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四套打包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4 23:37:59

文档简介

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前分度盘指针位置的情形如图甲所示,测量前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平衡后测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可知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
(3)图丙是测量石块体积的情形。可知石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2.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________。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5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g。
3.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______ 上,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 ________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明称得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份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 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油的体积是 ______cm3,量筒中油的质量是 ______ g,这种油的密度是 _________g/cm3。
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一位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V/cm3 质量m/g
A 1 5 10
2 10 20
3 15 30
B 4 10 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_____________。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___。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中画出A物质的m-V图像_______,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g/cm3=________kg/m3。
5.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小阳和小红在探究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分别得到了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
(1)分析表一或表二中的实验的数据可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的;
(2)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实验的数据可得:___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3)上述关系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
表一铝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g 27 54 81 108 135 162
表二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体积/cm3 10 20 30 40 50 60
质量/g 10 20 30 40 50 60
6.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使用托盘天平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g。
③用该塑料做成一个外观体积为30cm3、质量为24g的小球,则该球______(选填“空心”或“实心),若该球为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______cm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塑料球的质量为______g。
7.金属导线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都会膨胀;在冷却时,都会收缩。金属导线受热时 膨胀的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金属导线受热时膨胀的长度与金属导线升高的温度有关;
猜想二:金属导线受热时膨胀的长度与金属导线的原长有关;
同学们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C 原长/m 膨胀的长度/mm
1 黄铜 10 1.0 0.19
2 黄铜 20 1.0 0.38
3 黄铜 30 1.0 0.57
4 康铜 10 1.0 0.15
5 康铜 1.2 0.18
6 康铜 10 1.3 0.20
(1)为了验证猜想二,表中缺少的数据为______;
(2)由表格数据可知,夏天施工架设输电线,要将电线适当 ______(选填“绷紧”或“放松”)些;
(3)除本实验已研究的因素外,还有多种因素会影响金属导线受热时膨胀的长度,请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8.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
(3)用调节好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_____g,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_____g;
(4)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9.(6分)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密度为______kg/m3。在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砝码因受潮生锈,测得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
(4)小聪确利用弹簧测力计、石块和一杯水也测出了这杯牛奶的密度,其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所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对石块的拉力F1;
③______;
请将小华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
10.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________,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g。
1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甲中的A和B。
(1)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___________关系,塑料块的密度为 _________kg/m3。
(2)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托盘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
12.为了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做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甲 乙
体积(cm3)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g)
1 10.0 5.0 10.0 10.0
2 20.0 10. 20.0 20.0
3 30.0 15.0 30.0 30.0
4 40.0 20.0 40.0
①请在图(a)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把甲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表示出来______;
②实验中分别多次改变两种物质的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③根据甲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可得到: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_;
④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⑤如图(b)所示是另一小组同学用丙物质做实验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图像,可见丙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左 52 2. 6
2.在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1.2×103kg/m3 37.4 49.4
3.水平桌面 零刻度线 左 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又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32 28.8 0.9
4.越大 正比 不相同 2 2×103
5.一定 不同物质 密度
6.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滑螺母了 相同 1.2×103 37.4 45.4 空心 10 34
7.10°C 放松 探究金属导线受热时膨胀的长度与金属导线材料是否有关
8.水平 右 30 63 33 1.1
9.(6分)右 1.224×103 偏小 乙,丙,甲 取出石块擦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浸没在牛奶中时,测力计对石块的拉力F2
10.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相同 密度 1.2×103 37.4 45.4
11.正比 1.2×103 37.4 45.4
12. 寻找普遍规律 正比 相同 不同 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8.9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___cm。
2.小明测量一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小明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小明用量筒测得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再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g,由此可算得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g/cm3。
(3)小聪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存在不合理之处,请你指出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_____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___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丙图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__________)
(3)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不正确,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 _____ 。
4.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强组的同学选取纯水和盐水进行实验。他们使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量出体积不同的几组纯水的体积和质量,又分别测量出体积不同的几组盐水的体积和质量。
小强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质 体积V/cm3 质量m/g 比值(质量m∶体积V)
数值 单位
1 纯水 40 40
2 纯水 55 55
3 纯水 70 70
4 盐水 40 44
5 盐水 50 55
