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课件+学案(8份打包)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_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课件+学案(8份打包)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4 10:24:41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各类水体
冰川
生物
水源补给
河流的补给
水量
季节
不连续
季风
降雨量
流域
春季
连续性
积雪
丰枯
气温
削峰补枯
规模
位置

平缓
均匀
高低
深层
浅层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1
探究点2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3
补给量m3·s-1
45
40
30
25
20
15a
10
5
0


医夏

②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判断汛期、流量等水文特征
①读纵、流量/(m//水量加m流量/m
横坐标11
300
气温/℃④综合
代表的93
200
100
4、閉分析流
100
名称
1500
0域内的
123456789101112月
123456789101112月
单位及

气候特
数值
③确定河流的补给类型
征等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绘制示意图,说出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地理实践力)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认识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的补给特点和变化规律。(综合思维)3.能够分析特定区域河流水量的运动变化规律。(区域认知) 1.简述雨水补给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典型区域。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有何特点?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是什么?3.冰川融水对河流起何作用?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什么功能?其功能受什么因素影响?5.沼泽水补给有何特点?6.地下水补给有何特点?
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的含义: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
2.水体空间分布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3.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河流的补给充分体现了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微思考] 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来自哪些水体?
提示:人类目前利用最多的三种陆地水体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图表点拨] 教材第85页图4-2,该图展示出:
河流的补给来源于大气水、陆地水和海洋水。各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含义: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雨的季节变化。
(2)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3)我国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季风区的河流。
(4)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含义:指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特点:连续性和日变化。
(3)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
[图表点拨] 教材第87页图4-5,该图展示出:
该河流出现两个流量峰值。随着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4月份河流流量达到一个峰值,形成春汛。之后,积雪融化完毕,流量下降。8月份,雨季来临,雨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为主汛期。
3.冰川融水补给
(1)含义:指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2)作用:调节河流径流的丰枯。
(3)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气温。
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1)湖泊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
(2)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小,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
5.地下水补给
(1)含义: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
(2)影响因素:取决于地下水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3)分类:深层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特别提醒]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微思考]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请根据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分析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提示:不科学。陆地各水体之间存在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井水是地下水的一种,它与河流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所以“井水不犯河水”的说法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  )
(2)我国各地的河流水均能得到地下水的补给。 (  )
(3)冬季,我国许多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  )
提示:(1)× 以我国为代表的夏雨型气候区河流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2)× 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段为“地上河”,河流水单向补给地下水。
(3)√ 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和均匀,我国冬季降水稀少,许多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问题1 (综合思维)《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提示: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问题2 (综合思维)图中a表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哪一因素影响?
提示:雨水补给。雨水补给是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1.明确三类补给关系
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取决于三者之间的水位高低,如下所示: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2.五种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 多雨季节,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1.读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1)C (2)B (3)D [第(1)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抬高长江水位。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长江处于丰水期。6~7月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为丰水期。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雨水补给长江水和洞庭湖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也都可以经过蒸发补给雨水。第(3)题,洞庭湖对长江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调洪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和枯水期b补给都增大。]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问题1 (综合思维)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提示: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问题3 (综合思维)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提示: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
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特征(高低、变化幅度以及极值出现的时间)。下面甲、乙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结合流量过程曲线的数值变化,分析其水文特征
①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据纵坐标中的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
