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 第12课 台阶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 第12课 台阶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7 19: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三单元 凡人小事 第12课 台阶
一、单选题(共6小题;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萌发(míng) 翩然(pián) 炎热(yán) 劫难(jié)
B.匿迹(nì) 衰草(shuāi) 载途(zài) 区域(yù)
C.沙砾(lì) 农谚(yán) 刺槐(guǐ) 缄默(jiān)
D.纬度(wěi) 连翘(qiào) 粗糙(zào) 瑕疵(cī)
2.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 )
今年入春以来,国内各大景区竞相“抬门槛”,5A 级景区门票集体跨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过高, 抑制了百姓消费, 打压了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要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单靠涨价恐怕是不行的。
A.不仅 而且 因此
B.既 又 但是
C.不仅 而且 但是
D.既 又 因此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 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 一样,会 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 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A.茫然 截流 凄然 心灰
B.凄然 截流 茫然 心碎
C.凄然 断流 茫然 心灰
D.茫然 断流 凄然 心碎
4.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为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所以能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等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6.下列“像”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
B.蓝色的烟雾像云似的弥漫在这些黑树之间。
C.他躺在那里,几乎像昏倒一样。
D.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2分)
7.读《台阶》,父亲老是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的原因是 。
三、复合题(共2小题;共14分)
8.下表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年份 实际使用量 车辆事故率
公安机关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未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已登记车辆 公安机关未已登记车辆
2014 年 1.3 万辆 7.2 万辆 24.6 万辆 75.4 万辆
2015 年 2.1 万辆 10.7 万辆 15.1 万辆 84.9 万辆
(1). 分别写出这两年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变化特点。
(2).根据表格信息,请就如何降低二轮电动车车辆事故率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四小题。
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张亚凌
刚上初三那阵子,一定是我最最疲惫不堪的时期,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真的就像别人说的“满满一斗,鸡啄了一口——不够数”。
一上数学课,我的脑子就成了浆糊,绝对是高粘度谁也搅不开的浆糊。
越集中注意力越跟不上趟,越要自己认真、静心,脑子越像千军万马飞奔而过的跑马场扬起的飞尘,隔断了我对知识的接收。连我自己都搞不懂是没听懂还是压根就没听进去,节节课下来,脑子乱糟糟的,以至于我都想把脑子拎出来用手好好捋一捋,看看到底哪里短路了。
上课没听懂,问同学,讲解时我听得很清楚,可一握笔,又不会了。再问别的同学,照旧。天哪,莫非我真笨到不可救药登峰造极了?真恨不得拎起自己的头发,把那个蠢货扔进太平洋!
我觉得自己再坚持不下来了,想想也是:
跟我一道从赵家村小学考进坊镇中学的有四十多个孩子,辍学的很多,到初三就只剩下五个了。或许,我也该辍学了,在村里上小学时我的学习就不怎么突出,人家比我学习好的都辍学了啊。听说邻班有个孩子,学习学到精神衰弱,到最后还是辍学了。我可不想到了那个地步再……如果一定是个坏结果,早来早结束。
一个周末,我怯怯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会儿,我挥动着锄头随父母在地里干活。
“上学有名堂了享福的是你,你要愿意像我跟你大(方言:爹)一样,天天黑水汗流地背着太阳过日子,那就不上了。反正女娃迟早要嫁,识几个字不叫人当瓜怂就行了。”
我能听出母亲话语里的不满,也习惯了她的“反话”,偶尔还大着胆顶撞她几句。被我气急了,她大不了把巴掌举起老高,临了又会无力地放下,骂我一句“冤家”。我偷偷地瞄着父亲,我很怕他。在家里他很少说话,可大小事都是他一锤定音。特别对我们兄妹,他一开口就是一道令我们恐惧的电网,只能缴械投降,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我在等着他表态。
“你,把劲儿都使上了?父亲开了口,停了一会儿,又问,卯足劲了?”我没敢点头,因为我知道,给父亲发出的随便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都是收不回来的,都得慎重。与其说我愣在了那里,不如说是对父亲的敬畏把我堵在了那里。“再试一段,我想看看我女子是不是真的脑子堵严实了,一点窍都不开。”
父亲说这话时,直视着我,看得我心里怪怪的,不知是害怕还是对自己的失望,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第一次感觉到学不好习是件伤自尊的、自己无法接受的事!