6 盐水 60 66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数据发现:相同体积的水和盐水,质量_________;相同质量的水和盐水,体积_________。
(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水(或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关系,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关系。
(3)小强和同学们又分别计算出水、盐水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填在了表格中。表格中最后一列有一个栏目“单位”,你填写的是_________;分析比值一栏的数值,小明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
(4)小强认为上述实验选取的物质比较单一,他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后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还应选取__________多次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进一步分析总结。
5.小婕和小丽同学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分别测出几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量结果分别记录如表一~表三所示。
表一:塑料颗粒 表二:水 表三:酒精
实验序号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实验序号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实验序号 体积/厘米3 质量/克
1 20.0 26.0 4 35.0 35.0 7 24.0 19.2
2 30.0 39.0 5 44.0 44.0 8 30.0 24.0
3 40.0 52.0 6 50.0 50.0 9 40.0 32.0
(1)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进一步分析比较三个表中的实验数据,小婕同学认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但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小丽同学认为;同种物质,体积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但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你认为小婕的观点______,小丽的观点________;(均选填“正确”或“错误”)
(3)为了比较上述两个“比值”的意义,她们找了一块海绵,用手紧压海绵,发现海绵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说明海绵越密时,_______的比值越大,海绵越疏时,______的比值越大。在上述两个比值中,_______比值更能直观合理地反映物质的紧密程度。
6.如图所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完成以下问题。
(1)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展现了大国担当,图(a)甲是防疫中常用的体温计,它是利用___________的性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在探究海波熔化时的特点实验中应该选择温度计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s。
(3)如图(c)甲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取下橡胶垫圈,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___________中央两侧摆动的幅度相同。
(4)小梅同学想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铜的密度,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
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c)乙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___________,铜线的长度=___________。
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一位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V/cm3 质量m/g
A 1 5 10
2 10 20
3 15 30
B 4 10 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_____________。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___。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中画出A物质的m-V图像_______,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_g/cm3=________kg/m3。
8.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______ 上,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 ________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明称得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份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 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得剩余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量筒中油的体积是 ______cm3,量筒中油的质量是 ______ g,这种油的密度是 _________g/cm3。
9.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ρ=8.9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设计并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________。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__m。
10.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g·cm3
铁块1 79 10 7.9
铁块2 158 20 7.9
铁块3 237 30 7.9
铝块1 54 20 2.7
铝块2 108 40 2.7
铝块3 162 60 2.7
①表格中空缺的文字内容应为___________;
②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
③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收集多组数据,原因:___________。
11.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g) 倒出盐水的质量m(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________ ________ 33 _________ 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 ___ρ(选填“<”、“>”或“=”)。
12.为了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做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甲 乙
体积(cm3)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g)
1 10.0 5.0 10.0 10.0
2 20.0 10. 20.0 20.0
3 30.0 15.0 30.0 30.0
4 40.0 20.0 40.0
①请在图(a)所示的方格纸中,用图线把甲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表示出来______;
②实验中分别多次改变两种物质的质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③根据甲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线可得到: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_;
④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⑤如图(b)所示是另一小组同学用丙物质做实验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图像,可见丙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78g 4000cm
2.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右 62 3.1 小明测完石块体积后,将石块从水中取出后会带有一部分水,在测量石块质量时会偏大,导致石块密度偏大
3.用手拿砝码 27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4.不同 不同 正比例 g/cm3 定值 不同的固体
5.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正确 正确
6.液体的热胀冷缩 乙 278.5 将游码归零 刻度盘 178 40
7.越大 正比 不相同 2 2×103
8.水平桌面 零刻度线 左 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又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32 28.8 0.9
9. 178 40
10.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应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11.左 157 124 30 1.1 >
12. 寻找普遍规律 正比 相同 不同 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②塑料和液体相比,塑料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更大”“相同”或“更小”)。
2.小乐同学甲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图的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
(1)称量质量时,当小乐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砝码 B.取下2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C.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D.再往右盘添加5g的砝码
(2)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25g,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_____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________cm3,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性质,小刚用水和酒精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了两种物质的体积与质量。
(1)使用天平测量前,应先将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_。若此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测量时,小刚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50g,然后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把烧杯放入左盘,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的砝码时指针仍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取下最小砝码并_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若某次测量水的质量如图2所示,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______g。