②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的变化幅度,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年际变化规律)。如上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份,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并对照河流汛期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①汛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②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③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④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如上图,甲河流量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图中甲河水量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流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图中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A (2)C [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雨水补给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水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我国东部河流雨水补给占绝对优势。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具有连续性和日变化的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3.从多年平均来看,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气温是影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4.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湖泊规模和所在位置直接影响到湖泊的调蓄功能。5.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补给的水量也比较小,补给河流的过程很平缓。6.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地下水与河流之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
题组1 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
A [水体的补给方式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水体的支出方式主要有蒸发、下渗、溢出。据此分析:“久雨不溢”,即天池得到雨水补给,水量增加,但是水却没溢出,说明天池水通过下渗的方式大量支出,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A正确,B错误。“久旱不涸”,说明在蒸发旺盛却没有雨水和地表径流注入的情况下,还得到水源补给,则此补给水源为地下水,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D错误。]
2.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属于山间集水洼地型湖泊。柴窝堡湖湖水的主要直接补给源是(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各类径流 D.冬季积雪
C [由材料可知,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属于山间集水洼地型湖泊,由此可推断出其补给有天山的降水以及天山冰雪融水,该地还有冬季降雪形成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各类降水和融水形成的径流是该湖泊的主要直接补给源。]
题组2 河流的补给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4.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长江
3.C 4.B [第3题,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第4题,由上题知,该河流为冰雪融水补给,推断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
(生活中的地理)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5~6题。
5.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湖泊水
6.“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 D.自然灾害频繁
5.C 6.B [第5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4~6月,气温升高,海拔较低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第6题,“一日一汛”说明白天积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大;夜晚融化少,河流水量小,说明昼夜温差大。]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86活动
1.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自南向北推移,河流流量的峰值也是自南向北逐渐推移,与流域降雨量及其变化一致。
2.
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原因是该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率小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原因是该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的季节变化率较小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原因是该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季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原因是该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教材P87活动
1.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且有降雪,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必要条件。如果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的月份数少或期间气温日变化大,降雪会在冬季融化,就不会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多,年降水量相对较少,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占年径流量比例最大。滞后。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时间上滞后。
教材P88活动
1.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疏勒河、黑河和石羊河三大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脉南部。夏季东南季风遇到祁连山的阻挡会形成地形雨,在祁连山上形成冰雪覆盖。所以,该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夏季,冰川融水和雨水叠加,河流径流量较大,其他季节河流径流量较小,径流量年变化大。
2.冰川分布在极地地区和海拔较高的高山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上,随着气温的升高,部分冰川融化为液态水,补给西部地区的河流。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积雪在春季融化完毕,径流量达到最大。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从冰川解冻开始,夏季时温度最高,径流量达到最大,到了结冰期就结束,河流断流。
4.冰川分布较厚的高山地区,在气温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冰川在短时间内融化量较大,往往发生冰川融水性洪灾,主要发生在夏季。
教材P89活动
1.鄱阳湖汛期在夏季,其水源补给来自上游的赣江、抚河等河流及长江水的倒灌。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水流平稳。枯水期在冬季,补给水源来自上游河流,湖面小,水流较快,湖水补给长江水。
2.峰值上升,最低值下降,曲线变陡。
3.湖泊规模越大,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越明显。湖泊对其下游的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下游的河流径流量比较平稳。位于河流上游的湖泊主要补给河流,位于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相互补给,位于入海口附近的湖泊主要接受河流补给。
教材P90活动
1.端午节前后,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汨罗江水量大增,形成“端午水”现象。
2.雨季结束后,河流会接受湖沼水和地下水补给,因而不会出现断流。
PAGE
10(共67张PPT)
第二节 洋流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相对稳定
大规模
大气运动
暖流
寒流
风海流
盐度
密度
密度流
密度
补偿流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北太平洋暖流
阿拉斯加暖流
南赤道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巴西暖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本格拉寒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地转偏向力
陆地的形状
副热带



