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教学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14 16: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教学课件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1.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掌握贵州省的自然特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分析贵州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石漠化治理。
4.了解贵州丰富的资源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导 入
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那个省级行政单位?
一、 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省
贵州地处 东部主要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 。
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云贵高原
山地
高原
西高东低
喀斯特
贵州属于 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集中在夏季。
由于海拔高,夏季比较凉爽;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由于地势差异大,山地气温的垂直差异大。
亚热带季风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 、 、重晶石、磷、铝土等。


乌江
南盘江
北盘江
赤水河
贵州省主要的河流有 、
、 等。
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
乌江
赤水河
北盘江
问题:水资源利用困难
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八山一水一分田”指贵州土地中80%是山,10%是水面,10%是耕地,说明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从山麓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不同地区天气差异大,说明贵州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1
分析下表,完成下列任务。
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7月平均气温 23.9 28.1 28.7 28.6 28.0
8月平均气温 23.6 28.4 28.2 28.1 27.8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五个城市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为:上海、武汉、重庆、长沙、贵阳。
主要原因: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
认同。贵州纬度较低,导致冬季气温不低;海拔高,导致夏季气温不高。这样就形成了“寒暑适中”的气候特征。
2
(一)主要自然灾害
影响贵州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干旱、冰冻、冰雹等气象灾害。
(二)主要生态问题
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二、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滑坡
冰冻
干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就石漠化发生的过程来看,主要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
主要是毁林开荒。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有哪些人为因素加剧了石漠化过程呢?请将你的看法填入空白图框中。
陡坡开垦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不合理耕作、开矿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贵州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当地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土层之下是坚硬的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在滥垦乱伐之后就会出现大范围的石漠化。当山高坡陡,气候暖湿,加之降水集中,更加剧了石漠化过程。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土壤侵蚀→石漠化→耕地不足→……”的恶性循环。
议一议,应该如何协调当地的人地关系?
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
3
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 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
一、生态恢复措施: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二、生态工程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三、社会经济措施:
三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贵州的石漠化治理
贵州针对石漠化山区普遍存在的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繁、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稳步解决石漠化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人畜饮水问题。二是通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业,大幅度提高所在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恢复和重建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石漠化地区农民的收入。三是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石漠化地区的人地关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贵州初步构建了长江和珠江上游地区的生态屏障,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
石漠化治理前
石漠化治理后
为了治理石漠化,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图中农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这种方式能否普遍推广?
除了图示中的措施,治理石漠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贫困山区石漠化严重
居民进行异地搬迁
迁到山下坝子里安家落户
从事农副业生产,脱贫致富
通过生态移民,集约化经营生产条件较好“坝子”,获得粮食等农产品;山上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获得水果、中药和畜牧产品,并进行简单加工,从而脱贫致富。这种方式在石漠化地区可普遍推广。
治理石漠化还可以采取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措施,还可以通过发展绿色食品、旅游观光发展当地经济。
2
1
(一)水资源利用:
(二)能源资源利用:
(三)旅游资源开发:
(四)土地资源利用:
四、 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建设水利基础设施 ,改善人民的用水状况。
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旅游业。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白水河上,是中国著名的大瀑布。瀑布以上共有9级跌水,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布,宽81米,落差74米。巨大的水幕直捣犀牛潭,气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蔚为壮观。
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10多千米,最宽处170多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千米 ,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省内许多地方都存在着缺水的问题。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降水多渗漏到地下。
贵州河流流经高原、山地,两岸是高山,中间是峡谷,取水难度大、成本高。
原因:贵州年降水量较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水多渗漏到地下;地形崎岖,取水困难,灌溉不便。
1
对策和建议: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保护植被,涵养水源;兴修灌溉工程;兴建收集雨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等,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污染等。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分组讨论这种农业开发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内涵:“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是指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山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指在坡度较缓的山腰兴修梯田,种植经济林,既保持水土,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是指在山麓地带种草,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土,可以用作绿肥,也可以当作饲料饲养牲畜;“山下办工厂抓票子”是指当地通过兴办农副产业加工业或其他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效益;“农田集约种植收谷子”是指当地利用生产条件较好的耕地集约经营,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减轻对其他土地的压力。
意义: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有利于生态平衡。
2
贵州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军长征时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与遗迹。黎平会议、镇远
战役、猴场会议、强渡
乌江、遵义会议、四渡
赤水、娄土关战役等一
系列重要的革命历史活
动,留下了丰富的红色
文化资源。查找相关资
料,以“追忆红色岁月,
重走长征之路”为主题,
设计一条贵州省红色旅
游线路。
3
位置: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
矿产: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
地貌:喀斯物地貌广泛发育
自然地理概况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干旱、冰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等
原因: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
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贵州正在进一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合理利用水资源
整合煤炭基地的布局
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1.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位于( )
A.四川省 B.贵州省 C.湖南省 D.江西省
2.贵州省所在的高原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其形成主要原因( )
A.石灰岩广布 B.山脉众多 C.降水稀少 D.河网密布
4.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
B
D
A
A
5.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丘陵 B.盆地、丘陵 C.山地、盆地 D.山地、高原
6.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
7.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
A.长江 B.嘉陵江 C.岷江 D.北盘江
8.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 D.地震、火山
9.有关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云贵高原西部 B.煤炭和水能资源较丰富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高原多,地形平坦
D
B
D
A
B
10.读贵州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邻省。
① _______,② _________。
(2)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河流。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_。
(3)填写图中代号表示的贵州主要城市。
⑤ _________,⑥ _________,
⑦ _________。其中,______(代号)
表示贵州的省会,______(代号)表示
贵州的煤炭工业基地,______(代号)
表示贵州的红色旅游基地。
(4)贵州省位于_________(地形区)
之上,地势___________。
四川
云南
北盘江
乌江
贵阳
遵义
六盘水



云贵高原
西高东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