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4章 1 浩瀚的宇宙 能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4章 1 浩瀚的宇宙 能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11: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全物理 第14章 1 浩瀚的宇宙 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共20分)
1. 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对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地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粒子
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 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D. 地球是一颗行星
2. 宇宙中的天体都历经诞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缓慢演化过程。如图是今年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在演化的最后阶段可能变成黑洞的天体是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彗星
3. 下列说法与“宇宙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这一结论发生矛盾的是
A.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
B. 宇宙是没有中心的
C. 宇宙是有边界的
D. 在大尺度上,观测者在各个方向上观测到的宇宙状况相同
4. 下列是有关宇宙中“黑洞”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黑洞没有质量,所以相当于不存在
B. 黑洞运动得极快,宇宙中唯有它的速度超过光速
C. 黑洞是天文学家假想的天体,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的存在
D. 黑洞是宇宙间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能吸引附近所有物质
5. 在气球表面均匀的画上一些小圆点,向气球充气使气球膨胀,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以作为宇宙膨胀的证据 B. 小圆点之间的距离都在增大
C. 小圆点都以某一圆点为中心膨胀 D. 小圆点本身大小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8分)
6. 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 现象。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7. 如图所示,在吹一个表面画有许多斑点的气球时会发现,随着气球的鼓起,斑点间的距离在不断地变化。从任何一点出发,其他的点都在向周围散开,并且距离越远散开的速度越快。如果我们把这个气球比作宇宙,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气球上的斑点看作一个个星系,并选定一个作为太阳系。我们观测到的星系都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太阳系,并且距太阳系越远的星系移动的速度越 (选填“快”或“慢”)。
(2)实验说明大多数星系之间的距离都在 。由此可以推断宇宙正处在 之中。
(3)这种研究宇宙的方法是 。
A.对比法
B.类比法
C.模型法
D.控制变量法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地球是宏观物体,而粒子是微观物质,二者慨念不同,A错误;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没有中心,B错误;
恒星不是永恒不动的,恒星本身也在移动位置,C错误;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D正确。
故选D。
2. A
【解析】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故选A。
3. C
4. D
【解析】现代天文学理论认为,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它有无限的密度和质量,A错误;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B错误;科学家已经获得了黑洞的照片,从而证明其确实存在,C错误;黑洞能够吸引附近一切物质,包括光,D 正确。故选D。
5. B
第二部分
6. 宇宙;电子;固态;静电
【解析】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宇宙;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电子;同种物质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固态;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毛衣与衣服或皮肤摩擦起电后放电,发出“噼啪”声,属于静电现象。
第三部分
7. (1) 远离;快
【解析】随着气球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气球上各斑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说明了星系之间都在远离,并且移动速度越来越快,由此推断出宇宙正处在膨胀之中,此题采用了模型法来进行研究。
(2) 增大;膨胀
(3) C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