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常见的碱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0.1.2 常见的碱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14 21: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2 常见的碱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24分)
1. 苛性钠的化学式是
A. B. C. D.
2. 下列物质的俗称和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烧碱 B. 火碱
C. 生石灰 D. 消石灰
3.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反应质量增加的是
A. 碳酸钙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
4. 对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熟石灰易溶于水
D. 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铝可用作导线 B. 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C. 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6. 分别将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生的共同变化是
A. 溶液的 增大 B. 溶液的浓度增大
C. 溶质的质量减少 D. 溶液的质量减少
7. 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 酸 盐 水;②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 可能是
A. 氧化铜 B. 盐酸 C. 氢氧化钠 D. 碳酸钠
8. 下列溶液中,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 石灰水 B. 氢氧化钡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D. 生理盐水
9. 空气中,主要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碳 氧循环”有关的气体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10. 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 浓盐酸 防止挥发
B. 溶液 防止与 反应
C. 生石灰 防止与氧气反应
D. 浓硫酸 防止吸水
11.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
B.
在饱和 溶液中加入 固体
C.
浓硫酸加入水中
D.
溶液中滴入稀
12. 为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共68分)
13. 氢氧化钙的用途:
(1)建筑上 来砌砖,用 粉刷 。
(2)在树木上涂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 ,并防止 。
(3)农业上可用 与 等配制成具有 作用的 作为农药使用。
(4) 还可用来改良 土壤。
14. 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 ,表面 并逐渐 ,这种现象叫做 。因此,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 。
15. 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1)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 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伤、溃疡,原因是 。
16. 分析下列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① ;②
(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 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 与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 鉴别 和 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溶液。
17. 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 而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 而变质,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保存。
18.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这是为什么 请你用化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19.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 剂。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 。
(3)如图中,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被放在烧杯的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喷洒液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可能是什么 。(写出一组即可)。
20. 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21. 实验探究:
假设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实验用品】 试纸、 片、氧化铜粉末、稀 溶液、 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2)【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 。
(3)【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法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22. 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
【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2)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3)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 (填具体物质)来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D
【解析】A选项、碳酸钙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选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D选项、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C
5. C
【解析】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调味品。
6. A
【解析】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具有吸水性、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酸性均变弱,溶液的 增大,A正确;
浓硫酸和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情况分别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浓度均变小,B错误;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增大,C、D错误。
7. C
【解析】A、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不会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
B、酸与酸不反应,故B错误;
C、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也会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之外,还生成了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8. D
【解析】A、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A不选;
B、氢氧化钡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B不选;
C、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C不选;
D、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D;
故选:D。
9. A
【解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 氧平衡。故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碳 氧循环”有关的气体是 和 。
答案:A。
10. C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A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故B说法正确;
C、生石灰易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C说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1. A
【解析】A中,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开始时不放出气体;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时,再与碳酸钠反应,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完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是定值,故A符合题意;
B中,在饱和 溶液中加入 固体时,不能再溶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定值,故B不符合题意;
C中,浓硫酸加入水中时,溶液温度会逐渐地升高,温度不会低于室温,故C不符合题意;
D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开始时溶液的 不会小于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 C
【解析】A、装置中的烧瓶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胶头滴管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现象明显,A方案可行;
B、瓶内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形管内水柱左侧升高甚至进入瓶中,现象明显,B方案可行;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没有现象,无法判断反应的进行,C方案不可行;
D、通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被左侧的锥形瓶中氢氧化钠吸收了,右锥形瓶内没有现象,由此可以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D方案可行;
故选C。
第二部分
13. (1) 石灰乳,石灰水
【解析】建筑上用石灰乳来砌砖,用石灰水粉刷墙壁,故填:石灰乳,石灰水;
(2) 冻伤,虫蛀
【解析】在树木上涂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虫蛀,故填:冻伤,虫蛀;
(3) 熟石灰,硫酸铜,杀菌,波尔多液
【解析】农业上可用熟石灰与硫酸铜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使用,故填:熟石灰,硫酸铜,杀菌,波尔多液;
(4) 熟石灰,酸性
【解析】熟石灰具有碱性,熟石灰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填:熟石灰,酸性。
14. 水,变潮,溶解,潮解,干燥剂
【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填:水,变潮,溶解,潮解,干燥剂。
15. (1)
【解析】生石灰的成分为氧化钙,化学式为:;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生石灰溶于水时可放出大量热,将猪蹄灼烧至伤
【解析】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导致灼伤;
16. (1) 含碳酸根的化合物(碳酸盐)
(2)
(3)
17. 潮解;二氧化碳;;密封
18. 石灰浆含有 ,干燥的过程中与 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就变硬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 (1) 干燥
(2) 石灰浆中含有 ,干燥过程中与 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 。
(3) 石蕊溶液和浓盐酸(或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20. 分别取 未知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通入 ,出现白色沉淀的原溶液是石灰水,没有变化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21. (1)
【解析】【实验探究】
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无碳酸氢钠,猜想二错误;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2) 试纸浸入溶液中; 与 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 存在.
【解析】【评价反思】
①根据图示操作判断,检测溶液的 时, 试纸不能伸入溶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到 试纸上;
②检验一种物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
(3)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解析】总结提高】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硫酸,猜想三正确;
22. (1)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验证氯化钡可以用硫酸,验证硫酸钠可以用氯化钡,所以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2)
(3) 氯化钠
【解析】如果实验证明氯化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氯化钠来设计实验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