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检测题(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检测题(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14 17: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8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乙型肝炎 B. 狂犬病 C. 糖尿病 D. 肺结核
2. 下列各种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 肺结核、糖尿病、坏血病 B. 蛔虫病、佝偻病、水痘
C. 高血压、手足口病、淋病 D. 麻疹、流感、乙型肝炎
3.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 流行性感冒 B. 肺结核 C. 麻疹 D. 心脏病
4. “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
A. 杀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5. 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 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 艾滋病病毒
C. 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 流感患者
6. 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 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B. 病死的动物要深埋
C. 按时做好预防接种 D. 生吃瓜果要洗净
7. 医生给儿童打预防针,这属于控制传染病的哪个环节
A. 切断传播途径 B.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D. A、B、C之和
8. 在控制 疫区疫情中,“早发现、早上报、早隔离、早治疗”主要属于哪一措施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杀灭病原体
9.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 恶性肿瘤 B. 糖尿病 C. 流感 D. 白化病
10. 下列与人体免疫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B. 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11. 某医院接收了一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12.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若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之后,就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全民免疫。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A. 药物免疫 B. 自身免疫 C. 特异性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13. 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 ⑤④③①② B. ⑤④①③② C. ①⑤④③② D. ⑤②③④①
14.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
A. 神经系统 B. 免疫系统 C. 运动系统 D. 呼吸系统
15. 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清除病原体 D. 保护易感人群
16. 下列物质或结构能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及黏膜 B. 吞噬细胞 C. 溶菌酶 D. 淋巴细胞
17.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C.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得此病 D. 溶菌酶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18. 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熟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A.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B.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 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患麻疹后不再感染麻疹 B. 唾液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D.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20. 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好转,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A. 抗原 B. 唾液淀粉酶 C. 生长激素 D. 溶菌酶
21.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上面记录有接种卡介苗、百口咳、白喉、破伤风疫苗的记录,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的健康身份证。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B. 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C. 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原
D. 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永久免疫能力
2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 ,于 年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注射毒品和不安全的性行为可传播艾滋病
B. 注射艾滋病疫苗是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
C. 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D.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地生活
23. “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下面有关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A.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
D.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2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张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 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中的抗体可以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25. 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疫情需要掌握科学知识,采取合理措施。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
B. 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控制传染源
C. 痊愈者捐献的血浆用于治疗病人——非特异性免疫
D. 公共场所定期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4分)
26.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世界卫生组织在 年对全世界发出倡议,并把 月 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为了证明吸烟确实有害健康,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请你将其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材料用具:体长 左右同品种健康的小金鱼 条、清水、烟草浸出液、 烧杯 只、量筒、计时器等。
(1)实验步骤:
①取容积为 的烧杯 只,分别编号为 、 、 、 、 。
②向 、 、 、 、 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烟草浸出液 、 、 、 、 。
③向 、 、 、 、 只烧杯中各加清水 、 、 、 、 ,使这 只烧杯中溶液的浓度 ,而液体总量 。(选填:相同;不同)
④在 只烧杯中同时各放进一条金鱼;静置一段时间后,一位同学计时,其余五位同学同时分别统计 条金鱼在 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即呼吸频率)。
⑤各组更换新的金鱼,重复上述实验 次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2)请分析回答:
本实验用金鱼作为实验材料,比课本中用水蚤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在于 。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上述实验仅仅是短时间内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要想进一步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生活的影响,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
27.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的黏膜接触传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 它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它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2)写出预防甲型流感的几条措施。
28. 阅读后回答艾滋病的相关问题。
艾滋病: 年在美国首次被确认。英语缩写 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破坏人的免疫平衡, 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 破坏后,人体由于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內的潜伏期平均为 年至 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 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触不会感染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行为感染:握手、拥抱、吃饭;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物品传播:马桶、电话机、餐饮用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空气等;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动物传播:蚊子、小猫、小狗等。