副极地


降温减湿
海雾
冰山
范围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1
探究点2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案例对接研讨
NO.3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4
我国海军护航编队航线

利物浦

欧洲

北美洲
篇萄牙
贺草等归程到
回西班牙0
里斯
查尔斯顿
枪支
古巴
西您

牙买地>。
非洲
西印度群3
尼日
尔河
黄金海
亚马孙河

美巴西洋


60°
80°
40°


0-、%格威兰岛9

40
①第二节 洋流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综合思维)2.通过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区域认知)3.学会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1.洋流是如何分类的?2.全球洋流模式是怎样的?3.简述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洋流的形成
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称为洋流。
2.主要动力: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3.分类:
(1)按性质(水温状况)分:
①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
②寒流:经过的地区降温减湿。
(2)按成因分:
①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称为风海流。
②由于各个海区的水温、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称为密度流。
③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出发海区的海水减少,而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
4.世界洋流分布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千岛寒流 ②日本暖流 ③北赤道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⑤北太平洋暖流 ⑥阿拉斯加暖流 ⑦赤道逆流 ⑧南赤道暖流 ⑨东澳大利亚暖流 ⑩西风漂流  秘鲁寒流  巴西暖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东格陵兰寒流  加那利寒流  本格拉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南极环流
(2)从图中洋流流向可以看出除了盛行风外,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的形状突出对洋流的形成和流向影响较大。
[微思考] (1)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水温吗?
提示:不一定。同纬度海区通常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而不同纬度海区,通常是较低纬海区寒流水温会高于较高纬海区暖流水温。例如,加那利寒流水温高于北大西洋暖流水温。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一定都是暖流吗?
提示: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属于寒流。
二、全球洋流模式
1.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副极地环流。
3.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漂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图表点拨] 教材第94页图4-17,该图展示出:
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及极地东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分布决定了洋流的模式,也反映了洋流的流向。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暖流:增温增湿。
(2)寒流:降温减湿。
2.对渔场分布的影响
(1)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等。
(2)上升流:秘鲁渔场。
3.对航海的影响
(1)为航海提供辅助动力。
(2)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
(3)北极地区洋流挟带冰山,威胁海上航运。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可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围。
[图表点拨] 教材第95页图4-18,该图展示出:
(1)四大渔场分布位置。(2)四大渔场的成因: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北海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上升补偿流秘鲁寒流形成秘鲁渔场。
[微思考] 说明秘鲁寒流的形成过程。
提示: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按成因,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 (  )
(2)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都是寒流。 (  )
(3)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顺夏逆。 (  )
(4)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沿岸寒流起了重要作用。 (  )
提示:(1)× 按成因,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按性质,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
(2)× 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为暖流。
(3)× 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4)√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020年9月3日上午9时许,海军第三十六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三十五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下图为我国海军某批护航编队出发航线图。
问题1 (区域认知)图中A海区是什么性质的洋流,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提示:暖流。主要是在大陆轮廓的阻挡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问题2 (区域认知)图中C海域洋流的名称和流向分别是什么?
提示: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
问题3 (区域认知)我国某次海军护航舰队于12月底航行至B海域,此时该海域盛行风向是什么?受其影响,该海域的大洋环流流向如何?
提示:东北季风。该海域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2.洋流的分布
(1)洋流分布示意图
(2)洋流分布的规律
海区 规律 动力
在中低纬度的副热带海区 ①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②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信风和西风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①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②大洋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西风和极地东风
40°S~60°S附近 形成西风漂流 南半球西风
北印度洋海区 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南亚季风
3.洋流的判定方法
方法(1) 利用经纬度判断
①根据纬度判断:
赤道附近地区的为赤道暖流,受信风的影响自东向西流,南半球为南赤道暖流,北半球为北赤道暖流。在中纬度西风控制区,洋流自西向东流,且北半球为暖流,南半球为寒流。
南赤道暖流向西流 西风漂流向东流 北半球(暖流)
②根据经度判断:
根据经度可确定大致海域,根据洋流的大致流向可确定洋流的性质。一般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为寒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为暖流,再结合纬度位置即可综合确定洋流的名称。
西澳大利亚寒流向北流 秘鲁寒流向北流
方法(2) 根据海陆轮廓判断
①确定所在大洋:依据四大洋周围的大洲轮廓;依据特殊经线,如0°、20°W经线穿过大西洋,90°E经线穿过印度洋,160°E、180°经线穿过太平洋。
②根据海陆分布来确定大陆东、西岸(或大洋东、西岸)。
③根据大洋环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确定具体洋流性质及名称。
方法(3)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
甲       乙
①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图,甲图示意北半球,乙图示意南半球。
②判断洋流流向:
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若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③判断寒流、暖流:
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甲图;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如乙图。
④判断洋流名称:
若图示为大西洋局部海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A的推理过程:等温线凸向低值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暖流,水温较高→中低纬海区,水温由北向南降低→南半球,大西洋→巴西暖流。
1.如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读图,回答(1)~(3)题。
(1)该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  )
A.墨西哥湾暖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加那利寒流
(1)A (2)B (3)B [第(1)题,读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能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也可能为北印度洋的夏季环流。第(2)题,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季风漂流,夏季时西南季风强盛,洋流②势力强劲。第(3)题,若该海域地处北太平洋,则洋流①为日本暖流,洋流②为北太平洋暖流,洋流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洋流④为北赤道暖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奴隶贸易中,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如下图所示。
