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必做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有一个为士的官员,20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甲,22岁时,他又娶了一个妾并生大儿子乙,24岁时,他的妻子又生儿子丙,25岁时,他的妾又生儿子丁,这个官员后来不幸去世,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按周朝规定,主要由谁继承家业和爵位
A.甲 B.乙 C.丙 D.丁
2.“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功臣 C.王族 D.少数民族首领
3.周初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政治地位 C.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扩大西周政权的统治基础 D.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兄终弟及制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王位世袭制
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期,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6.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嬴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
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和控制 D. 是秦朝首创的政治制度
8.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B.地方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郡县长官在所辖领域内世袭统治权
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酹金助祭,以所献酹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列侯所献酹金有问题 B.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 D.汉武帝贪财暴虐
10.下列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中书省
A.①④ B. ①② C.②④ D.②③
1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2.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不能反映的是
A.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进一步加强 D.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4.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行省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15.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内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军机处
16.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皇帝制度的建立 B.行省制度的建立
C.丞相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置
17.元朝统领宗教和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A.尚书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司
18.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内阁制 ③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19.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加强,对中国社会最大的消极影响是
A.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B.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C.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压制了进步思想的出现
20.在雅典“黄金时代”,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 五百人会议??????? C.十将军委员会?????? D.陪审法庭
21.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血缘关系的最主要措施是
A.按地域划分部落?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向男性公民开放官职
2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终身制、世袭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C.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23.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和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A.《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 公民法、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新敕》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
24.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是
A.以议会与内阁为核心 B.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结合
C.采取直接民主制形式 D.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2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 D.查理二世逃亡海外
26.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表现在
A.议会 B.总统 C.总理或首相 D.大法官
27.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华盛顿说它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话主要是针对什么?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28.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了法国是什么政体?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总统制共和国 C.君主专制国家 D.无产阶级国家
29.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 ,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30.以下关于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要求书写工整,层次清晰。)
31.丞相是我国古代重要官职之一,“丞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新唐书》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在我国统一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丞相始于何朝?唐、明分别采取哪些措施来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
②唐、明两朝采取措施的实质是否相同?并指出具体实质。
31.(1)秦朝,三省六部制,废除丞相。(8分)
(2)相同,加强君权(4分)
32.材料一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
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
罚金可以减半。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
须严加惩治。
——摘编自《民法大全》
(1)《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2)《民法大全》形成于哪位皇帝期间?其目的是什么?又标志着什么?
(2)《民法大全》形成于哪位皇帝期间?其目的是什么?又标志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你认为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32.(1)是平民反对贵族特权斗争的结果;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6分)
(2)查士丁尼;极力重振罗马帝国的雄风;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9分)
(3)为了维护奴隶制度,保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6分)
(4)①对当时:维系和稳定了庞大帝国的统治。②对后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和司法提供了范本。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武器。(9分)
(二)选做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2.西周与商朝相比较,奴隶制的发达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
A.农业生产 B.青铜制造 C.制度创新 D.疆域范围
3.之所以说:“春秋无义战”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质上是
A.为了满足贵族掠夺土地和人口财富的私欲 B.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C.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D.是周王室地位衰微的表现
4.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5.节度使全面掌握军政财大权,节度使的权力被解除分别是在哪两个皇帝在位时期
A.唐太宗、宋太祖 B.唐玄宗、宋太祖
C.唐中宗、宋太宗 D.唐玄宗、宋太宗
6.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7.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①分割相权 ②州郡直属中央 ③文臣掌地方行政 ④控制地方财政 ⑤设通判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8.以下措施中,为了加强专制皇权的有
①内朝的建立 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③宰相制的废除 ④军机处的设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10.“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苏格拉底的死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的萌芽 B.雅典专制制度的确立
C.城邦阶级斗争尖锐 D.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11.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C.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2..从社会权力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颁布表明了
A.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
B.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D.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1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你是如何理解的?
A.一方面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主张对政府要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
B.美国是民主国家,应该让人民享有高度的自由,反对政府的管理
C.应该用法律来规范个人和政府的行为
D.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并且政府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应受到制约
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15.威廉·李卜克内西:“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下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从材料说明德意志帝国的什么特色?
A.德意志帝国强烈的军国主义特色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德国的钢铁工业发展快
D.德国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扩张,威胁世界各国
二、材料题(本大题20分。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要求书写工整,层次清晰。)
16.材料一 1777年通过的《联邦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由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据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美国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问题?
(2)材料二、三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构成的哪些原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并分别指出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任职特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787年宪法。
16.(1)体制:各州结成松散的联盟即邦联。问题:邦联松散,政局不稳,经济受阻。(4分)
(2)原则:中央集权原则(或联邦与州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4分)特点和影响: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4分)
(3)①积极:对美国:是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加强国家权力,权力结构中突出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体现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发展。对世界: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6分)局限:没有规定基本的人权;存在种族歧视(允许奴隶制存在,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和性别歧视(妇女地位低下)。(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