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1 09: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鸡兔同笼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今有雉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孙子算经》
情境导入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孙子算经》
情境导入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1个头
2只脚
1个头
4只脚
共有8个头
说明鸡和兔共有8只
新课讲解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化繁为简:
方法一:列表法
鸡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脚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新课讲解
方法二: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就有8×2=16(只)脚,比题目中少26-16=10(只)脚。
(2)那么需要用兔换鸡,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有10÷2=5 (只)兔。
(3)所以有8-5=3 (只)鸡。
方法三: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都是兔。
(1)如果笼子里都是兔,就有 8×4=32 (只)脚,
比题目中多32-26=6 (只)脚。
(2)那么需要用鸡换兔,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
脚,有6÷2=3 (只)鸡。
(3)所以有8-3=5 (只)兔。
新课讲解
方法四:抬腿法
(1)假如让鸡和兔都抬起两只脚,一共抬起 8×2=
16(只)脚。
(2)这时,剩下26-16=10 (只)脚,全是兔子的脚。
(3)每只兔子还剩2只脚,所以兔子有10÷2=5
(只),鸡有8-5=3(只)。
新课讲解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你能试着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前面 “鸡兔同笼”问题吗?
运用假设法,假设笼子里都是鸡:
兔的只数:(94 35×2)÷(4 2)=12(只)
鸡的只数:35 12=23(只)
答:兔有12只,鸡有23只。
新课讲解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
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总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47 35=12,
就是兔子的只数。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头…
脚…
脚减半
下减上
…鸡
…兔
上减下
◎ 阅读资料 ◎
23
12
35
12
35
47
35
94
新课讲解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假设全是鹤
龟的只数:(112-40×2)÷(4-2)=16(只)
鹤的只数:40-16=24(只)
答:龟有16只,鹤有24只。
课堂练习
假设都是男生栽树
女生:(12×3-32)÷(3-2)=4(人)
男生:12-4=8(人)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4人。
2. 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生各有几人?
课堂练习
3.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柱共30颗,共重266g。已知大钢珠每颗11g,小钢珠每颗7g。盒中大、小钢珠各有多少颗?
小钢珠:(30×11 266)÷(11 7)=16(颗)
大钢珠:30 16=14(颗)
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4人。
课堂练习
4.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课堂练习
答:大船租了5条,小船租了3条。
小船:(6×8 38)÷(6 4)=5(条)
大船:8 5=3(条)
课堂练习
5.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记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记2分。在一场比赛中张鹏投了15个球,进了9个,总共得了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答: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3个3分球。
2分球:(3×9 21)÷(3 2)=6(个)
3分球:9 6=3(个)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在数学中,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及总足数,求鸡兔各有几只的这类问题叫做鸡兔同笼问题,也叫作龟鹤算问题或置换问题。
(1)“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假设等种方法解答。
(2)假设法是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感 谢 聆 听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
注:本课件所有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