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三段对话,体会人物说话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2、结合时代背景,揣摩语言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人物对话,体会其口吻与层次,揣摩语言的艺术。
难点:1、正确理解素君退师和晋君不乘机攻击素军的原因。
2、准确分析和表述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却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 因为当时晋国想争夺霸权,需要向外扩张。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领的以晋为主的多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多国联军。两年后,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在历史上的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二、作者简介: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 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散文家 、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 ,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 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导读理解】
一.
1.烛之武的说辞包括哪几层意思?
2.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
3.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我们从中有何启示?
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5.文中涉及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6.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本文还刻画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怎样?
7.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学生甲: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
“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
答案:
1..提示: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坦言灭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之薄也”→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存郑对秦有益
④“且君尝为晋.....唯君图之”一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说服秦国反过来帮助郑国。
2.提示:首先,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博得秦伯的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接着烛之武指出秦、郑丰距遥远,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也”。接下来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随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最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驻守。
3.提示:烛之武巧妙地运用了攻心战术,循循善诱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首先从心理
.上消除了秦伯对自己的疑虑,让对方认为自己是完全从秦国的立场出发来看问题:紧接着深刻而全面地对当前形势进行剖析,--针见血地指出亡郑与保郑对于秦国与晋国的利害关系;再接着充分利用秦晋矛盾的软肋,以实例暴露了晋国的用心与野心。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使泰伯对晋国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与戒备,从而最终促成秦伯退兵助郑的决心,及时而有效地解除了秦晋联合攻郑的危机。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泰,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4.提示: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到,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日”,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泰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
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5.提示: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自此,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以其无礼于晋
重耳的父亲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都很贤德(重耳和夷吾的母亲是亲姐妹)。晋献公因宠爱骊姬姐妹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在骊姬的迫害之下,太子被迫自杀,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事。
且贰于楚也
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即文中“且贰于 楚也”。
秦晋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6.提示:
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智勇双全,能言善辩。
次要人物
郑伯:虚心纳课,勇于改过。佚之狐:知人善举,慧眼识珠。泰伯:善于决策,善谋利益。晋侯:头脑清醒,随机应变。
7.提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做。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 解每一个人,他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二.
第一段: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的壮年不遇之感和郑伯的勇于自责和善于做人思想工作在这段里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三.
1.郑伯是怎样劝说烛之武的?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郑伯首先承认自己没有早早重用烛之武的错误,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郑伯的这番话,表现了其过人的理智以及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郑伯的劝说对烛之武有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2.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何处?
烛之武列举史实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国:当年您被晋国国君虚假的承诺欺骗,为他出力却一无所获;如今您又和晋国国君联合,恐怕还会上当。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引发秦伯深思。
3.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伯又留下部分兵力戍守郑国,这是否是引狼入室?
这并不是引狼入室。此时,强大的晋国依然围着郑国,有秦国替郑国把守国门,不仅是为郑国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还将矛盾的焦点转移到了秦晋之间。秦晋两国的对峙局面形成,郑国就安全了。所以,这看起来好像是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在拒“虎”。
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晋文公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说到底,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5.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于郑伯之时先辞后应,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近况,他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郑伯的人物特点,作为国君,他虽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刻,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了他政治上的精明;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难为重。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他奔赴秦军营地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6.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关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晨做了铺垫。
①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②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7.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①文章虽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放下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只好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本文故事情节完整而严谨。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健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然应命。这家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8.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劝退秦军?你认为其游说妙在何处?
①以“利”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合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了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以“害”巧析形势。从现实状况来看,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使他快速做出决策免贻害无穷。烛之武的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
③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存亡之际大派用场。如果说在“亡郑”还是“含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史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在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围郑是在枉费心机,更使他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寥寥数语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9.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①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难免心怀牢骚与委屈,但他最终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勇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出使秦营,生死未卜。烛之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充分展示了他的“勇士”精神。
③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元,侃促而谈。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对郑国的利益只字未提,却成功说退秦军,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风采。“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迎难而上、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巩固练习】
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是功劳大的分的土地多,爵位就高。
B.“寡人”是古代君王、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为秦始皇一人专用,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
C.“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D.“大夫”是官职名。古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也是一般任官职者之通称。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左传》的“传”意为注释,《左传》是一部给儒家经典《春秋》进行注释的史书。
C.“烛之武退秦师”是编者加上的。对于古代一些原本没有题目的文章,编者一般会将其首句或中心事件作为标题。
D.《左传》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 B.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
5.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阙秦以利晋 B.夜缒而出 C.越国以鄙远 D.君之薄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8.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B.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乱易整,不武 武:武德
B.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
C.失其所与,不知 与:参加
D.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在座诸位,都是学界前辈,我以后生身份,有幸叨陪末座,倍加珍惜,特向各位前辈请教。B.我去小明家做客,得到了他热情的接待,临走时他还执意要送我几串他家自种的葡萄,我不好推辞,只好笑纳了。
C.每次拜读我的文章之后,他都会写出自己的感想,然后征求我的意见,我也会抽出时间跟他交流探讨。
D.这所学校非常有名,作为刚刚来此高就的年轻教师,我要刻苦钻研,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公羊传》《谷梁传》是对《春秋》的解读,《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合称为“春秋三传”。
2.答案:B
解析:“寡人……再后来平民也能使用”错误,平民不能使用。
3.答案:D
解析:《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的,而《左传》是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的。
4.答案:B
解析:B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5.答案:C
解析:A.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B.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C.无礼:不循礼法,没有礼貌。D.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6.答案:A
解析:A.和例句相同,为使动用法,使……获利。B.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形容词作名词,边远的地方。D.形容词作动词,变薄弱。
7.答案:C
解析:A.“知”通“智”,明智。B.“说”通“悦”,高兴。D.“已”同“矣”,语气词。
8.答案:B
解析:A项,而:连词,表修饰/而:连词,表顺承。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对。C项,其:代词,这/其: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焉:疑问代词,哪里/焉:语气词,可不译。
9.答案:A
解析:B.因:依靠。C.与:结交,亲附。D.肆:延伸、扩张。
10.答案:A
解析:B项,笑纳:请对方收受赠礼的客套话。使用错误。C项,拜读:敬辞,阅读。使用错误。D项,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也用作敬辞。使用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