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默写专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4 08: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默写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自古文人多傲骨,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
(2)用典是古代诗歌的常见手法,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檀道济“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一语,表达了诗人壮岁已逝、志向未酬的悲怆与郁愤。
(3)司马迁对屈原推崇备至,在《屈原列传》中借日月之光作比,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赞屈原的高尚志趣和非凡人格。
(4)古代诗文对音乐或声音的摹写常有精妙之语,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将音乐描摹得生动可感。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山川草木、自然风物,常触发古代文人深远的情思。在幽美空明的春江月色下,张若虚感叹:“ ① , ②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昔日繁华今日荒芜的扬州城中,姜夔感伤:“二十四桥仍在, ③ , ④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家族百年老屋项脊轩前,归有光感怀:“ ⑤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 。”
(2)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要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⑦ ,春与秋其代序”;想鼓励自己坚持志向,勇敢前行,同样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⑧ ,来吾道夫先路”。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将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艺术形象。如《诗经·无衣》中,将士们高唱着“王于兴师,①,与子同仇”奔赴战场;《燕歌行》中,身处绝境的士兵想的不是个人安危,“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是对他们视死如归精神的绝佳写照。
(2)追慕英雄以言己志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蜀相》中“③,两朝开济老臣心”和《书愤》中“④,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⑤”流露出诗人对周瑜的仰慕之意。
(3)中国古代文人常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因时光流逝而生的感慨。如《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⑥”,张若虚借江月表达了自然永恒的哲思;《将进酒》中,“⑦,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借黄河水表达了时光一去不返的慨叹;《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写妻死之年种植的一棵枇杷树“⑧”,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叹惋。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酒与诗人常相伴。人生失意时,鲍照“酌酒以自宽, ”,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 ”;知音难觅时,黄庭坚感慨“朱弦已为佳人绝, ”。
(2)为文需情真意切。《陈情表》忆当年“ ,形影相吊”,表孤弱无助,形单影只之苦;《项脊轩志》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叹物是人非,悼亡念存之痛;《归去来兮辞并序》写“ ,亦崎岖而经丘”,抒回归田园,重返自然之乐。
(3)十八岁成人仪式上,校长以屈原的“ , ”来激励大家应有奋勇向前,当仁不让的自信与坚定。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这样描写琵琶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诗词写愁情,手法不一。李清照的《声声慢》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李煜在《虞美人》则以譬喻手法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阿房宫赋》一文写道:“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借古讽今,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④“新冠”疫情给高三的学生备考增加了忧思,请你引用古诗文的句子给自己、也给同行者以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2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古诗文中多有寄情于酒、托酒言情的句子,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中的“____,化作相思泪”和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等皆是。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晚霞秋景图,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3)毛泽东主席在他青年时代曾写下过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该诗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所引的《齐谐》里的句子:“____,水击三千里,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素养与境界,就要和有大学问、大修养的人交流,不能和浅薄、鄙陋的人交往,正如刘禹锡的文句所说的:“____,____。”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评估卷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________,__________。”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自古文人多傲骨,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
(2)用典是古代诗歌的常见手法,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檀道济“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一语,表达了诗人壮岁已逝、志向未酬的悲怆与郁愤。
(3)司马迁对屈原推崇备至,在《屈原列传》中借日月之光作比,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赞屈原的高尚志趣和非凡人格。
(4)古代诗文对音乐或声音的摹写常有精妙之语,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将音乐描摹得生动可感。
14.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镜中衰鬓已先斑 ⑤推此志也 ⑥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⑦昆山玉碎凤凰叫 ⑧芙蓉泣露香兰笑(评分标准:每一句全对得1分,有一处漏字或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命运结局方面】两人的命运都以悲剧结束。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山川草木、自然风物,常触发古代文人深远的情思。在幽美空明的春江月色下,张若虚感叹:“ ① , ②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昔日繁华今日荒芜的扬州城中,姜夔感伤:“二十四桥仍在, ③ , ④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家族百年老屋项脊轩前,归有光感怀:“ ⑤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 。”
(2)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要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⑦ ,春与秋其代序”;想鼓励自己坚持志向,勇敢前行,同样可以选择屈原《离骚》中的“ ⑧ ,来吾道夫先路”。
16.【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①人生代代无穷已 ②江月年年望相似 ③波心荡 ④冷月无声
⑤庭有枇杷树 ⑥今已亭亭如盖矣 ⑦日月忽其不淹兮 ⑧乘骐骥以驰骋兮
(8分。每句1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将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艺术形象。如《诗经·无衣》中,将士们高唱着“王于兴师,①,与子同仇”奔赴战场;《燕歌行》中,身处绝境的士兵想的不是个人安危,“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是对他们视死如归精神的绝佳写照。
(2)追慕英雄以言己志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蜀相》中“③,两朝开济老臣心”和《书愤》中“④,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⑤”流露出诗人对周瑜的仰慕之意。
(3)中国古代文人常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因时光流逝而生的感慨。如《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⑥”,张若虚借江月表达了自然永恒的哲思;《将进酒》中,“⑦,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借黄河水表达了时光一去不返的慨叹;《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写妻死之年种植的一棵枇杷树“⑧”,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叹惋。
14.(8分)
(1)①修我戈矛 ②死节从来岂顾勋
(2)③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出师一表真名世 ⑤樯橹灰飞烟灭
(3)⑥江月年年望相似 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⑧今已亭亭如盖矣
(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酒与诗人常相伴。人生失意时,鲍照“酌酒以自宽, ”,李白“呼儿将出换美酒, ”;知音难觅时,黄庭坚感慨“朱弦已为佳人绝, ”。
(2)为文需情真意切。《陈情表》忆当年“ ,形影相吊”,表孤弱无助,形单影只之苦;《项脊轩志》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叹物是人非,悼亡念存之痛;《归去来兮辞并序》写“ ,亦崎岖而经丘”,抒回归田园,重返自然之乐。
(3)十八岁成人仪式上,校长以屈原的“ , ”来激励大家应有奋勇向前,当仁不让的自信与坚定。
16.(8分)
(1)举杯断绝歌《路难》 与尔同销万古愁 青眼聊因美酒横
(2)茕茕孑立 今已亭亭如盖矣 既窈窕以寻壑
(3)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评分说明】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1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这样描写琵琶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诗词写愁情,手法不一。李清照的《声声慢》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李煜在《虞美人》则以譬喻手法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阿房宫赋》一文写道:“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借古讽今,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④“新冠”疫情给高三的学生备考增加了忧思,请你引用古诗文的句子给自己、也给同行者以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舫”“唯”“暇”“鉴”“沧”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北京市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2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1)古诗文中多有寄情于酒、托酒言情的句子,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中的“____,化作相思泪”和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等皆是。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晚霞秋景图,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3)毛泽东主席在他青年时代曾写下过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该诗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所引的《齐谐》里的句子:“____,水击三千里,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素养与境界,就要和有大学问、大修养的人交流,不能和浅薄、鄙陋的人交往,正如刘禹锡的文句所说的:“____,____。”
15.酒入愁肠 三杯两盏淡酒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盏”“鹜”“徙”“冥”“抟”“鸿”。
北京市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评估卷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________,__________。”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本题易错字词: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