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一 第2章 第5节 实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能力
一、实验题(共5小题;共46分)
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 。取 。
(1)让刻度尺的零刻度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的摆长是 。
(2)若用停表测得了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是 。
(3)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若发现测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比实际的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则下列原因可能正确的是 。
A.测得的摆线长偏小
B.测得的周期偏小
2.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小博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单摆,你认为他应选用 图所示的单摆来做实验。
(2)实验过程中小博同学分别用了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球,你认为 【选填“()”或“()”】悬挂方式较好。
(3)某同学用停表测得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 。
(4)若单摆在任意摆角 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 ,式中 为摆角趋近于 时的周期, 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线的斜率表示 。
3.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 。
(1)实验中,某同学测量小球直径时,游标卡尺示数如图甲,则小球的直径 为 。
(2)用秒表测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示数为 。
(3)若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 ,到第 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 ;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 ,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 ,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 。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并测出相应的周期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做出了 图线如图丙所示,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则重力加速度 。
4.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 作为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长 左右的细棉线
B.长 左右的弹性细线
C.直径约为 的实心钢球
D.直径约为 的空心木球
(2)实验中测出单摆的摆线长为 、摆球直径为 、且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 ,则重力加速度 (用 、 、 、 表示)。
(3)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 ,作出 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 、 的坐标 、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 。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
D.将实际振动次数 次误记成 次
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除秒表外,还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 将你所选用的器材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 长 左右的细绳;
B. 长 左右的细绳;
C. 直径约 的钢球;
D. 直径约 的木球;
E. 分度值是 的直尺;
F. 分度值是 的直尺;
所选器材是 。
(2)用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可读出摆球的直径为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 。
(3)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 ,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 时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单摆的周期 是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测量出多组周期 、摆长 的数值后,画出 图线如图,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
B.
C.
D.
(5)在(4)中,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作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原来相比,其大小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6)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个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 ,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 ,再测出其振动周期 。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 。
答案
第一部分
1. (1)
【解析】摆长为单摆自然下垂时摆线的长度与摆球的半径之和,所以摆长为刻度尺的读数 摆球的半径,即 ;
(2)
【解析】根据停表的读数规则,停表的示数为 ,单摆的周期为 ;
(3)
【解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可得 ;
(4) B
【解析】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可得 。若测得的摆线长偏小,由上式可知重力加速度偏小,故A错误;若测得的周期偏小,由上式可知重力加速度偏大,故B正确。
2. (1) 乙
【解析】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空气等对它的阻力要尽量小,甚至忽略不计,所以摆球选铁球;摆线要尽可能细一些,摆长不能过短,一般取 左右的细线,选乙。
(2) ()
【解析】如果选()所示悬挂方式,摆动过程中,摆长在不断变化,无法准确测量,故选()悬挂方式较好。
(3)
【解析】由图可知,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的时间 ,所以单摆的周期为 。
(4) 、 ;
【解析】根据 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或 、 )、 。由 ,可得 ,所以图示图线的斜率为 。
3. (1)
【解析】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小球的直径:。
(2)
【解析】由图示秒表可知,其示数为:。
(3)
【解析】单摆的:,单摆的周期为:
由单摆周期公式: 可知重力加速度为::。
(4)
【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 可知:,则 图象的斜率:,则加速度:。
4. (1) AC
【解析】单摆的摆线应该选择长度约 的非弹性细绳;摆球应该选择体积小密度较大的钢球,故选AC。
(2)
【解析】实验中测出单摆的摆线长为 、摆球直径为 、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 ,则单摆的周期
摆长
根据
重力加速度
。
(3)
【解析】根据
可得
则 图象的斜率
解得
。
(4) C
【解析】摆球的质量对实验无影响,选项A错误;
单摆振动的振幅对实验无影响,选项B错误;
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则摆长测量值偏小,则根据
可知,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小,选项C正确;
将实际振动次数 次误记成 次,则周期测量值偏小,则根据
可知,则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偏大,选项D错误。
5. (1) A、C 、F
(2)
(3)
(4) C
(5) C
(6)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