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34分)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碘 C. 汽油 D. 蔗糖
2. 小亮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 - 所示,该同学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 B. C. D.
3. 【 朝阳一模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蔗糖 C. 植物油 D. 硫酸铜
4. 各种洗涤剂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下列洗涤中所用的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 清洗衣服上油污使用的汽油或酒精
B. 清洗头发上油污使用的洗发水
C. 清洗衣服上油污使用的肥皂液
D. 洗澡使用的沐浴液
5.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时, 某物质加入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B. 时, 某物质溶解在 水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C. 某物质在 水里恰好饱和,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D. 时, 水里最多溶解某物质 ,所以该物质在 时的溶解度为
6. 、 、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物质和 物质的溶解度
B. 时, 、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7. 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 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左边液面降低了些,右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A. 硝酸铵 B. 蔗糖 C. 食盐 D. 氢氧化钠
8. 配制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B. 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C. 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
D. 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9. 如图是 、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 的溶解度大于 的溶解度
B. 时 的溶解度等于 的溶解度
C. 时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 时 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 时,变为饱和溶液
10. 将 的食盐水与 的食盐水相混合,得到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B. C. D.
1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 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 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12. 溶解度曲线上的 点不能表示
A. 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水
B.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质量为
C.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
D.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
13.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氯酸钾与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 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 ,则
B.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 将 酒精与 水混合,能形成 溶液
D. 向 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中加入 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4. 已知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克水,则 时,下列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无法配制的是
A. B. C. D.
15. 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使用降温法可使 从饱和的水溶液中析出
C. 在 与 之间,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
D. 在 时,将 物质 放入 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
16. 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时, 硫酸镁和 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 的硫酸镁溶液
C. 时, 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D. 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7. 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
B.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升温能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6分)
18. 物质由微粒构成,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名称或符号:
(1)体温计中汞是由 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二氧化碳固体)是由 构成的;
(3)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19. 下表是 、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
(2) 和 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 之间。
(3) 时,在装有 晶体的试管中,加入 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 ,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4) 时,向 饱和的 溶液中加入 晶体,充分搅拌,则 晶体 (填“全溶”或“部分溶”或“全不溶”)。
20. 图 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所示,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 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2) 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3) 时, 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 。
(4)当温度由 升高至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 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甲”或“乙”)。
21. 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 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 。
(3)称量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 质量为 。
(4)根据计算可知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 )。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 质量完毕放回砧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22. 实验室用 过氧化氢溶液和 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质量为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 用图 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 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 。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B
【解析】小亮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将样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他用的是 和 砝码和 的游码;由左盘的质量 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 药品质量 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即食盐质量 。故选:B。
3. B
【解析】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但是高锰酸钾和硫酸铜都有色,既能形成溶液又无色的为蔗糖。
4. A
5. D
6. B
7. D
【解析】 形管左边液面降低了,右边液面上升了些,向水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必须能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变小,使 型管液面左高右低,故选项错误;
B、蔗糖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 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盐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 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 型管液面左低右高,故选项正确。
8. C
【解析】A、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称得固体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
B、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如果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将偏小,故B错;
C、量取溶剂时,俯视量筒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所以溶剂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偏大,故C正确;
D、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因为溶液是均一的,故D错。
故选C。
9. B
10. D
11. C
【解析】A、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本水中溶有的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因此有气泡产生;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不符合题意;
C、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大量的气体冲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
D、夏天温度较高,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是因为温度高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量少;
故选:C。
12. B
13. D
【解析】A、 氯酸钾与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 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是:, 是氯化钾的质量,故此选项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硝酸钾固体,升温时硝酸钾固体溶解掉一部分,固体质量会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C、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小于原来两种液体的体积,故将 酒精与 水混合,不能形成 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D、溶液的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不变,故此选项正确。
14. A
15. C
16. C
17. D
第二部分
18. (1) 汞原子(或 )
【解析】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或 )直接构成的。
(2) 二氧化碳分子(或 )
【解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或 )构成的。
(3) 钠离子和氯离子(或 、 )
【解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或 、 )构成的。
19. (1)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3) 饱和;:
(4) 全溶
20. (1) 甲
【解析】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相等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4) 乙
【解析】当温度由 升高至 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 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乙,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21. (1)
【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计算、称量(称溶质,量溶剂)、溶解(加入物质时,先固后液)。
(2) 药匙
(3)
【解析】称取的 质量 。
(4) ;
【解析】需要量取水的体积 。量 取读数时,视线角度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5) 小于
第三部分
22. (1)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氧气的质量 ,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
【解析】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3. (1)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
(2) 由于金属是足量的,所以酸应该是完全反应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 \begin{split}\ce{Zn +&H2SO4 =ZnSO4 +&H2\uparrow} \\&98&2 \\&x&0.2 \ {\rm g} \\ \end{split} \)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