世界卫生组织于 年 月确定把 年作为全球预防艾滋病年;把每年的 月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日,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1)据你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 、 等。
(2)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 月 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3)艾滋病主要是人体感染了 病毒,它主要破坏人体的 系统,人体由于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4)请你对下列与艾滋病病人一起进行的行为做出判断,其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A.握手
B.共进午餐
C.有性接触
D.一起唱歌
E.一起开会
F.艾滋病母亲腹中的孩子
G.拥抱
H.抱艾滋病病人的宠物狗
(5)根据以下的资料,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
国家主席的夫人彭丽媛,做为“世界卫生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控烟形象大使”,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在 年,彭丽媛拍摄了一个近 分钟的预防艾滋病宣传片,在片中介绍几年中遇到的艾滋病儿童,她同孩子们一起弹琴、唱歌、画画、踢球,还蹲下来为一名男孩绑鞋带,孩子们称她“彭妈妈”。
红丝带是对 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 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 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 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
29. 请将免疫的三道防线与其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3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 月 次年 月是我国流感高发季节,为控制流感传播,人们通常会通过接种疫苗来进行预防。我国常见的流感疫苗几乎都是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这种疫苗内含有裂解且已死亡的病毒,这些病毒已失去致病力但是保留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1)病毒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 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引起流感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 ,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能够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 ,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人体会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 反应。引起这种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 。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D
3. D
4. C
【解析】“使用公筷”可阻止上病原体从传染源到达易感者体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5. B
6. C
【解析】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不符合题意。
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符合题意。
D.生吃瓜果要洗净,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C
8. A
9. C
【解析】恶性肿瘤是免疫疾病;糖尿病是激素(胰岛素)缺乏症;流感是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白化病是遗传病。因此属于传染病的是流感,故选:C。
10. D
11. C
【解析】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用具消毒室切断传播途径。故选:C。
12. C
13. B
【解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健康人属于易感人群,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择B选项。
14. B
【解析】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 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 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故选择B选项。
15. A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16. D
17. C
18. C
【解析】人体内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9. B
20. D
21. D
【解析】为了预防传染病,要对儿童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这种通过预防接种保护儿童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计划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
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计划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起防御作用,B正确;
疫苗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疫苗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特定免疫反应的抗原,C正确;
接种疫苗就是让被接种者获得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有永久性和暂时性的,D错误。
22. B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疫苗,B错误。
23. B
【解析】健康的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疫苗,A错误;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正确;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C错误;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故选B。
24. C
25. C
第二部分
26. (1) 不同;相同
(2) 金鱼个体较大,观察时不需要显微镜,操作简便;金鱼个体较大,不易死亡;金鱼呼吸的快慢可通过鳃盖或口的张合反映出来,容易观察和计数(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答案有道理亦可)
(3) 烟草侵出液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或“烟草侵出液会增加金鱼的呼吸频率”、“烟草侵出液浓度越大,金鱼呼吸频率越快”等。答“烟草侵出液会危害金鱼的健康”、“烟草侵出液会影响人的健康”、“吸烟确实有害健康”也可)
(4) 持续观察记录金鱼在烟草侵出液中的呼吸、运动、平衡、摄食等生活状况,正常喂食,观察记录每条金鱼的死亡时间(大意相近即可)
27. (1) 甲型流感病毒;携带甲型流感病毒的人;飞沫传播(空气传播)
(2) 传染源管理(及时隔离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建设各级检疫机构,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勤洗手、戴口罩、与人交谈保持一定的距离、环境消毒及卫生打扫、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锻炼身体等)
28. (1)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 ;
【解析】由题可知:世界卫生组织于 年 月确定把 年作为全球预防艾滋病年;把每年的 月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日。
(3) 人类免疫缺陷(或艾滋病、或 );免疫
【解析】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4) ABDEGH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C为有性接触F为艾滋病母亲腹中的孩子,CF可两项可传染,其他项不会传染。
(5) 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而应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29. ;;
30. (1) 独立;活细胞;遗传物质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离开活体细胞会变成结晶体,病毒靠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因此,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2) 流感病毒;保护易感人群;抗原;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特异性
【解析】病原体是能使人患病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引起流感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在流感到来前接种疫苗,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疫苗等,预防流感时接种流感疫苗在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将病毒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病毒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3) 过敏;过敏原
【解析】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免疫具有自我稳定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因此,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人体会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引起这种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过敏原。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