问题1 (综合思维)从洋流角度分析“黑三角”奴隶贸易航线的合理性。
提示:由加那利寒流、几内亚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组成的三角形环流,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航运条件,使得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归程中一直顺风顺水,奴隶贸易的速度因此加快。
问题2 (区域认知)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西海岸为什么经常会形成大雾弥漫的天气?
提示:非洲西海岸的加那利寒流使得该海区水汽充足,并形成了逆温现象,使得大雾久久不散。
问题3 (地理实践力)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洋流可使泄漏的石油污染范围扩大,随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影响沿岸的丹麦、挪威、俄罗斯等国家;同时也因稀释速度快,加快净化速度。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类型 具体影响 实例
气候 水热平衡 在高低纬度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大陆沿岸气候 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温暖、湿润的天气 日本暖流给日本南部带来温和多雨的天气
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给流经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等
上升流 秘鲁渔场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冬季暖流上空及寒暖流交汇处多大雾,对航行不利 冬季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的大雾
洋流从极地海区挟带冰山向低纬海区移动,给航运造成威胁 “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海上石油泄漏,污染范围扩散;陆地近海污染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2.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邮船的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 ℃,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由甲到乙顺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流耗时较多。]
地理实践力:探究漂流瓶流向
漂流瓶是人们穿越广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手段之一。发现一个可能从未知领域而来的漂流瓶,对于古代水手而言或许是一种惊喜、神秘、偶然、期待……1492年,哥伦布考察一个美洲小岛后,担心自己无法返回欧洲,就给西班牙女皇写了一封信,连同他绘制的一张美洲地图一起密封在一个瓶子里,投入大西洋,期望它漂到欧洲。结果,300年之后,直到19世纪50年代,这瓶子才被人发现。
下图示意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局部)。2016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7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据此,回答(1)~(2)题。
(1)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
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2)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船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B (2)A [第(1)题,12月份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漂流瓶顺该洋流流动方向经过赤道后进入马达加斯加暖流,在非洲南段又被西风漂流带到丁处海边。第(2)题,甲处有本格拉寒流流经,冷海水上泛形成渔场。]
该题组通过生活中的漂流瓶现象,考查了洋流的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按性质,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按成因,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2.全球洋流模式:(1)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方向流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副极地环流。(3)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漂流。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形成大型渔场,上升流海区,也容易形成著名渔场。(3)可为航海提供辅助动力。寒暖流相遇,容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行。洋流从北极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4)加快海洋污染物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题组1 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读图,回答1~2题。
甲        乙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甲图中洋流为暖流
D.乙图中洋流为寒流
2.若甲、乙两图所示区域都位于大西洋,则(  )
A.甲图中洋流为本格拉寒流
B.乙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C.甲图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
D.乙图中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
1.B 2.C [第1题,甲图中等水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图等水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图中洋流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为寒流;乙图中洋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为暖流。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寒流,乙为暖流。由图中等水温线的数值可知,该海域的水温较高,纬度较低。结合洋流流向可知,甲、乙两图中的洋流应位于中低纬度海区。且甲、乙两区域都位于大西洋,甲图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乙图中的洋流为巴西暖流,故选C项。]
题组2 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活中的地理)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饵料丰富
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4.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3.B 4.C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海域位于非洲西北部地区,结合洋流分布规律,该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海水上泛,饵料丰富,故该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第4题,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动,所以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变慢,A错;该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B错;该洋流为寒流,洋面温度较低,所以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正确;该洋流为寒流,所以不可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错。]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92—93活动
略。
教材P95活动
1.在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系统洋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副极地环流系统洋流由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组成。前者是西暖东寒,后者是西寒东暖。
在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系统洋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西暖东寒。
除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外,其他大洋相应纬度分布的洋流性质和太平洋海区一致。
2.(1)①信风所引起的南、北赤道暖流在大西洋西侧的海湾内汇集,温暖海水大量积聚,使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水位不断抬高外流。②注入墨西哥湾的河流(如密西西比河)将大量河水排入,引起水位抬高。③高纬度海域与低纬度海域的巨大水团的密度差引起。
(2)黑潮的主流并非沿着东亚大陆边缘流动,而是沿着东亚岛弧流动,因此,黑潮对岛弧的影响也较大陆显著。冬季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也促使黑潮远离大陆,从而对欧亚大陆东岸气温的调节作用比较微弱。
教材P96活动
1.(1)因为受到不同性质洋流影响。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高;圣约翰斯受北冰洋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温低。
(2)A路线是逆风逆水而行,帆船航速慢;B路线是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而行,且顺东北信风,帆船航速快。
(3)洋流可使泄漏的石油污染范围扩大,随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影响沿岸的丹麦、挪威、俄罗斯等国家;同时也因稀释速度快,加快净化速度。
2.(1)秘鲁西海岸为寒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致使流经的沿海地区形成沿海荒漠。
(2)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摩尔曼斯克港,带来大量热量,使得原本在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成为终年不冻港。
(3)分布在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有关。
PAGE
12(共59张PPT)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
物质
持续
蒸发
凝结
降水

