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3 12:1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 及第粥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名词解释: 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小小主考官认真阅读下列两份简历,假如你是主考官,你会选谁做官呢?为什么? 李富贵的简历
出身:高门权贵的子弟
学识:写文章一塌糊涂,平庸之极
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 张有才的简历
出身:一贫如洗,草根阶层
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
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vs猜一猜:假如在魏晋时候,李富贵和张有才谁会做官呢?俺可是名门望族!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一、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二、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
推荐。 魏文帝曹丕时,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这种官吏选拔制度由地方政府进行,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两晋南北朝沿用,至隋文帝废止,行之四百年。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只 注 重 门 第科举制诞生的背景讨论:他们对这种选官制度有何想法? 思考:
目前,各级政府选拔公务员的方法是通过考试的方式,假如不采用考试选拔的方式,你猜想一下会出现什么局面?百姓的意见会不会更大?历史假设惨了,俺家无权无势,无钱无宝啊!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进士及第孔颖达 隋朝文官俑
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公卿门户不知处


闻达之路唯文章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唐代是怎样完善科举制的?唐朝几个皇帝是如何改善科举制度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
开殿试,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应试者众,录取率极低。进士科第一名称现存唯一的一张状元卷唐代国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宋人殿试图 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在开设文举的同时也开设武举。唐代彩绘涂金穿明光铠武士俑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唐玄宗
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这些俑再现了唐时朝廷上文官的风貌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陈子昂王维岑参 王昌龄 张九龄韩 愈 (隋唐)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明算科:以算术为主。
秀才科:以考察道德和才干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张有才会集中精力应对哪些科目呢?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类似今天论述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类似今天作文(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类似今天填空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类似今天简答“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广州科举考试的贡院定州贡院川北贡院江南贡院牌坊贡院号舍张有才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猜想1 梦想成真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皇帝有时也会过来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赋诗抒情、春风得意。宴会过后,众进士又到大慈恩寺雁塔题名,以示荣耀。如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 )
新科进士要在曲江聚会。聚会后,新科进士们相互邀约,共游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他们登上寺内的大雁塔遥望长安美景。曲江国宴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猜想2 坚持不懈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高明《琵琶记》1、许多“张有才”通过考试获得了做官的机会,这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2、无数的“张有才”应考,这对当时的文学界和教育界有什么影响?对其他国家呢?
3、你认为科举制度有没有不好的地方?思考科举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年的科举制,为历代王朝选拔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进士。 他(隋文帝)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透过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陈子昂王昌龄 岑参 韩 愈 王维欧阳修苏轼苏辙柳公权进士及第的历史名人科举制的影响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2、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美国学者克拉克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 孙中山《五权宪法》 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五权宪法》韩国重现古代科举科举制的影响4、给世界各国的选拔制度所借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抄袭坎肩山东威海市收藏家戴玉山收藏的《五经全注》,长6.8厘米,多用于科场作弊,可放于鞋底、墨盒中。科举制的弊端袁世凯张之洞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科举制的创立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4、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七嘴八舌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吗?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
1、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2、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
3、考试纪律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