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语言基础运用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语言基础运用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4 08: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言基础运用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在入世20周年之际,高水平开放对于促进深层次改革具有“关键性作用”。②中国改革开放仍然需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③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密不可分。④改革是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则是改革的保障与推进器。⑤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进程已经进入深度结构重组和利益调整深水区的当下,改革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迫切需要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⑥党中央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中国在开放中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会成为打破各种阻力、冲破各种利益藩篱的制胜关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加引号的“关键性作用”不能改为“关键作用”。
B.第②句在表意上不合逻辑。
C.第③句画线处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D.⑤⑥句中加点的“深水区”和“藩篱”两个喻体形象准确。
(2)不改变原意,从第④句画线的“基础”与“推进器”中任选一词作修改,使这两个词语字数相同。(2分)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择业观是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②从倾向选择传统岗位,到主动选择“新职业”;从留在大城市,到走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更在乎体面与安逸,到更看重奋斗的幸福……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锐气。③听从内心呼吁,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进步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④当然,未来还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构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氛围,营造尊重个性选择、多元选择的文化环境。⑤唯如此,在当代青年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更多人生的机会。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中的“风向标”应该改为“试金石”。
B.句②中的“及”不能删去。
C.句③中的“呼吁”应该改为“召唤”。
D.句③和句④不能互换位置。
(2)句⑤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①②小题。(2分)
春节临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如需签书面合同,要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甲】有担保的作用,【乙】且不能超过总价款的20%左右;而【丙】具有预付款性质,但不具备担保性质。
①根据“定金”“订金”的特定内涵,分别将它们填写在【甲】【丙】处。
【甲】【丙】
②画线的【乙】句表达有误,请加以改正。
(2)下面语段中的画线语句表达有误,请加以改正。(3分)
为读者签名,他从不敷衍了事,总是问清对方灶名,并写上去,【丁】再后缀“雅正”“拜读”一类的谦辞,【戍】且据对方姓名信手拈来画一幅小画。【己】读者欣然笑纳。
【丁】
【戍】
【己】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多边议题。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做出气候治理。③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④现在,不少企业做起了快递背后的绿色文章,让盛大的消费场变成了减碳的试验场。⑤对于企业而言,快递包裹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⑥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选择一份包裹的“绿色旅行”,和助力一个快递盒的“二次漂流”,点滴努力都是“绿色贡献”。⑦各方共同携手,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一定能最大限度激发绿色效应,汇聚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⑧我们就一定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波浪线的两句话都存在语病。
B.第③句两个加点成语使用得当。
C.第④句中画横线短语可加引号。
D.第⑦⑧两句的位置不可以互换。
(2)第⑥句加点的关联词语搭配有误,请写出修改方法。(2分)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除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的总体特点外,①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在正常的社会和自然状态下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数值。②尽管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日前还没有到达正常比例,但是出生性别比在逐渐回归正常,③重男轻女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实施起了较大作用,如禁止鉴定胎儿性别的事情不再发生;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也起到了保护女婴的作用,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对于有意愿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起到了平衡婴儿性别的作用,④这也符合中国“儿女双全”的生育文化和社会习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中划线处的逗号,可以改成冒号。
B.②句中的“尽管”,可以替换成“虽然”。
C.③句中的“遏制”,可以替换成“遏止”。
D.④句的“这”指代“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
(2)文中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正确的语句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2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厚,北京城的中轴线就集中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厚重韵味,天安门、故宫、天坛、北海、钟鼓楼等一颗颗明珠让这条历史文化轴线熠熠生辉。②腾退、修缮、逐步开放……近年来,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遗存正逐渐被擦亮,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③这对北京老城保护恢复古都风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④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过程,甚至是增强公众文化自信的。⑤北京中轴线保护、申遗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1)下列对文段的修改建议,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可以放在第②句后面,这样文段的语序更顺畅。
