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时间: 90 分钟 主命题学校 : 宜城一中
分值: 100分 命题老师: 裴家斌 舒次恩 李小燕 何小兵
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认真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弱酸电离 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
2、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3、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 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 )
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以上均不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0.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将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仍呈中性
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固体,溶液的c(H+)?增大,KW不变
D.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5、已知反应:
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C.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6、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BuNO),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1,活化能Ea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
7、现有强酸甲溶液的pH=1,强酸乙溶液的pH=2,则酸甲与酸乙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的是( )
A.2∶1 B.5∶1 C.10∶1 D.20∶1
8、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pH=0的溶液:Fe2+、Mg2+、NO3-,SO42-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HCO3-、K+、SO42-、Cl-
C.含大量Fe3+的溶液:NH4+、Na+、SCN-、Cl-
D.pH=14的溶液:Na+、K+、AlO2-、CO32-
9、有下列两个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a平衡右移,反应b平衡左移。
a、C2H2(g)+H2(g) C2H4(g) b、2CH4(g) C2H4(g)+2H2(g)。
根据上述变化,判断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
C(s)+2H2(g) CH4(g) △H=—Q1 kJ /mol
2C(s)+H2(g) C2H2(g) △H=—Q2 kJ /mol
2C(s)+2H2(g) C2H4(g) △H=—Q3 kJ /mol
其中2Q1、Q2、Q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2Q1>Q3>Q2 B、Q3>Q1>Q2 C、Q2>Q3> 2Q1 D、Q3>2Q1>Q2
10、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1 一元酸HA与b mol·L-1 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混合液的pH=7 B. 混合液中c(B+)=c(A-)
C. a=b D. 加入甲基橙显橙色
11、实验室用4molSO2与2mol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Δ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80% D.90%
12、T℃ 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B.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13、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然后灼烧,可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Al2(SO4)3 B. C. D.
14、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的盐酸,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
15、将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的某弱酸HX溶液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混合后溶液中c(Na+)﹥c(X-),说明HX的电离程度弱于X-的水解程度
B.若混合溶液呈酸性,则c(X-)﹥c(HX)﹥c(Na+)﹥c(H+)﹥c(OH-)
C.混合溶液中c(HX)+ c(X-)=0.1mol/L
D.混合溶液中c(HX) + c(H+)= c(Na+)+ c(OH-)
16、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5:1 B.6:1 C.10:1 D.11:1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1)盐的水解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下列应用原理:
①泡沫灭火器(包括Al2(SO4)3 溶液、NaHCO3 溶液)
②纯碱去油污
(2)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①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碳酸钠粉末, 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回答,下同)
②将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分别稀释相同的倍数,所得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开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美国Bay等工厂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400
500
830
1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从上表可以推断:此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在830℃下,若开始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与H2O均为1mo1,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 。
(2)在830℃,以下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第II步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 (填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号
n(CO)
n(H2O)
n(H2)
n(CO2)
A
1
5
2
3
B
2
2
1
1
C
0.5
2
1
1
(3)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判断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是 。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v(CO2)正=v(H2O)逆
(4)右图表示此流程的第II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 时
刻因改变某个条件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写出两种)
19、(11分)用NH4Cl进行如下实验,试判断发生的现象,并简单说明原因。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NH4Cl溶液与pH试纸接触时,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可发现NH4Cl的pH 7(填“﹤”、“﹥”或“﹦”),其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2)在浓NH4Cl溶液中加入镁粉,可观察到有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为 。
(3)若对NH4Cl溶液进行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微粒个数最少的是 。
(4)室温下,如果将0.1 molNH4Cl和0.05mol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① 和 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mol.
② 和 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mol.(用微粒符号作答)
20、(8分)I. 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 (填
“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常见实验。
某学校化学课外小组用0.2000 mol·L-1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应选择???????????????????? 作指示剂。
②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③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
④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
⑤下列实验操作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_______。
b.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 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_______。
21、(12分)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NH3)为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________.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填序号)
a.0.20 mol·L-1 b.0.12 mol·L-1 c.0.10 mol·L-1 d.0.08 mol·L-1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6)已知:1 mol N2(g)与适量H2(g)完全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7)若该反应在298K、398K时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填“>” “=” 或 “<” )。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 学 答 题 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17、(1)
①
②
(2)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18.(1)K= , , 。
(2) (3) 。
(4)
。
19.(1) ①________ , 。
(2) 。
(3) , 。
(4)① 和 ② 和
20、Ⅰ.(1) 。 (2) ________
Ⅱ ①???????????????????? 。
②
③ 。
④ mol·L-1
⑤a________; b________。
21.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
(6) 。
(7)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A 2 D 3 C 4 D 5 C 6 D 7 A 8D 9 A 10 B
11 C 12 B 13 A 14 A 15 B 16 B
17.(10分)17、(1)① Al3++3 HCO3–= Al(OH)3↓+3CO2↑(2分)
② CO32- + H2O HCO3– + OH- (2分)
(2)①c>b=a (2分) ②b=a > c (2分) ③b> a> c (2分)
18.(11分)(1)(2分) 放(1分) 50%(2分)
(2)B(2分) (3)④⑤⑥(2分)
(4)降低温度,或增加水蒸汽的量,或减少氢气的量(2分)
19.(11分)(1) <(1分) NH4++H2ONH3·H2O +H+ (2分)
(2)NH3 和H2 (2分)(答对一个给1分,出现H2O不给分不扣分) (3)Cl- (1分) , OH- (1分)
(4)①NH3.H2O , NH4+ (2分) ② NH4+ , H+ (2分)(本小题答错无分)
20. (8分)Ⅰ.(1)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2)偏小(1分)
Ⅱ.①甲基橙或酚酞(1分) ②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
③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1分)
④0.4000(1分)(保留有效数字,否则无分)⑤(各1分)偏高、偏高
21.(12分) (1)0.025 mol/(L·min) (2分)
(2)50%(1分)
(3)a、c(2分)(选不全且正确的给1分,出现错误答案无分)
(4)向正反应方向(1分)
(5)右图:(2分)
(6)N2(g)+3H2(g) 2NH3(g) △H =-92.2 kJ·mol-1 (2分)
(7)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