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评价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评价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5 11:34:20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5依据石面表格中的内容判断,“三”的标题应该是「第十三章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评价
A.敌后抗日根据的发展
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B.革命统一战线的走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定
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高二历史
D.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6.右图为1953年吉林省延吉县龙井市人民文化馆前的一囑
考试时间90分钟
宜传画。画中用中文与朝鲜文写若同样的宣传标语。这说
明当时新中国
第Ⅱ卷
A.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题号
第Ⅰ卷
总得分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订置人
C.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D.贯彻落实人民民主原则
7.伯里克利改革后,民选审判员们既是陪审员又是法官:一旦判处某人死刑,往往在审判
注意事项
当凵就会执行。于是陪审员在日落之前就能够看到被告被处死。尽管说来十分残醋
共6页,请直接在答題纸上作答。
但确实有许多人乐在其中,由此可知,雅典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B.审判程序缺乏公平性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C.司法民主遭到破坏
8.1727年,英王乔治二世试图以心腹取代沃尔詖尔然而沃尔波尔机智地通过下骁把
得分评卷
选择題(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题所列的
王和王后的经费增加了十万英镑,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也逐渐得到王后和国王的肯定与
个項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赖。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4.君主到处插手行政事务
B.内阁被封建势力控制
1.周E之所以如此依赖诸侯,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
C.內阁首相地位尚不稳定
D.民众都拥护封建君主
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9.1917年4月,列宁在谈到当时革命形势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
∧.贵族制度建构于编户齐民体制之上
B.官僚制度的出现依托生产力的发展
民——这就是问題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幣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列宁这
C.血缘红带是成熟国家的组织方式
D封邦建国造成西周诸侯分裂割据
言论的主要背景是
擦2.下图为南湘西(秦代洞庭那千灵县)出土秦简中的木方,木方上用小对”王”“皇
B.二月革命推了沙皇专制统治
制”“诏”等部分书写用字进行了规范,并对卿、太守等部分官职名称变更提出了要求
C第一次世界大战啬未结束
D俄国出现了两个致权并存局面
这一史料
10.1955年初,美国正式在亚汧地区实葹海外教育项日,强调“通过分享知识、技能和技
A.表明秦代采取了有效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促进其他国家对美国
B.说明秦代皇权已发展到乾纲独断的崇高地位
的更好的理解;增进美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间的相互了解”。该项目
C.为了解秦代的郡国并行制度提供了实证材料
A.旨在扩大北约的势力范围
B.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延续
D.证明秦代对边骊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直接管辖
重心转向亚洲
3.据记载,1862年湳军占领苏州后,江苏巡抚李鹈章对闾门外所建题为“民不能忘”的汉
1.孟子在回答关于“武王伐纣”的问题时指出:破坏仁义者,称之为独夫。只听闻独夫商
白王牌坊耿耿于怀责问:“阁门外白石牌坊何以建于伪忠王耶 他得到的答复是:建
纣被诛杀,并没有听闻是以距弑。这反映了先秦儒学
牌坊乃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减粮”政策。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积极变革顺应时代
B.萌发了早期民主思想
A.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
B.否定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理想化的政治追求
D.强调仁义和民心向背
C.对清末地方治理起到助推作用
12.下表是李势与黄宗羲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他们的认识
4.右侧框内所述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代
A.建立起中国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
B.使民主科学的理念逐步深人人
见,若无私,则元心矣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D.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和阶级基础
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初
★期末·高二历史第I页(共6页)★
★期末·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核心素养评价
高二历史(人教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BACAC 6—10 DDCDB 11—15 DADBD 16—20 ACABD 21—25 BBD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 1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18分)
(1)原因:统一全国,广置郡县;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南北各地交通网的建设(驰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先秦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任答3点给3分)
主体:血缘宗族(1分)作用:弥补了中央集权下基层治理权力的空白,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治理(2分);血缘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影响较深,中央权威的在最基层的有效性有一定程度的减弱。(1分)
(2)图2。(1分)原因: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利,两者在权力方面有交叉的部分;联邦具有州不具有的权利,如外交权等;同时,州拥有联邦未拥有,而宪法又未禁止州拥有的权利。综上,联邦与州的权利既有交叉的部分,又有各自独立的权力,所以图2最符合。(4分)
(3)特点: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全方位保护;突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分)认识:要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边疆观念要与时俱进。(任答两点2分)
27.(14分)
(1)内涵:重视人道,轻视天道;强调进德修业,主动担当作为;存天理,灭人欲, 天道自在人心.(任答一点2分,如果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来提炼也可以酌情给分)原因: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变法运动兴起;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佛教、道教的影响。(任答一点2分,满分4分)
(2)背景:根据地经济基础较差;长期战争消耗巨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寇的疯狂扫荡;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任答一点2分,满分4分)意义: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善了解放区军民的物质生活,为抗战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增强了团结意识,培养了延安精神;③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④为今后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任答一点2分,满分4分)
28.(18分)
(1)朝代:南宋(宋代)。(1分)异:朱熹强调理在外,穷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2分)陆九渊强调理在内(心即理),穷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2分)同:世界的本原是理(他们的主张都属于儒学范畴也给分)。(1分)
(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两人都想改造中国;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影响巨大。(2分)
方案:孙中山主张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严复主张改革,通过教育开启民智。(2分)
(3)示例1:就理性与社会进步的正向关系进行论证。
观点:理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2分)
论述:在理性思想的启发下自然科学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理性作用于自然产生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突破神学的束缚,促进天文学、物理学的重大进步以及生物学进化论的形成,会带来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理性精神在对抗神性迷信,批判现存国家与社会中一切腐朽没落的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如在法国理性思想动摇了法国封建专制的根基,在政治制度上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制度革新打下基础。(5分)
小结:理性思想和精神推动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同时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基础,推动了政治革新,理性对于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分)
示例2:就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反向关系进行论证。
观点:理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变革(2分)
论证:理性思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艺复兴以来强调的人的感情,过度依靠理性,就必然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过上自主而自然生活的可能。其次理性只适合用以建立一种人为的政治社会,而不适用于培养自然的习性与美德,也不利于同情弱者,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就源于人们对于“理性王国”的失望;理性的意识形态造就了那个时代对理性的狂热崇拜,这对于后来的大革命及其后续恐怖统治是负有部分责任的。(5分)
小结:综上,理性对于人的感情,尤其是对底层人们同情的忽视,以及对于美德培养的缺失,一定程度不利于社会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