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第8单元 第3章 第2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 早睡早起 B. 暴饮暴食 C. 吸烟酗酒 D. 沉缅网络
2. 冠状动脉硬化不会直接引发
A. 肺癌 B. 心力衰竭 C. 冠心病 D. 心肌梗死
3. 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其主要原因是
A. 冠状动脉被血凝块堵塞 B. 主动脉被脂肪堵塞
C. 心肌暂时缺氧 D. 肺动脉发生痉挛
4. 某小组进行了“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记录数据如表。下列与探究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逐渐减慢
B. 清水一组可有可无
C. 为节约成本用一只水蚤做实验即可
D. 酒精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
5. 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毒品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损害大脑
B. 吸毒和贩毒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
C.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感染艾滋病
D.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并难以戒除
6. 在下列日常行为习惯中,有助于预防患心血管疾病的是
A. 爱吃高蛋白质、高糖、高脂肪食物 B. 不爱运动
C. 易激动、脾气暴躁 D. 不抽烟
7. 青少年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 按时作息,劳逸结合 B. 不吸烟、不喝酒
C. 经常不吃早餐 D. 坚持体育锻炼
8. 下列有关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抵制毒品的最好方法是远离吸毒的人和场所
B. 某人在吸毒后变得词不达意,说明毒品可能损伤到他的大脑
C. 吸毒的人可能会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
D. 某人只要看到吸毒用品,就会形成简单反射,毒瘾发作
9. 在“吃杨梅时分泌唾液”和“望梅止渴”两个反射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 脊髓、大脑皮层 B. 大脑皮层、脊髓 C. 大脑皮层、脑干 D. 脑干、大脑皮层
10. 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A. 禁烟限酒,合理膳食 B. 适当锻炼,劳逸结合
C. 加班熬夜,过度紧张 D.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8分)
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没有影响。
(2)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
(3)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4)不吸烟,远离毒品。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A、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A正确;
B、暴饮暴食,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会影响健康,B错误;
C、不吸烟,不酗酒,生活有规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生物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C错误;
D、沉缅网络,常常上网聊天到天亮,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A。
2. A
【解析】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主要症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的肌肉暂时性缺血,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心肌梗死;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冠状动脉硬化不会直接引发肺癌。
3. A
【解析】心肌梗死 以上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形成血凝块堵塞而引起的,较少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少数由栓塞、炎症、畸形等造成管腔狭窄闭塞,使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 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常有一些诱因,包括过劳、情绪激动、大出血、休克、脱水、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等。故A正确。故选A。
4. A
【解析】A.从表格中看岀,随酒精浓度增大,水蚤心率逐渐减慢,A正确;
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烧杯中盛有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B错误。
C.仅靠取一只水蚤统计一次数据,实验误差较大,具有偶然性,为提高可信度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并对多只水蚤的心率进行统计,当把收集到的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后,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C错误。
D.烟草中尼古丁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易引发心脏病,D错误。
5. B
6. D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⑤吃营养配餐;①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③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健康的生活还需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
7. C
8. D
【解析】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我们都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因此抵制毒品的最好方法是远离吸毒的人和场所,故A正确;毒品对脑等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往往在吸毒后变得词不达意,故B正确;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吸毒者往往因为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故C正确;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属于复杂反射,故D错误。故选D。
9. D
10. C
第二部分
11. (1)
(2)
(3)
(4)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