B.第②句中,在省略号“……”的后面应加上逗号“,”。
C.第②句中,“正逐渐被擦亮”应改为“正被逐渐擦亮”。
D.第⑤中短语“重要抓手”可以替换为“重要工作”。
(2)请对第④句加以修改,使其表意更为明确,中心更加突出。(2分)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评估卷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自2020年7月23日起飞,“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历经夏秋冬春四季轮回。②而华夏民族叩问天地的壮阔诗篇,早在2300年前就已经起笔。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命名,来源于屈原所作长诗《天问》。④无论是对宇宙秘密的提问,还是对神话传说的发问,抑或对历史真相的追问,贯穿屈原《天问》的主线,无疑是对(甲)的独立探寻,对(乙)的理性质疑。⑤从《天问》长诗问天,到“天问一号”巡天,华夏民族对星空的热望、对未知的求索历经千年而其命维新。⑥我们有理由相信,屈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仰天长问,终将在“天问”计划的星辰大海征程中找到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句如果放在第①句前面,从名称来源谈起,内容衔接会更顺畅。
B.第④句中“还是”和“抑或”后面的内容可以调换,不影响句意表达。
C.第⑤句中的“求索”若改为“探索”或“摸索”,与“未知”搭配更恰当。
D.第⑥句划线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其第一句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请将“权威”和“真理”两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④句的(甲)、(乙)两处,使上下文连贯顺畅。(2分)
语言基础运用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在入世20周年之际,高水平开放对于促进深层次改革具有“关键性作用”。②中国改革开放仍然需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③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密不可分。④改革是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开放则是改革的保障与推进器。⑤特别是在中国的改革进程已经进入深度结构重组和利益调整深水区的当下,改革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迫切需要为改革注入新的动力。⑥党中央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中国在开放中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会成为打破各种阻力、冲破各种利益藩篱的制胜关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加引号的“关键性作用”不能改为“关键作用”。
B.第②句在表意上不合逻辑。
C.第③句画线处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D.⑤⑥句中加点的“深水区”和“藩篱”两个喻体形象准确。
(2)不改变原意,从第④句画线的“基础”与“推进器”中任选一词作修改,使这两个词语字数相同。(2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0.(1)(3分)A
(2)(2分)答案示例一:把“推进器” 改为“助力、助推”等直接表义的词语;
答案示例二:把“基础” 改为“发动机”等比喻性说法。
评分标准:该对一词的2分。意思符合即可。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择业观是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②从倾向选择传统岗位,到主动选择“新职业”;从留在大城市,到走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更在乎体面与安逸,到更看重奋斗的幸福……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锐气。③听从内心呼吁,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进步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④当然,未来还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构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氛围,营造尊重个性选择、多元选择的文化环境。⑤唯如此,在当代青年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更多人生的机会。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①中的“风向标”应该改为“试金石”。
B.句②中的“及”不能删去。
C.句③中的“呼吁”应该改为“召唤”。
D.句③和句④不能互换位置。
(2)句⑤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2分)
21.(1)A(3分)
(2)【参考答案】当代青年在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人生的更多机会(2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①②小题。(2分)
春节临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如需签书面合同,要注意“定金”与“订金”的区别。【甲】有担保的作用,【乙】且不能超过总价款的20%左右;而【丙】具有预付款性质,但不具备担保性质。
①根据“定金”“订金”的特定内涵,分别将它们填写在【甲】【丙】处。
【甲】【丙】
②画线的【乙】句表达有误,请加以改正。
(2)下面语段中的画线语句表达有误,请加以改正。(3分)
为读者签名,他从不敷衍了事,总是问清对方灶名,并写上去,【丁】再后缀“雅正”“拜读”一类的谦辞,【戍】且据对方姓名信手拈来画一幅小画。【己】读者欣然笑纳。
【丁】
【戍】
【己】
20.(共5分)
(1)(2分)①【甲】定金【丙】订金(1分) ②【乙】删除“左右”(1分)
(2)(3分)
示例:
【丁】“拜读”改为“指教”“惠存”等。
【戊】“信手拈来”改为“信手”或“随手”。
【己】“笑纳”改为“接纳”“接受”等。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多边议题。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做出气候治理。③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④现在,不少企业做起了快递背后的绿色文章,让盛大的消费场变成了减碳的试验场。⑤对于企业而言,快递包裹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⑥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选择一份包裹的“绿色旅行”,和助力一个快递盒的“二次漂流”,点滴努力都是“绿色贡献”。⑦各方共同携手,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一定能最大限度激发绿色效应,汇聚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⑧我们就一定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波浪线的两句话都存在语病。
B.第③句两个加点成语使用得当。
C.第④句中画横线短语可加引号。
D.第⑦⑧两句的位置不可以互换。
(2)第⑥句加点的关联词语搭配有误,请写出修改方法。(2分)
21.(5分)
(1)(3分)A