(3)实验中,小刚收集的部分测试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试验次数 V/cm3 m/g
水 1 10 10
2 20 20
3 30 30
酒精 4 10 8
5 20 16
6 30 24
①如图3所示,小刚同学已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酒精m-V图像,请你在图上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______;
②分析图像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只要是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____。
4.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测出了铝块和松木的质量和体积,如表:
实验序号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 质量/体积(g cm﹣3)
1 铝块1 54 A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B
4 松木2 C 20 0.5
(1)表格ABC处应填写的数据分别是:A: _______ B:_______ C: _______;
(2)比较1、2两次实验,结论: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 ________;
(3)比较2、3两次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___________(相同/不同);
(4)比较1与3和2与4中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强组的同学选取纯水和盐水进行实验。他们使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量出体积不同的几组纯水的体积和质量,又分别测量出体积不同的几组盐水的体积和质量。
小强将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质 体积V/cm3 质量m/g 比值(质量m∶体积V)
数值 单位
1 纯水 40 40
2 纯水 55 55
3 纯水 70 70
4 盐水 40 44
5 盐水 50 55
6 盐水 60 66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数据发现:相同体积的水和盐水,质量_________;相同质量的水和盐水,体积_________。
(2)同学们进一步分析水(或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发现,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关系,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关系。
(3)小强和同学们又分别计算出水、盐水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填在了表格中。表格中最后一列有一个栏目“单位”,你填写的是_________;分析比值一栏的数值,小明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
(4)小强认为上述实验选取的物质比较单一,他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后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还应选取__________多次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进一步分析总结。
6.为了探究某种物质的特性,某同学测得几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蜡块 干松木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1 10 9 10 5
2 ______ 18 20 10
3 30 27 ______ 15
4 40 36 40 20
(1)请将表中所缺的数据填写完整;
(2)比较第1、2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______;
(3)比较每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是:______;
(4)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同一坐标系(如图所示)中画出石蜡和干松木的质量-体积图像______;
(5)从实验中可知,石蜡的密度为______kg/m3,干松木的密度为______。
7.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
(3)用调节好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左盘里,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_____g,已知烧杯质量为30g,则液体的质量为_____g;
(4)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g/cm3;
8.某同学利用天平、量筒及烧杯等测量盐水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前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有:
A.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2)该同学按图甲、乙、丙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将该次实验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______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______。
9.某小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
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
B: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
C: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
D: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
根据以上现象中的________,可以提出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________来进行研究(选填序号):
(a)10cm3的铜块;(b)10cm3的铝块;(c)10cm3的铁块;(d)20cm3的铝块;(e)30cm3的铝块;
另一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分别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甲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1 10 18
2 20 36
3 30 54
乙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4 10 10
5 20 20
6 30 30
丙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7 10 8
8 20 16
9 30 24
①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对于第①问结论中的“同种物质”的依据,小王认为是三种不同液体都要符合①的规律;而小李认为只需要一种液体符合①的规律即可。请你判断: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小王”或“小李”)。
④为了使①的结论更科学,他们还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_____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位置如图乙。请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空白处。他接下来继续测量了铝块2和铝块3的质量并完成了下表格的记录:
铝块 m/g V/cm3
1 _____ 10
2 54 20
3 84 30
(2)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图象,请你在丙图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__________)
(3)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不正确,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 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相同 质量 体积 更大
2.C 29.4 15 1.96
3.水平 零刻度线处 左 移动游码 41.6 不同 相同 密度
4.20 0.5 10 正比 不同 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寻找普遍规律
5.不同 不同 正比例 g/cm3 定值 不同的固体
6.20 30 正比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0.9×103 0.5×103
7.水平 右 30 63 33 1.1
8.CAB 乙丙甲
9.C (b)(d)(e) 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1、4、7(或2、5、8,或3、6、9) 小王 更多种物质,每种物质在更多不同体积下进行测量实验
10.用手拿砝码 27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题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甲 l 5 9 1.80
2 10 18 1.80
3 15 27 1.80
乙 4 5 4 0.80
5 10 8 0.80
6 15 12 0.80
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可归纳得出:“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的结论.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小梅家新买了一个电子秤,她想利用这个电子秤测量牛奶的密度。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电子秤、玻璃杯、水、牛奶。实验前小梅不明白秤上的“清零”键是什么功能,在查看了说明书后了解到,不管秤上是否放有物体,只要按下“清零”键,其示数就会变成0,之后再往秤上添加物品时,电子屏上只显示所添加物品的质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梅首先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开关”,并将“单位”调整为“g”,发现电子秤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电子秤的分度值为________g;
(2)下面是她的测量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往玻璃杯中装满水,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1;
B.按下电子秤的“清零”键;
C.将玻璃杯放在电子秤上;
D.将玻璃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再往其中倒满牛奶,放在电子秤上,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m2;
(3)按正确实验顺序测量,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为∶ρ牛奶=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若某次测量时,天平上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a)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若将该物块放入盛有20厘米3水的量筒中后,水面位置如图(b)所示,则该物块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实验中,对于某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应该测量________数据(选填“一组”或“多组”),为了得到可靠的结论,应该选择________物质的物块进行实验(选填“一种”或“多种”).