我又去了学校,一切风平浪静,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我,变了。
我第一次大着胆子找到了数学老师,向他倾诉了我的困惑。我给数学老师说着自己都想把他讲的每句话每个字记住,他在黑板上写的所有例题所有过程我都丝毫不差地抄下来……我像豁出去般一直顾自说着,数学老师一直看着我,笑着。
“用力过猛也不是好事情,你的心太重了,倒容不进老师讲的知识了……”那次,我第一次发现,数学老师并不像课堂上那么威严,他还会开玩笑啊。老师自己也很惊奇,说你学数学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咋都不跟老师交流?我就那么可怕,直等到你绝望得快要放弃时才想到找我?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调整好心态,加之老师有意的关注,我再次回归到正常的数学学习中。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那段数学学习的艰难期,不管什么原因所致,我都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否则,哪里会遇到今天的自己呢?
(选自《语文报》2019 年 5 月)
(1).通读全文,梳理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
刚上初三,数学一塌糊涂 ——再也坚持不下去了 ——父母劝说让我坚持(想哭,很伤自尊,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找数学老师倾诉 。
(2).文中三处写到“第一次”,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3).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i.越集中注意力越跟不上趟,越要自己认真、静心,脑子越像千军万马飞奔而过的跑马场扬起的飞尘,隔断了我对知识的接收。
ii.真恨不得拎起自己的头发,把那个蠢货扔进太平洋!
(4).文章采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中母亲或父亲的形象。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A 项“萌”应读méng,“翩”应读piān;C 项“谚”应读yàn,“槐”应读huái;D 项“翘”应读qiáo,“糙”应读cāo。
2 A
3 D
4 B
【解析】
B.“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表述错误。主要写了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故选 B。
5 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D.本句属于句式杂糅,到底是“主要读者”还是“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语意不明,应该删去“的主要读者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D项提取句子主干:读者是学习材料。明显错误,仔细辨析,主语应该是《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几个字去掉后就通顺了。
6 C
【解析】
【分析】略
【解析】C
【点评】略
第二部分
7
【第1空】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父亲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解析】
【分析】“台阶”高低,代表社会地位的高低,父亲老实本分,却不甘落后,想改变命运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分析
第三部分
8 (1)
二轮电动车不论是否登记实际使用量均明显上升(二轮电动车未登记车辆总量及增量都超过已登记车辆);在车辆事故率方面;公安机关已登记车辆的事故率明显下降;而未登记车辆事故率明显上升。
(2)
加强二轮电动车登记管理。
9 (1)
怀疑自己的智商
,
想要辍学
,
调整好心态,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
(2)
①“我”想辍学,父亲鼓励“我”坚持下去,“我”第一次感觉到学不好是件伤自尊的、自己无法接受的事;②“我”返回学校,第一次大着胆子找到数学老师,向他倾诉困惑;③放下心事后,“我”第一次发现数学老师还会开玩笑。
(3) ①
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学习注意力跟不上趟的窘态。比喻新颖,令人印象深刻。

“拎起自己的头发”“扔进太平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当时认为自己很愚笨,想学却学不会的绝望。
(4)
示例一:文章采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母亲对孩子既严厉又慈爱的形象。如:母亲常用反话来激励“我”,警醒“我”,说“你要愿意像我跟你大一样,天天背着太阳过日子,那就不上了”,表现出母亲的严厉;“被我气急了,她大不了把巴掌举起老高,临了又会无力地放下,骂我一句‘冤家’”,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示例二:文章采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父亲严厉、对子女充满期望的形象。如:“把劲儿都使上了?”“铆足劲儿了?”这两句话用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我”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对“我”要求严格。父亲“直视着我”,说“再试一段,我想看看我女子是不是真的脑子堵严实了,一点窍都不开”,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我”严厉、充满期望。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