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时间:90分钟 命题学校:襄州一中
分值:100分 命题教师:田程龙、叶翠红、金会、黄平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正确填涂到答题卡。)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据此完成第1—2题。
1.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
A.6~18时 B.8~16时 C.16时~次日8时 D.18时~次日6时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4.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中水车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水车的转动是以水流为动力,箭头表示水车旋转方向,完成5—6题。
5.当连接水车的输水道将水输往西南面的农田时,此河段的水流方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流 B.自西南向东北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
6.一年中,当河水水位低于水车轮时,水车不能够发挥提水作用。此时( )
A.旧金山温和多雨 B.地中海沿岸吹西北风
C.印度半岛高温多雨 D.巴西高原受信风控制
读几种气候的年降水量和气温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温年内变化较小,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B.②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③地区多对流雨
D.夏季④地区河流补给地下水
8.各气候类型与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乳畜业 B.②—大牧场放牧业
C.③—商品谷物农业 D.④—季风水田农业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3 月 B. 6 月 C. 11 月 D. 12 月
10.据图判断,该季节,下列关于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的描述中,符合的是( ) A.此时正受暖流影响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此时正受寒流影响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12—13题。
12.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
A.G晚于B B.A早于D C.B晚于D D.C早于F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2地向下打井开采
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
右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完成14—16题。
14.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15.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16.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7—18题。
?
17.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890米、400米 B.950米、310米 C.860米、499米 D.920米、500米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25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冲积扇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20.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①图中甲处最不可能建设( )
??A.高新技术开发区 B.商品粮基地 C.蔬菜生产基地 D.商业中心
22.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②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23.②图反映了该市( )
?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24—25题。
24.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25.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提高机械化程度
B. 充分利用水资源
C.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 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题)
26.(11分)下图为某市用地略图,其中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较合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里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风。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2分)
据图归纳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
(3)城市道路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表现在 。(1分)
(4)该城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现有向东和向北两个方案,你认为 方案更合理。试说明理由。(2分)
27.(11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分布图。
(1)甲、乙两粮食产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甲 ,乙 。?(2分)
(2)与丙相比,甲粮食产区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3)简述丁省珠江三角洲粮食产区地位下降的原因。(3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7月3日,备受关注的第八届喀交会圆满落幕,第八届喀交会共签约项目、贸易合同194个,签约总额532.73亿元。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是中西亚文化、经贸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下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
(1)分析A处的地貌类型及成因。(4分)
(2)该地区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喀什城市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4分)
29.(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 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
材料二:我国东海部分地区海底地形图
材料三: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图中等深线判断,甲地的海底地形为 ,图中乙岛屿是我国的钓鱼岛,从海底地形说明是我国的领土。(3分)
(2)根据材料三,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指出A、B两处气候类型,并从大气环流、下垫面等方面解释A地气候的成因。(8分)
(3)请解释日本多地震的原因。(3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书面表达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
工整,各自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D
A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A
C
B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A
C
二、综合题:
26.(11分)(1)(2分)偏北风(1分);由西南向东北流动(1分)。
(2)(6分)特点: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1分);主要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1分)。
原因:城市外缘地区地租较低(1分);减少工业区对城市环境的污染(1分);
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1分);降低运输费用(1分)。
(3)(1分)过境高速公路穿过市中心(1分)。
(4)(2分)向北(1分);北面是盐碱地,建立工业区可以减少占用耕地(1分)。
(11分)(1)(2分)商品谷物农业(1分);水稻种植业(1分)
(2)(6分)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1分);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1分);土壤肥沃(1分);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1分);交通便捷(1分);接近市场(1分)等。
(3)(3分)城市化水平提升,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比重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商品率下降;东北平原等其他商品粮基地的粮食产量增加等。(任答3点得3分)
28.(14分)(1)(4分);冲积扇(1分);河流在上游山区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等物质(1分);出山口后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1分);在山前大量沉积而成(1分)。
(2)(6分)该地区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夏季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1分);晴天多,秋季有利于棉花收摘(1分);地形平坦(1分);为沙性土壤,利于棉花种植(1分);(有高山冰雪融水、雨水、地水水等)提供了充足灌溉水源(1分)。
(3)(4分)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是我国西部边陲,地理位置重要(1分);交通便利(1分);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1分);该城为古城,发展历史悠久。(1分)。
29.(14分)(1)(3分)海沟(1分);乙岛屿位于我国大陆架上(1分);是我国大陆向海洋延伸的部分(1分)。
(2)(8分)类型:A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B处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
原因: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1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1分);
为季风气候。A处为岛国(1分);受海洋性影响较大(1分);A处受
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分),所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3)(3分)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分),(碰撞挤压)消亡边界(1分);地壳活跃,多地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