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4 18: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今天 我们学习
部编 RJ·六年级下册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第1课时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 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任某部6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知识链接
董存瑞纪念碑
横一道梁,竖一根柱,
战士的构造:铁之血;钢之骨。
手托起哧哧冒烟的炸药包,
为受阻的部队开辟道路,
只听得轰轰一声巨响,
爆炸处,长出一棵长青树,
定格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
脊梁柱,石旗杆,一尊永恒的雕像。
1,谈话引人(投影董存瑞的图像)。
简介董存瑞: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年轻的英雄-董存瑞。他是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扫清了大部队前进的障碍。当时董存瑞只有19岁。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
板书课题: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齐读课题)
2,你知道什么是碉堡吗?(学生汇报,观看课件)
3,你认为课题中哪个词是最重要?是什么意思?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理解的字词作上记号。
2.听课文朗读录音,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给课文分段。
3.想想每段讲了什么,然后和同学们讨论。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 震撼 封锁 迸射 恳切
战壕 匍匐 凹地
扑哧扑哧
2.解词:迸射 震撼 匍匐 万分紧急 昂首挺胸
3.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解决)
四、检查预习情况。
第2课时
1,我们一起复习一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
2,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如果他不炸暗堡,会出现什么情况?
一、复习导入。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这暗堡一定要炸吗?从哪里知道?
2,引导学生说出:“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我军前进的道路。”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二)学习2.3.4自然2段
1.面对疯狂的敌人,董存瑞怎样做的?
2.理解句子:“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句中的“瞪"“进射”充分地表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表现了他坚决炸掉暗堡的决心。)
3.老师播放录像,让几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三)学习5、6自然段过渡:连长答应了他们请求后,董存瑞是怎样穿过敌人枪林弹雨,冲到桥下的?
(四)学习第7自然段
1,观看录像。观看录像后学生读感受。
2,指名朗读“在这……”再一次感受董存瑞精神。
(五)学习第8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董存瑞的牺牲换来了整个隆化的解放,有人这样赞美董存瑞:高擎一颗火红心,引爆青春志犹存。鲜血如花洒华夏,英名千古壮军魂。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惊天动地
地动山摇
小题大做
出生入死
七上八下
神态
不好。原词体现了董存瑞强烈的仇恨和炸碉堡的坚定决心,
而括号中的词语不能。
语言
视死如归
坚决、响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