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我们一直对人类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下列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2.“你的两颗门齿,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你用过的粗糙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 ”诗歌中的“你”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B.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C.用火取暖并烧烤食物 D.会种植水稻还会煮米饭
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对下图远古人类解读错误的是
A.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B.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以及人工取火
C.仍过着集体生活,但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显著
D.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已会缝制衣服
6.考古学者在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遗址中发掘出了炭化稻粒。由此可知,贾湖遗址居民
A.开展了物品买卖 B.最早栽培农作物
C.懂得了农业生产 D.已出现贫富分化
7.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先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8.下面邮票反映的是在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下列说法符合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①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制作的最具特色的陶器是彩陶 ③他们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④他们使用的农业工具有骨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下图所示的文物应出土于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10.同时期的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在粮食种植、家畜饲养、房屋样式等方面有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 B.民族性格和宗教不同
C.地理自然环境的差异 D.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11.传说是指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山顶洞人过着群居生活 B.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C.河姆渡居民已种植水稻 D.“盘古开天”“夸父追日”
12.传说中有一位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13.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历山 B.涿鹿 C.阪泉 D.会稽
14.作家冯安泽在《尧舜禹的传说》一书中用充足的证据说明尧、舜、禹是中华文明的先驱,对他们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的归纳与评价。他们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选举
15.在浙江绍兴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见右图)。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为了纪念他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二、辨析改错(8分)
16.远古时期是我国文明的起源时期。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缝制衣服。
改正:
【 】(2)距今约7000年的半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改正:
【 】(3)相传在黄帝时期,他的妻子隶首会缫丝,擅长纺织。
改正:
【 】(4)传说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是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是祭奠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1)你认为材料一中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原因是什么 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170米 (4分)
材料二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材料三 距今5万年左右,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新人”或晚期智人阶段,人类体质形态上的原始性消失。中国境内的新人化石遍布各地,如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等,其中以山顶洞人最为著名。他们在生产与生活工具的改进以及生活资料的获取上,均有长足的进步。人工取火和弓箭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氏族社会组织和原始宗教意识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产生。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生产生活方面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之处。(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图中A、B两处原始农耕居民的遗址名称补充完整,并概括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分布特点。(4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房屋建筑风格。(2分)
材料三 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 并概括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4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在学习《远古的传说》一课时,某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该课的探究问题。请你参与,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读经学史】
材料一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摘自《周易》
(1)“神农氏”指的是谁 材料一说明神农氏时已经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2分)
【图片研史】
材料二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能与炎黄时期的哪些传说相对应 (4分)
【今人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中的人物是谁 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6分)
历史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D B C C D D B C D A B C A
二、辨析改错(8分)
16.【×】(1)改正:“北京人”改为“山顶洞人”
【×】(2)改正:“半坡人”改为“河姆渡人”
【×】(3)改正:“隶首”改为“嫘祖”
【√】(4)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因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2分)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分)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4分)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8(1)A:河姆渡。(1分)B:半坡。(1分)
特点:分布范围广,多分布在大河流域。(2分)
(2)左图是干栏式建筑,右图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分)
(3)物质基础:原始农业的发展。(2分)特点:多元一体。(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1)炎帝。(1分)社会现象:集市贸易。(1分)
(2)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4分)
(3)人物:禹(大禹)。(2分)事迹:他全身心投入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消除了水患。(2分)精神:大公无私,担忧民众的疾苦,敢于斗争,开拓创新,坚持不懈,不怕困难。(2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