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15 13:01:41

文档简介

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 B.6厘米 C.7厘米 D.10厘米
2.鞋店的水平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该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人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总保持竖直站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
C.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当θ为 90°时,人在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一定能看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改变θ的值,可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3.晚上小明在路灯下玩,他逐渐靠近路灯后又逐渐远离路灯,则他在地面上的影子(  )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逐渐变短
4.如图所示,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以下操作可行的是(  )
A.仅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B.仅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C.仅激光笔水平向右移动 D.入射点不变,仅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5.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在下列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昆虫观察箱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D.小孔成像
8.小红同学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当她向平面镜走近时,平面镜中的“小红”和小红眼睛中视网膜上的“小红”大小变化情况是(  )
A.都变大
B.平面镜中的“小红”变大,视网膜上的“小红”不变
C.都不变
D.平面镜中的“小红”不变,视网膜上的“小红”变大
9.一束平行光进入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变强
B.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变弱
C.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根据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制成投影仪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
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二、填空题
11.日出东方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早晨,当我们看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12.图为研究_________ 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此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还可以说明___________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___。
13.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6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_度,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度。若这束光线逐渐向法线靠拢直至与法线重合时,反射角变为___________度,此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_度。
14.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月球或地球的位置,当发生日食现象时,______(选填“A”或“B”)是月球的位置,日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15.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左边离透镜30cm时,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若想看到放大的像,要将凸透镜向______边移动______cm以上。
16.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情形,则法线是______,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_,分界面______(选填“上”、“下”、“左”或“右”)侧为空气。
17.如图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镜头焦距为20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的范围内调节。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标像,应将镜头适当调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三、作图题
1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图中光与镜面成30度角射在平面镜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如图所示,夜晚路灯下站着爸爸和小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 AB 和CD,请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 S 的位置。
19.如图,F是透镜两个焦点所在的位置,两条光线平行射向凸透镜,请请作出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20.如图所示,OA为反射光线,请作出OA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四、实验题
21.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光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均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5)燃烧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成在光屏______,调整措施之一是将凸透镜______移动;
(6)当光屏距离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_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3)若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___________实像(填写出像的性质,即像的“正”或“倒”、“放大”或“缩小”)。若实验时发现有个蚂蚁爬上了凸透镜的镜头,此时在光屏上 ___________(填“会”、“不会”)有蚂蚁的像。
(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___________眼镜(“近视”或“远视”),若此时不移动蜡烛和光屏,还需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应该换用一个焦距更 ___________的凸透镜。(选填“大”或“小”)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 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体 _____。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 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点亮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点亮的大小相同的蜡烛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蜡烛B好像被点亮似的。观察比较蜡烛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 _____。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的大小 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5)把光屏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前后移动光屏,光屏 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_____像。
若在实验中,不能使蜡烛A的像与蜡烛B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 _____放置所致。在实验中,还可以通过M观察到后面出现两个像,这是由于玻璃板 _____所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A
6.C
7.B
8.D
9.A
10.D
11.下方
1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3.30 120 0 180
14.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倒立 缩小 实 左 6
16.MN CO OA 60o 左
17.20cm~40cm 高
18.(1);(2);(3)
19.
20.
