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第五单元 咏物抒怀 第18课 紫藤萝瀑布
一、单选题(共7小题;共14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duō) 行辈(háng) 家眷(juàn) 凫水(fǔ)
B.糜子(méi) 登时(dēng) 可悯(mǐn) 星阑(lán)
C.震撼(hàn) 束缚(fù) 恬静(tián) 蓦然(mù)
D.溺炕(nì) 恐吓(hè) 斡旋(wò) 幽悄(qiǎo)
2.原文填空: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 )勇气前进。
A.凭着
B.鼓着
C.靠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B.“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2019 年 11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4.下面文段四个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循序渐进、刨根问底、探究质疑的方法去读。②我们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③也应当在纷繁的信息中独具慧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④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C.《老山界》这篇小说采用了顺序方法,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歌颂了木兰英勇坚毅、爱国尊亲的精神。
6.阅读下文,对选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前推倒大清帝国,改造台湾当局,就是打破不文明的旧国家,改造成文明的新国家,好比拆去不文明的旧屋,另造很文明的新屋一样。……
以上所讲的道理,如果诸君还不甚明白,诸君可以看看贵校背后的观音山,是一个什么景象。从前的观音山,有很多楼台亭阁,树木花草。站在广州市的北边很高,风景是很好的。此刻市政厅要把他辟作公园,所以把那些旧房屋都拆去了。我有一个朋友,从前也游过了观音山的,也见过了那些楼台亭阁的,近来他又去游玩过一次,回来对我说:“为什么把观音山的那些旧房屋都拆了去呢?为什么要弄到这样荒凉凄惨呢?这真是可惜得很啊!”我回答他说:“这是市政厅的新计划,要把那个全山辟作很好的新公园,所以把他暂时变成荒凉的景象,这没有什么可惜。请你明年再去游观音山吧,便可以知道将来是一番什么新景象。”改造国家的情形,也是和这一样。
【选自孙中山《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1924 年 4 月)》】
A.为了说明推倒清政府改造台湾当局的道理,孙先生用拆掉旧屋建新屋作为比喻,让演讲变得形象生动。
B.为了让听众对道理有更清楚的理解,孙先生又用听众所熟悉的学校后山作为例子,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C.孙先生把自己和朋友的对话作为演讲的内容,这种做法能够体现演讲者的坦诚,让听众有一种亲近感。
D.孙先生的讲话通俗易懂,以情动人,达到了演讲的目的,让听众充分理解了观音山拆除旧房屋的原因。
7.“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美貌的人都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B.美貌的人都不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C.美貌的人有的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有的却不具有。
D.美貌的人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可以具有。
二、复合题(共2小题;共10分)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 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请概括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不超过 50 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春联。
大地 喜事多 人间 春回 福满 风光好
9.阅读《菜花》,完成下列各小题。
菜花
①每年春天,旧年冬天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岀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②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纯,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③今年春天,因事无暇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天,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也因没空,就胡乱地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的蜜蜂儿。
④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靠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⑤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盆里。
⑥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⑦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
⑧1946 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 8 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去世了。
⑨现在,我已衰幕,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我又觉得,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有把它写成一篇小文。
(1).选文写了哪几种菜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联系上文来看,在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将案头的那株菜花称作“天赐之物”?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批评那些竭尽全力,想把自己的一生撰写成一篇宏伟文章的人们。
B.作者在第②段对白菜花所作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白菜花的欣赏、热爱和赞美。
C.本文的线索就是菜花,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文章语言明丽自然,简洁顺畅,颇耐人寻味。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A.凫——fú;C.蓦——mò;D.溺——niǎo。
2 B
3 A
【解析】
B.话未说完,插入交代说话者,“说”后面应用逗号。C.“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是家长反映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是对这种情况的评价,二者是两层意思,中间应用句号隔开。D.“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是通知的具体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4 D
【解析】
D.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故选 D。
5 C
【解析】
《老山界》是记叙文。
6 D
7 C
【解析】
【分析】A项全面肯定,不符合原意;B项全面否定,也不符合原意;D项词不达意,表意不明。C项正确地分析了两种情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
8 (1)
中国的“老玩意儿”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国的“老玩意儿”是吉祥之物,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9 (1)
本文共写了三种菜花:白菜花、萝卜菜花、油菜花。特点:白菜花,黄色,无香味;萝卜菜花,白中带点紫色;油菜花,黄色,有香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第二段“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纯,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可以归纳,这里写了白菜花的特点是无味和黄色的花。由第四段中的“它(萝卜)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可知,这里介绍了开紫花萝卜花。由第七段知,文章中又介绍了家乡的油菜花,“一片金黄”。
(2)
①这株菜花是意外所得,而非自己特意种植的;②这株菜花的出现既消除了自己因萝卜菜花被毁坏而感到的遗憾,又出乎意料地满足了自己今年对白菜花的欣赏需要,因此,对它的钟爱之情格外强烈。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上文知,作者并不是有意种植菜花,而是在堆放蔬菜的地方,自己长了一棵菜花,是意外所得。第四段又说自己种的萝卜花被毁,因此,这棵意外的菜花,又出乎意料地满足了自己今年对白菜花的欣赏需要,因此,对它的钟爱之情格外强烈。
(3)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根据自己对文段的理解,同时注意题目中的“不”字。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