(2)(2分)参考答案:把“和”改成“还是”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除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的总体特点外,①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在正常的社会和自然状态下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数值。②尽管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日前还没有到达正常比例,但是出生性别比在逐渐回归正常,③重男轻女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实施起了较大作用,如禁止鉴定胎儿性别的事情不再发生;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也起到了保护女婴的作用,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对于有意愿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起到了平衡婴儿性别的作用,④这也符合中国“儿女双全”的生育文化和社会习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句中划线处的逗号,可以改成冒号。
B.②句中的“尽管”,可以替换成“虽然”。
C.③句中的“遏制”,可以替换成“遏止”。
D.④句的“这”指代“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出”。
(2)文中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正确的语句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21.(1)A
(2)如禁止鉴定胎儿性别的事情发生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以及标点符号的把握能力。
A.“冒号”表示揭示说明时不能和“即”“是”等词语同用,所以①中的逗号不能换成冒号。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句话中“禁止……不再发生”否定适当。“禁止”表示否定,后面不能再用表示否定的词语,应删掉“不再”。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2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厚,北京城的中轴线就集中展现了这座古城的厚重韵味,天安门、故宫、天坛、北海、钟鼓楼等一颗颗明珠让这条历史文化轴线熠熠生辉。②腾退、修缮、逐步开放……近年来,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遗存正逐渐被擦亮,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③这对北京老城保护恢复古都风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④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过程,甚至是增强公众文化自信的。⑤北京中轴线保护、申遗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1)下列对文段的修改建议,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可以放在第②句后面,这样文段的语序更顺畅。
B.第②句中,在省略号“……”的后面应加上逗号“,”。
C.第②句中,“正逐渐被擦亮”应改为“正被逐渐擦亮”。
D.第⑤中短语“重要抓手”可以替换为“重要工作”。
(2)请对第④句加以修改,使其表意更为明确,中心更加突出。(2分)
21.(1)D
(2)[答案示例]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过程,甚至是公众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过程。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和标点符号运用的能力。
A项,“第①句可以放在第②句后面,这样文段的语序更顺畅”错误。根据③中指示代词“这”来确定,“对北京老城保护恢复古都风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应该是②句的内容,以“腾退、修缮、逐步开放”等方式“擦亮”“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件事。而不是①句中“一颗颗明珠让这条历史文化轴线熠熠生辉”,可见选项调整语序不当。
B项,“在省略号“……”的后面应加上逗号”错误。根据标点符号用法,省略号后面不必加“逗号”。
C项,““正逐渐被擦亮”应改为‘正被逐渐擦亮’”错误。“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遗存正逐渐被擦亮”。“逐渐”是表程度的副词状语,它不能有被动时态,具有被动时态的应该是动词“擦亮”,可见选项修改不正确。
D项,“‘重要抓手’可以替换为‘重要工作’”错误。“北京中轴线保护、申遗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这是一个判断句,“抓手”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名词性质,而“保护”“申遗”都具有动态性,属于工作的对象。可见改为“工作”是正确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式变换、并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④“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过程,甚至是增强公众文化自信的”,有两处问题,其一结构混乱,应该形成“这一过程,其实也是……的过程,甚至是……的过程”的表达结构;其二语序不当,“甚至”连接的两个分句结构上应该整齐一致,词性语法等需要照应,第一个分句“其实也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过程”作中心词“过程”定语的是“公众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这个定语是主谓结构,成递进关系的第二个分句也该如此,而对应的定语部分“增强公众文化自信”属于动宾结构,需要把名词短语“公众文化自信”放“增强”前面,以便成主谓结构。
这样修改“过程”这个中心更突出,表意更明确。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评估卷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自2020年7月23日起飞,“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历经夏秋冬春四季轮回。②而华夏民族叩问天地的壮阔诗篇,早在2300年前就已经起笔。③“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命名,来源于屈原所作长诗《天问》。④无论是对宇宙秘密的提问,还是对神话传说的发问,抑或对历史真相的追问,贯穿屈原《天问》的主线,无疑是对(甲)的独立探寻,对(乙)的理性质疑。⑤从《天问》长诗问天,到“天问一号”巡天,华夏民族对星空的热望、对未知的求索历经千年而其命维新。⑥我们有理由相信,屈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仰天长问,终将在“天问”计划的星辰大海征程中找到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句如果放在第①句前面,从名称来源谈起,内容衔接会更顺畅。
B.第④句中“还是”和“抑或”后面的内容可以调换,不影响句意表达。
C.第⑤句中的“求索”若改为“探索”或“摸索”,与“未知”搭配更恰当。
D.第⑥句划线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其第一句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请将“权威”和“真理”两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④句的(甲)、(乙)两处,使上下文连贯顺畅。(2分)
【答案】(1)B
(2)【甲】真理 【乙】权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连贯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有误,应是第③④句之间衔接更顺畅,先引出“天问一号”,再说历史,谈命名。
C.可以改为“探索”,但不能改为“摸索”,“摸索”与“未知的”不能搭配。
D.两个疑问句主语不同,属于连续问,所以第一句后面的问号不能改为逗号。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真理”与“探寻”搭配,“权威”与“质疑”搭配。所以【甲】真理,【乙】权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