21.a d e 变大 变大 上方 向下 f<15cm
22.15.0 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 倒立缩小 不会 远视 大
23.较薄平板玻璃 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大小 相等 不变 不能 虚 垂直 两个反射面成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小丹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墙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2.如图甲是世界最早的观象台——山西陶寺古观象台,它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图乙是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来确定季节和节气,安排农耕。它也证实了《尚书 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其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3.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违反了光的反射定律(  )
A.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90°
B.入射角减小15°,反射角也减小15°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40°
4.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
②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
③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④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
A.一定为25° B.一定为65° C.可能为25° D.可能为50°
7.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 2.1 m B.小春距离她的像 5 m
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 4.6 m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 2.1 m
8.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海市蜃楼
9.如图所示的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漓江倒影 B.镜中见日
C.钢笔“折断” D.林间光斑
10.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的诗句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光的反射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光的折射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平面镜成像
1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只将平面镜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只将光屏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小于90°)
D.只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小于90°)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ν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
13.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沿_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饰品发出的,饰品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干冰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角是_________度。
15.春天到了,南通濠河周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周末小李和小明泛舟游览濠河,若以 _____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小明向后划桨使船前进,这说明 _____。小明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桃花 _____红光。
16.卓玛身高1.5米,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为 _____m;镜子中像的高度是_____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 _____m。
17.身高1.6m的小丽站在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高 _____,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 _____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m,月亮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19.张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当把物体从距凸透镜6cm处移动到7.5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若要获得一束平行光,应将S移至______位置,若要获得S的实像,应将S移至______位置(后两空选填“焦点”、“焦点以内”或“焦点以外”)。
三、作图题
21.(1)如图所示,光线AO与水面成40°角射在水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折射角r;
(2)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3)小美去鞋店买鞋,如图所示是她站在镜前试鞋的情景。请画出小美的眼睛A点看到鞋面B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完整光路图。
22.完成以下光路图。
23.请画出光经过两次镜面后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2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_______;
(2)在图甲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下表(图表)。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5)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_______现象,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2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1” “A2”或“A3”)。
26.东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在做实验时东东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______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不能看到烛焰的全部 D.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
(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出现的清晰的像是______(正立/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这时我们在光屏上所看到的像将是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的实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______(是/不是)可逆的;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了,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高/低)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6)利用上述器材,小明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方法一: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某刻度处,再将蜡烛、光屏分别自透镜两侧较远处缓慢靠近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等大的清晰像,此时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5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方法二:将蜡烛放在距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时,恰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当蜡烛继续远离透镜时,在此处光屏上还能成清晰像。小明认为此时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用该方法测出的焦距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偏大/偏小/相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D
6.C
7.B
8.C
9.D
10.B
11.C
12.D
13.直线传播 不是 升华 液化
14.30
15.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反射
16.反射 3 1.5 4
17.1.6m 1 不变
18.3.9×108 不是
19.8 变大
20.会聚 焦点 焦点以外
21.(1);(2);(3)
22.
23.
24.垂直 等于 可逆 漫 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 同一
25.像的位置 垂直 大小 不能 虚 A1
26.主光轴 D 倒立 缩小 放大 是 低 12.5 偏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甲图),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乙图)。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甲乙两图中,都不能成AB完整的像
B.甲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
C.甲乙两图中,都能成AB完整的像
D.甲图中能成AB完整的像,乙图中不能成AB完整的像
2.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日全食相似,如图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渔夫叉鱼 D.手影游戏
3.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根据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制成投影仪
C.若将光屏和蜡烛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
D.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5 m
6.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人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
B.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
C.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
D.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
7.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相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
B.湖中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像变大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
9.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1.小华去森林探险,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阳光与水平面成60°,则入射角为_______。此时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_。
12.如图为东京奥运会上,清华学霸杨倩勇夺10m气步枪金牌时的英姿。杨倩举枪瞄准,是利用了光沿 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如图为10m气步枪标靶,杨倩需要击中的10环,其直径为0.5mm,合 ___________μm,难度相当于站在讲台上击中教室后面的1根头发丝。
1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______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
1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__(“大”或“小”);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__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15.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可是检查视力的房间东西墙壁最大的距离为3.5m,如图,眼科医生把视力表挂在东墙上,在西墙上挂一面大平面镜,此时被检查者应面向_______(选填“平面镜”“视力表”),距平面镜_______m。
16.将没喝完的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 ________,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隔着薄膜上的水滴看很近的字,会看到通过水滴形成的 _________(选填“正立缩小”、“倒立缩小”、“正立放大”或“倒立放大”)的虚像。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和蓝,彩色电视和彩色照相就是依据三原色理论来实现的。如图所示是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的现象,这个现象叫光的 ________,由此猜测,对于相同的凸透镜,紫光入射时的焦距将 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红光入射时的焦距。
17.张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当把物体从距凸透镜6cm处移动到7.5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方向不变的激光束从光源S斜射到液面上,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某一位置,利用该装置可监测液面的高度变化。若随着液面变化,标尺上的光点由S1移至S2,请通过光路作图画出光点到达S2时的液面。
19.为了将太阳光引入竖直的井中,应如何安置平面镜?在图中做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一根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_;
(3)实验中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实验,这是为了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4)实验中,小明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_。
2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
A.成一半的像
B.没有影响
C.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D.不能成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D
6.D
7.D
8.A
9.B
10.B
11.60° 30°
12.直线传播 500
13.7 色散
14.大 圆形
15.平面镜 1.5
16.凸透镜 正立放大 绿 色散 小于
17.8 变大
18.