蒸发
分布
潜热
太阳辐射能

加热
大气环流
大洋环流
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
水热
水分
大洋环流
大气
大气环流
秘鲁寒流

冷水性鱼类
洪涝灾害
减少
干旱
二氧化碳
全球变暖
反厄尔尼诺现象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
探究点1
探究点2
海—气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3
单位/1000km3水汽
降水1
577
降水458
72
蒸发
505
径流4
三三三三
天陆
海洋≡
水汽输送
降水
降水
降水
蒸腾

蒸发
盛1离发您费发
海洋
下渗物
内流区域
外流区域
大陆上空大陆上空海洋上空‖海洋上空
大陆地面大陆地面海洋表面海洋表面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
太阳
大气(吸热)
水汽
长波
海水蒸

辐射
发吸热
放热
海洋(吸收太阳辐射)
北半球
海洋:2月
最低温
海洋上的气
陆地:1月
温变化有滯
后效应
北半球
海洋:8月
海洋对大气表现
最高温
陆地:7月
温度的影响


温度变化比沿海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
海水的热容
较和缓
量大于陆地
获得的太阳辐|与陆地对大气大气海洋上的大气环流
不同纬度海洋不同纬度海洋
射量不同
加热的差异
环流
海陆间季风环流
水分和热量在不
同地区的传输
密度流
地球上水分和
大洋
热量的平衡
环流
补偿流
风海流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区域认知)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综合思维)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1.简述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2.简述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3.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是什么?4.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有何影响?5.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有何影响?
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气相互作用的含义: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
2.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
(1)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2)海洋对大气水分的影响: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
3.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
(1)海洋对大气的热量输送: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
(2)大气对海洋的热量输送: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特别提醒] 除水热交换外,海—气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2.水热平衡
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会产生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则形成季风环流。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
(1)水平衡:海—气相互作用,进行水分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总水量没有什么变化。
(2)热平衡:
①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②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1.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
(2)影响:
①东太平洋:冷水性鱼类死亡、鸟类死亡或迁移;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
②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
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释放、延缓全球变暖。
2.拉尼娜现象
(1)含义: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2)影响: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但它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小。
[图表点拨] 教材第101页图4-22、图4-23,两图用分层设色的方式展示了两个不同年份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距平的分布情况。结合图例可看出,在厄尔尼诺年该海区的海水温度明显偏高。
[微思考] 拉尼娜现象对赤道东、西太平洋沿岸地区降水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1)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减少,发生干旱的概率增大。
(2)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往往降水增多,出现暴雨、洪水的概率增大。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
(  )
(2)大洋环流可增大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  )
(3)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有害无利。 (  )
(4)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  )
提示:(1)√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也是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重要存储器,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
(2)× 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从而减小其温差。
(3)× 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4)√ 在近岸海区,由于海水温度受陆地的影响比较明显,故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的大洋中部。
海—气相互作用
材料一 全球水平衡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全球水循环中的特定表现形式。通过全球水循环,平均每年从陆地和海洋蒸发的水量为577 000 km3,等于每年降到地球表面的降水量。下图是全球水平衡示意图。
材料二 科学观测显示,在南北纬30°之间的海区获得太阳辐射量大于支出量而有盈余,而高纬度海区海水的热量损失非常严重。
问题1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一中示意图的数据,分析全球水量平衡,并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提示:海洋(458)和陆地(119)降水量之和为577×1 000 km3,海洋(505)和陆地(72)蒸发量之和为577×1 000 km3,这两个数据相同,说明了全球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相同,维持了水量的平衡。海洋蒸发量(505)占全球降水量(577)的87.5%,说明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南北纬30°附近海域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和高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下降的原因。
提示:低纬度海区通过海水运动(洋流运动)和大气环流将盈余的热量输送到高纬度海区,使得低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高纬度海区的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下降。
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海洋的蒸发量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因此,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也较丰富,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如下图)。
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过程
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可以说,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如下图)。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热容量的影响,海洋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较慢,增温较缓,放热较慢,降温也较缓。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大陆热容量比海洋小,陆地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分子传导速度缓慢,热能只能下传到地面以下的浅薄层中。陆地对热能反映表现为:吸热很快,增温也快,放热迅速,降温也迅速。陆地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小,以致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比海洋大(如下图)。
4.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之间的关系
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由于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导致大气产生高低纬间的环流;海洋与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则形成季风环流。同时,大气的运动以风力的形式作用于海洋,促使海水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规律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它们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间传输,从而维持着地球上的水分和热量的平衡(如下图)。
