拉伯较近;巴基斯坦和印度经济落后,工资较低,而沙特阿拉伯的工资较高,吸引力强;都以白种人为主,语言和习俗相似,方便工作交流。(6分)
(3)对自身的影响: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等;(2分)对迁入地的影响:影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等;(2分)对迁出地的影响:减轻迁出地的资源和环境压力。(2分)
28.(18分)
(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三点即可,6分)
(2)造成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水资源短缺;导致交通拥挤;造成大气、水体、土地污染;住房困难,就业困难,医疗卫生、教育压力大、社会秩序混乱;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雨岛、热岛效应。(三点即可,6分)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