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四单元 中华美德 第15课 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四单元 中华美德 第15课 驿路梨花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7 19:4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四单元 中华美德 第15课 驿路梨花
一、单选题(共4小题;共8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rùn) 稀疏(shū) 水涨船高(zhàng)
B.抖擞(sǒu)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C.应和(hé) 蓑衣(suō) 戴着笠(lì)
D.撑伞(zhǎng) 酝酿(niàng) 欣欣然(xī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 ,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 ,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堕落。世界无服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里去闯荡,但是请记住,一定不要 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精神的宁静。
A.枯竭 干涸 失去
B.枯竭 干旱 迷失
C.枯萎 干旱 失去
D.枯萎 干涸 迷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 1 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B.文章开头对陡峭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进行描写,主要作用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幽静美丽。
C.课文中“多好的梨花啊”中的“梨花”是指梨花姑娘,这句话赞美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D.课文对小茅屋由外到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正面写屋,侧面写人,写出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二、复合题(共4小题;共22分)
5.猜字谜是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把谜面上的提示合起来思考,往往能猜出谜底。如谜面“又到村中”,谜底是“树”。请猜猜下面的字谜。
(1).谜面: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打一字)谜底:
(2).谜面:主动一点(打一字)谜底:
(3).谜面:两目不同心相连(打一字)谜底:
6.根据课文内容排列下列时间的先后顺序,并做详略归类。
A.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B.看戏后归航偷豆
C.夜航赴赵庄看戏
D.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E.看戏前的波折
F.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G.和伙伴们在赵庄看戏
(1).顺序:
(2).详写:
(3).略写:
7.最后一课(节选)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句子“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
(2).韩麦尔先生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因为(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8.阅读下面的课外实用类文本,回答下列三小题。
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
①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
②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③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999 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 年,美国有 44 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④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 16 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 4 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⑤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应。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 1300 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比未添加壬醛时增加了大约 50%。
⑥利尔说,这个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这些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B.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
C.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大约 50%。
D.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
(2).对文章中划线句子所包含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分类别
B.作比较、列数字
C.下定义、作比较
D.分类别、列数字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必须同时利用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壬醛这几种线索。
B.被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后,人类也会感染西尼罗热,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C.第 6 段中加点的“这个发现”,指的是上文提到的“蚊子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
D.科学家研究人类和鸟类气味是否相投,是为了弄清西尼罗热为什么能从鸟类传播到人类。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A.“涨”读zhǎng;C.“和”读hè;D.“撑”读chēng。
2 D
3 D
【解析】
A 项,语意重复,应删去“近”或“左右”;B 项,搭配不当,应删去“和卫生习惯”;C 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4 B
【解析】
B 项,主要作用是为后文“我”和老余天黑后找不到住处的焦急心情做铺垫。
第二部分
5 (1)

(2)

(3)

6 (1)
FDECGBA
(2)
BCEG
(3)
ADF
7 (1)
此句主要用了神态描写来刻画了韩麦尔先生,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因为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爱国主义英雄,所以“我”觉得他从来没有今天这样高大。
(2) D
8 (1) A
(2) B
(3) A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