1.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B处,此时B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
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
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此时B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
(2)图中①处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①②处相等 D.无法判断
(1)A (2)B [第(1)题,6个月后为7月,是夏季,海洋温度高,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第(2)题,②处为赤道海域,海水获得的热量较多,海水温度更高;①处为南半球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较②处低,热交换②处更活跃。]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图示探究下列问题。
甲 太平洋地区示意图
乙 厄尔尼诺期间太平洋沿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赤道附近洋流变化与太平洋西部水温变化、气流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示:由于南赤道暖流减弱,造成太平洋西部海域表层水温比正常年份低,下沉气流活跃。
问题2 (综合思维)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气候发生什么异常变化?分析厄尔尼诺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原因。
提示: 变化:降水减少,甚至出现严重干旱。影响:渔业减产。原因:东南信风减弱,南美太平洋沿岸表层水温增高,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拉尼娜发生年份
图示 —
洋流 秘鲁寒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流,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海面气压偏高,云量减少;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较正常年份偏多
2.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
A.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
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秘鲁沿岸降水减少
D.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
(2)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  )
A.赤道逆流增强
B.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C.南赤道暖流增强
D.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1)B (2)A [第(1)题,图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则大气上升运动减弱、下沉运动增强,而使印尼东部岛屿、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减少,从而森林火险等级升高;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则大气上升运动增强,使厄瓜多尔西部沿海地区、秘鲁沿岸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加剧。第(2)题,正常年份,秘鲁沿岸受离岸风(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表层洋流向西、向北流动;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岸有南移暖流出现,则说明赤道逆流增强、东南信风减弱而南赤道暖流减弱。图示秘鲁沿岸为南移的暖流,使寒流出现在偏西位置;图示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水温距平值为负值,说明海水降温了。]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海—气之间的水分交换: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2.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3.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4.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使得当地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大范围影响到天气状况和农业生产。5.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要小。
题组1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过程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海—气相互作用中热的交换过程是(  )
A.太阳辐射 B.海洋的长波辐射
C.水汽凝结时的潜热辐射 D.太阳的短波辐射
1.C 2.D [第1题,海—气间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就是海水的蒸发与降水过程,③④符合。第2题,太阳的短波辐射来自太阳,没有表示出海—气相互作用中热的交换。]
题组2 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C 4.D [第3题,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水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地区。第4题,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海区由于受陆地径流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题组3 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
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区进入到“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5~6题。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6.(生活中的地理)“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B.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5.A 6.B [第5题,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区海温持续异常偏低,该处气流下沉;与此相反,太平洋赤道中、西部海区海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因此在赤道上空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气环流。第6题,由于拉尼娜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区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会使得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增强;美洲西海岸地区冷海水上升增强,干旱加剧;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多;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
(教师用书独具)
教材P100活动
不会。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将热量从低纬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维持着全球热量平衡。因此,赤道不会越来越热,极地也不会越来越冷。
教材P102活动
1.绘图略(大气环流为顺时针)。太平洋海域东岸秘鲁寒流增强,导致海水温度低于气温,空气层结构稳定,对流不易发展,降雨偏少,气候偏干旱。相反,西岸地区降水可能异常增多,常形成洪涝灾害。
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河流等可能带来的影响
(1)厄尔尼诺
①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常年减少。
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受夏季风影响减弱,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而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
③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次年,我国南方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涝灾害,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次年。
(2)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盛期年份,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西太平洋海温升高,导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移,东亚夏季风增强,使我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向北偏,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多雨,江淮流域少雨的可能性增大。该年份,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次数将比多年平均次数多。
PAGE
10(共24张PPT)
章末总结探究课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知识体系·师生共同构建
NO.1
专题要点·分类探究突破
NO.2
专题1
专题2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寒流
性质
暖流
分类

