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7单元 第2章 第5节 生物的变异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共22分)
1.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变异一定会产生新的物种 B.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D.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2.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B. 风吹日晒后皮肤变黑
C. 贫瘠土壤中的庄稼瘦弱 D. 选育的太空番茄品质好
3. 变异在生物学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儿子与父母的血型不同属于变异
B. 因缺乏营养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改变个体的基因,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D. 变异只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4.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B. 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 生物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D. 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5. 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 人类的色盲
B. 人类的白化病
C. 被阳光晒黑的皮肤
D. 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超级鼠(巨型小鼠)
6. 在做“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时,一组选用 只鼠妇,二组选用 只鼠妇,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为什么
A. 一组;数量少便于控制
B. 二组;可防止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C. 一组;实验过程更简短
D. 二组;数量多有利于竞争
7. 下列生物技术中,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与生物新品种无关的是
A. 诱变育种 B. 转基因技术 C. 杂交育种 D. 发酵技术
8. 神舟飞船携带辣椒种子上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处理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太空椒。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宇宙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A. 遗传物质 B. 生活习性 C. 生活环境 D. 形态结构
9. 我国科学家精选的农作物种子通过“天宫一号”搭载上天,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的变异,这些变异
A. 是定向的 B. 对人类都有益
C. 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10. 农业育种工作者常用放射性元素处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对人类更有益的新品种。从本质上讲,经放射性元素处理能改变农作物的
A. 遗传物质 B. 性状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
11. 如图所示,所有暹()罗猫的毛生来都是浅色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由此可以说明
A. 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决定
B. 生物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C.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14分)
12. 某科学家在进行豚鼠体毛长度遗传研究时,设计了四组豚鼠交配实验。令豚鼠体毛长度由一对基因 、 控制,且豚鼠交配实验亲、子代的性状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若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 组实验,可以判断 是显性性状。
(2)请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甲、丁两组实验中雌性个体的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 。
(3)假设丙组亲代产生了 只子代豚鼠,请从理论上推测其中短毛雄性豚鼠有 只。
(4)某同学买了一只雌性短毛豚鼠,但不知道该豚鼠的基因组成。为确定该豚鼠的基因组成是 还是 ,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该雌性短毛豚鼠与一只 豚鼠交配,若后代豚鼠的毛 ,则其基因组成为 ;若后代 ,则其基因组成为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
【解析】ABC、此三项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选育的太空番茄品质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3. D
4. D
5. C
6. B
7. D
【解析】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出高产青霉素品种、太空椒等;
二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培育出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新品种;
三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无子西瓜等新品种。
四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故选:D。
8. A
【解析】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神舟飞船携带辣椒种子上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处理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太空椒。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宇宙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遗传物质。故A符合题意。
9. C
【解析】A、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
B、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太空诱变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都是有益,B错误。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而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太空诱变育种能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C正确。
D、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所以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10. A
【解析】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因为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 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11. C
【解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如图所示,暹()罗猫的毛色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这一现象说明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部分
12. (1) 甲;短毛
(2) 和
(3)
(4) 长毛雄豚鼠;全为短毛;既有短毛又有长毛(或出现了长毛)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