4.围棋始于“五帝”之一的尧帝,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棋中包罗万象,将科学、艺术、竞技三者融为一体,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小明是围棋爱好者,如图是某种棋子的原石。小明想通过测量密度来鉴别它的材质。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
原石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
5.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对一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操作过程如下: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3)纠错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cm3。则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g/cm3。
(4)小华组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摔碎了,但他用现有器材: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也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其方案如下:
①他先用天平称出小矿石的质量m0;
②然后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再将小矿石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请帮小华写出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用m0、m1、m2、ρ水来表示)
6.密度概念的建构
步骤 取若干长方体铝块、干松木块,分别用天平测出质量,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并计算体积,数据分别填入表一、表二.
数据表格 表一 铝块1铝块2铝块3 275481 102030
表二 松木块1松木块2松木块351015102030
图象 请在图中用描点法画出干松木块的 图象. (______)
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由上述实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密度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
7.小刚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设计了如下测量“糖水”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质量为32g的空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方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方糖的质量为_____g;
(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为40mL,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方糖倒入量筒中,待方糖完全溶解后,体积变为50mL,如图丁所示,则小刚配制糖水的密度应为_____g/cm3.(ρ水=1.0×103kg/m3)
8.要测量一均匀铝箔的厚度,已知铝的密度ρ=2.7g/cm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栽剪出一块长方形铝箔,用刻度尺测量长方形铝箔的长l1和宽l2。
②用天平测出长方形铝箔的质量m。
③计算出该铝箔的厚度d。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________;
(2)测量长方形铝箔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此长方形铝箔的质量m=_______g。测得长方形铝箔的长和宽分别为l1=100cm、l2=40cm。则该铝箔的厚度d=_______cm。
9.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
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1
铁块1
46.8
6
7.80
2
铁块2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
铁块3
156
20
7.80
4
塑料块1
7.5
6
1.25
5
塑料块2
12.5
10
1.25
6
塑料块3
25
20
1.25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已知空气密度(空气)的前提下,要测量一墨水瓶中的空气的质量,现有器材为天平(包括砝码)、水、空墨水瓶.
(1)此题关键是测量盛满水的墨水瓶中水的 _____,算出水的 _____,从而知道瓶的容积V瓶.
(2)写出空气质量m空气的表达式. _____
11.小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该怎样调节______?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适量花生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花生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所测花生油的密度为______?
(3)小明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后认为:在家做菜时,花生油漂浮在水面上,测的密度值偏大,其原因______?
(4)请帮小明设计一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______。
1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序号 m(g) V(cm3) m/V(g/cm3)
甲 1 6 5 1.20
2 12 10 1.20
3 18 15 1.20
乙 4 4 5 0.80
5 8 10 0.80
6 12 15 0.80
(1)在下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或图像,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或图像,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可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能反映_________(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建立了密度的概念.
(4)本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与4、2与5、3与6 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2.0.1 CBAD
3.21.4 10 多组 多种
4.天平(含砝码)、量筒、水、烧杯、细棉线、待测原石
5.右 用手直接拿砝码 52.4 20 2.62
6.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7.水平 左 17 1.14
8.
铝箔的长l1/cm 铝箔的宽l2/cm 铝箔的质量m/g 铝箔的厚度d/cm
9.78 10 7.8 (1)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同种物质,其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 (2)
10.质量 体积
1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1.1g/cm3 由于烧杯中的花生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导致花生油的体积变小,密度偏大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1/g 量筒内油的质量m2/g 量筒内油的体积V/cm3 油的密度 ρ/g cm-3
12. 相同 不同 物质 得出普遍规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