成因H密度流
季节性积
补偿流
雪融水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
冰川融水日河流的陆地水

分布
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补给
与洋流

模式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湖泊和沼
副极地环流,逆时针
泽水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漂
/影心尔尼诺异常海气相
流,冬逆夏顺

互作用
影响:气候、生物、⑥、污染等
水热交换
(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2)判
读纬
E

B
确定
海域
位置
4分析洋流的影响
C
(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90°60°30°0
60°
表层海水

底层海水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节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①雨水
②风海流
③地下水
④拉尼娜
⑤水热平衡
⑥航行
[学思心得]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1.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水文特征 影响 举例
水量大小和水位 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等 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的变化越大;欧洲的河流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水源补给类型 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
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如塔里木河等
汛期 外流河:汛期的长短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
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温度高的时间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
凌汛 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有结冰现象;二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我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
结冰期 直接受气温影响:①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②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 我国黑龙江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
含沙量 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等有关。一般而言,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强度小、表层土质坚硬的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小 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流速度快,加之地表植被稀少,冲刷力极强,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流速(水力) 流速大(小),水力资源丰富
水系特征 长度 多大江大河;河流短小等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支流 支流多(少)
弯曲度 河道弯曲(平直)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1.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1)~(2)题。
(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浅层地下水、季风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1)B (2)D [第(1)题,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水外,几乎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a为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受温度影响大,夏季多,所以b代表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同时补给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d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所以c代表浅层地下水补给。]
2.读图,回答下题。
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流速和结冰期等,可以结合图中甲、乙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支流、纬度等差异进一步分析乙河段水文特征。
答案: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1)判读陆地轮廓,确定所在大洋
图中E点位于北美洲,其南面为墨西哥湾;F点位于欧洲;D点位于非洲,由此判断图示海域所属大洋为大西洋。
(2)判读纬度,确定海域位置
图中虚线代表的纬线穿越墨西哥湾和非洲大陆北部,应是北回归线,由此确定图示海域为北大西洋中低纬海域。
(3)判读洋流流向,确定洋流名称
图中A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应是北大西洋暖流;B洋流向南流,应是加那利寒流;由C出发向西流的洋流为北赤道暖流。
(4)分析洋流的影响
图中E处沿岸受暖流影响,气候暖湿;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沿岸受寒流影响,热带荒漠景观延伸到西部海岸地带。
3.热盐环流是因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密度大的海水下沉到深层和底层,表层海水在水平压强梯度力作用下作水平运动,最后通过其他海域流到表层的热力海洋环流系统。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对热盐环流影响很大。据此回答(1)~(2)题。
(1)在北大西洋中,属表层海水大量下沉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则会导致(  )
A.欧洲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增加
B.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
C.北海渔场渔业资源更加丰富
D.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增强
(1)A (2)B [第(1)题,①点位于表层海水向底层海水转换交界处,属表层海水大量下沉的海域。第(2)题,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即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等表层洋流和底层海水的势力减弱。欧洲西部在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下湿度增加,减弱后夏季降水会减少。北海渔场由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洋流势力减弱后海水扰动相应减弱,饵料减少,渔业资源会受损。北美东部深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减弱后暖流增温作用也会减弱,导致气温下降。]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