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33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33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4 21: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西晋
南朝
东晋
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及时代特征?
十六国
(前秦)
西魏
北魏
北周
宋、齐、梁、陈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东魏
北齐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知道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3、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4、体会科学和文化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时代
简历
籍贯
主要成就
北朝
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
任北魏高阳郡太守; 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总结了生产经验
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
要术,指谋生方法。
主要分析
书名解析





《齐民要术》记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地位如何?
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材料研读
思考:材料体现了贾思勰的哪一观点?
译文:顺应时令,估量土地的情况,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任凭主观违反客观规律,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遵循自然规律。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1.能够“用力少而成功多”,获得高产;
2.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需要靠天吃饭。
一个圆形鱼塘,半径为10米,这个鱼塘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鱼池占地314平方米
面积:3.14×102 = 3.14×100
=314(平方米)
S=πr
数学比拼
1、π是什么?π约等于多少呢?
2、谁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3、世界上是谁最早将它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呢?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数学
什么是圆周率?如何计算圆周率?
圆周率π=?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三国魏·刘徽
“极限”
思维
割圆术
刘徽求得圆周率为3.1416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现代画)
祖冲之是和他儿子一起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当时条件很差。他们在一间大屋的地上画了一个直径1丈的大圆,用小竹棍计算,从内接正6边形开始,12边形,24边形,48边形,一直算至96边形,计算的结果和刘徽的一样。接着,内接边数逐渐翻翻,边数边翻一次,要进行7次加减运算,2次乘方,2次开方,运算的数字都很大,很复杂。父子俩一个认真地画,一个细心地算,谁也不敢走神。祖冲之父子一直把边数算到24576边,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人早一千多年。
有些科学家肯定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研究的贡献,认为圆周率也可称为“祖率”。
祖冲之求圆周率的故事
《缀术》
从材料中你看出他有哪些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治学严谨、从不盲从、持之以恒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数学
运用刘徽的方法,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科学家 国家 成就
祖冲之 中国 5世纪下半叶,著《缀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
卡西 阿拉伯 15世纪初,求得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了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
鲁道夫 德国 1596年算到20位小数值;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称为鲁道夫数。
圆周率π=?
除了圆周率,祖冲之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历法
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
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
首次精密测出回归年日数(365.2428),与现代测得回归年长度仅差万分之六日左右,即一年只差50多秒。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机械制造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日行百余里
连环画中的“水碓磨”
数学:圆周率,《缀术》
历法:《大明历》
艺术:精通音律
特长:擅长下棋
学术:钻研考据学
文学:小说《述异记》
……
以祖冲之命名的小行星
祖冲之环形山
其他成就
祖冲之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他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书法
晚期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
——《辞海》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
早期图画文字
曹魏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宣示表
锺繇
胡昭
 卫恒语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
钟氏小巧,胡氏豪放
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钟繇《贺捷表》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天下第一行书
书 圣
名片
中文名称:
出 生 地:
世 称:
国 籍:
代表作品:
职 业:
顾恺之
三绝
东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画家
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文化—绘画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摹本·局部)
《洛神赋图》
(摹本·局部)
箴zhēn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才绝、画绝、痴绝
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
春蚕吐丝,流水行云,
以形写神,皆出自然。
《女史箴图》
“女史”是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zī )。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九段《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为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
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洛神赋图》(摹本 局部)
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你知道什么是石窟艺术吗?
北朝最著名的石窟有哪些 建在何地 为什么建于这两个地方
云冈石窟(大同)
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龙门石窟(洛阳)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龙门山与香山上。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多朝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屣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佛像特 点
文化—雕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部编教材七上《中国历史》
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部编教材七上《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北方民族大交融
江南地区的开发
1、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发展;
主要原因
2、北方人口南迁,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文化进步;
3、佛教的传入、对秦汉文化的继承与革新;
4、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科技
国家
富强
文化
民族
复兴



本课小结
魏晋南北朝杰出的科技家——祖冲之
我们对石墨烯了解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早在1947年菲利普 华莱士便计算了石墨烯中电子运动情况,然而很少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分离出单层石墨烯并测量其中的电子运动状况。因此,今年的物理学奖更显得令人惊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借助特殊的方法成功分离出薄层石墨烯,并在不同显微镜的帮助下发现有些片层是单原子级厚度。他们在石墨烯方面的“突破性实验”使得利用石墨烯生产新物质和新型电子产品成为可能。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
请为祖冲之写一段诺贝尔奖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