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多年来,动物研究结果显示,双酚A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诸多健康问题有关。然而,来自流行病学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太少,双酚A同人体健康之间的直接关系一直无法得到证实。人们长期怀疑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质,可扰乱人体激素分泌。但在“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的传统毒理学观点引导下,人们一直以为日常生活环境中接触的双酚A浓度很低,不足以对人体构成危害。在这样的认识下,双酚A被人们放心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双酚A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1月13日,美英科学家宣布,双酚A不仅会导致心脏病,还会导致糖尿病和某些肝疾病,影响胎儿及儿童的大脑发育,甚至增加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不久前,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处也提出“对于双酚A对胎儿、婴儿和儿童的大脑、行为和前列腺的潜在影响有一些担忧”。美国卫生官员宣布,政府将投入3000万美元资助开展动物和人体试验,就双酚A的影响进行研究。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则认为,极微量的双酚A不会危害健康,重申“双酚A用来制造消费品已超过50年,在这段时期,无论是饮食摄入或暴露在双酚A下,都没有证据显示其对人类有害”。
目前,欧盟各国逐渐对双酚A下达了禁令。加拿大和美国的芝加哥市、纽约州萨福克郡已禁止在儿童用品中使用双酚A。中国还没有关于双酚A在某领域的禁用政策出台。专家建议,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食品器具析出更多的双酚A,不要将过热的液体倒入其中,不要将它们长时间加温;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或有划痕、有磨损的塑料器具;不要用强碱性的洗涤剂去洗这些器具。
1.下列关于“双酚A”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双酚A是一种低毒化学物质。动物研究显示它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诸多健康问题有关。
B.双酚A具有无色透明、不易碎裂等特性,所以长期被当做生产塑料餐具、塑料水壶、婴儿奶瓶、手机、医用输液管等各种用品的原材料。
C.双酚A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化工行业,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D.双酚A会微量残留于食品盒和饮料罐等制成品中,它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中,从而进入人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一方面质疑双酚A的安全性,一方面仍放心地广泛使用含有双酚A的塑料制品,这是因为“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的传统毒理学观点影响了人们对双酚A危害性的认识。
B.多年来对双酚A安全性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来自流行病学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太少,双酚A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C.目前,双酚A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一些政府的重视,加拿大、美国和欧盟各国已经对双酚A下达了禁令,但中国还没有关于双酚A在某领域的禁用政策出台。
D.双酚A的析出与溶剂极性和温度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食品器具,可以避免析出更多的双酚A,减少双酚A的摄入。
二、古诗文阅读与欣赏(37分)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B.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徙:迁移
C.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5.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7.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3分)
(2)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4分)
(3)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与欣赏(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
途中见杏花
8.请简要赏析首联的艺术特色。(4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10分)
1. ① ,梨花一枝春带雨。
2.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 。
3. ③ ,两朝开济老臣心。
4.岩扉松径长寂寥, ④ 。
5.戎马关山北, ⑤ 。
6.千岩万转路不定, ⑥ 。熊咆龙吟殷岩泉, ⑦ 。
7. ⑧ ,铁马秋风大散关。
8. ⑨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⑩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乡村铁质
刘向民
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
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地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
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心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著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无遮遮掩掩。嫉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饮风露餐,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
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矫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我们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的一天天的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变的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不能忘记永远的乡村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
(2)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妙处?(6分)
(3)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
①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无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3分)
②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3分)
(4)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6分)
第II卷 语言表达与运用
D.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宁浩虽然曾表示“抖鸡贼”的时代已经过去,他希望以情动人,让观众哭出来,但《黄金大劫案》仍然显示了他娴熟的搞笑能力。
B.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体现。
C.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D.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
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
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
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
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
A.①④②③⑤⑥B.⑤②③①④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部分词语可增删或调整次序。(4分)
曾伴随画家马克斯·恩斯特度过许多岁月的由其后人首度送上拍卖场最后被一位匿名电话买家以约1632万美元拍得的《失窃之镜》是马克斯·恩斯特在1941年创作的一幅超现实主义杰作。
17.仿照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三个句子。(6分)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离骚》,我懂得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