19.
20.
2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较薄 相等 寻找普遍规律 能 45度/45°
22.10.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右 放大 凸 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八章光现象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亭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日食
C.瓶子在平面镜中成像 D.铅笔好像被折断
2.同学的手上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在暗室中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他看到两朵花的颜色分别是(  )
A.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呈白色
B.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白色
C.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呈蓝色
D.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蓝色
3.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  )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cm<f<24cm B.10cm<f<20cm
C.10cm<f<12cm D.4cm<f<20cm
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人以1m/s的速度面镜时,像相对于人的移动速度为2m/s
C.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D.当物体面镜时,像变大
5.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月亮不是光源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年是时间单位 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7.2020年临沂市初中物理讲课比赛在平邑赛博中学举行。会议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亮健康码、测温、戴口罩。手机扫描健康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8.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9.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2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5厘米 B.6厘米 C.7厘米 D.10厘米
10.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日全食相似,如图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渔夫叉鱼 D.手影游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B.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C.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光屏能成实像且像逐渐变小
D.将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左侧放置,适当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
12.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此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
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向右移动,能再次在光屏成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13.日出东方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早晨,当我们看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的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14.如图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镜头焦距为20cm,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_的范围内调节。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标像,应将镜头适当调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5.如图中一杯水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光方向不变地从右边斜射向水面,若把杯子左端稍稍抬高,待水面平静后,这束光的入射角___________,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小明用手指遮住了凸透镜的左半部分,则光屏上蜡烛的像______。(选填“变暗”、“变亮”、“少一半”或“不变”),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17.夜晚当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河面上实景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河水深为3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0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m;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_____。
18.如图所示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看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应把_________(选填“A”或“B”)端朝向明亮的室外,否则看不清楚。这时,半透明纸上的物体的像应是缩小的、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9.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透镜。若同学平时因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近视眼后,需佩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属于______透镜。
20.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虚像。
三、作图题
21.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
22.一束与水平方向成50°角光线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平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以及它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3.完成如图中光从空气射向三棱镜的折射光路图。
四、实验题
2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直尺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小心地移动蜡烛 B,直到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 A 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如果使蜡烛 A 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器材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大小基本相等的清晰的像,则:
(1)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大约为______;
(2)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调至A点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又一次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
(3)仍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透镜调至B点时,移动光屏,若光屏上再一次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一定是______;
(4)若在此时,用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那么光屏上出现的像与未遮前比较有何变化______;
(5)如果该同学继续移动透镜至C点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______ (填“能”或“不能”)得到像,因为此时成的是______像。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置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cm;
(2)把蜡烛移动到A处,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_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C
7.C
8.C
9.C
10.D
11.D
12.B
13.下方
14.20cm~40cm 高
15.不变 不变
16.变暗 能
17.10 2∶50
18.B 倒立 实
19.会聚 发散 凸 凹
20.15 正立 放大
21.
22.
23.
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不能 不变
25.15 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将比未遮住前变暗了 不能 虚
26.10.0 左 缩小 完整 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