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4课古代生产工具与劳动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答案】B
【详解】
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山西、河南等地出土的铁制农具种类多,功能全,佐证了当时我国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精耕细作的农业有所发展,B项正确;仅有部分铁农具出土,不能说明秦汉时期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A项错误;我国古代铁犁牛耕技术成熟是在唐朝时期,C项错误; 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农业得到发展,对铁器的需求量上升,因此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A正确;盐铁官营制度是题干现象出现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人们对铁器的需求使得冶铁技术发展,而非冶铁技术发展推动人们的需求,排除C;商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排除D。
3.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边界处的大量荒地逐渐被开垦出来,诸侯国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C项正确;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是促进因素不是根本原因,A项错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与诸侯国地界明晰一样,根本原因都是当时生产力的发展,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并未加强,D项错误。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答案】D
【详解】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进行生产,故①内容应是集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逐渐转向铁犁牛耕,故②内容是铁犁牛耕,因此D项正确,ABC项排除。故选D。
5.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它反映了汉代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 B.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
C.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 D.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显示的两汉时期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可知汉代铁犁铧得到推广,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生产方式不断拓展,C项正确;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排除A;材料仅涉及五个区域,不足以说明汉代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B项错误;铁犁铧的推广是农业生产领域的进步,而非手工业领域,排除D。
6.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记述了东汉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B.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C.编写农书蔚然成风 D.政府对农业极为关注
【答案】B
【详解】
《四民月令》对东汉时期的农业生产和技术有所记载,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种记述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状况,B正确;按照时令安排农事不属于耕作技术方面的进步,而且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技术之后,这种耕作技术相对稳定,排除A;题干只列举了一种农书,无法证实当时编纂农书成为社会风气,排除C;题干中没有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态度,排除D。
7.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 B.男耕女织 C.土地私有 D.自给自足
【答案】A
【详解】
由“耕火种”到“石器锄耕”体现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演变,故方框中应是小农经济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即铁犁牛耕,A正确;男耕女织在空缺方框下方已经出现,排除B;石器锄耕是耕作方式,C是土地制度,两者不存在演变关系,排除C;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而非原因,排除D。
8.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可知,这里描述的是高转筒车,这种灌溉工具的使用能够节省人力,有助于提高农田的抗寒能力,B正确;A错在“开启”,排除;高转筒车并不能作为古代灌溉技术成熟的标志,排除C;古代农业并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排除D。
9.《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而西汉时,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薄田亩十石。材料说明
A.集体耕作方式得到推应 B.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D.铁犁牛耕己普及至全国
【答案】C
【详解】
汉代相比于战国,粮食的亩产量明显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战国到西汉,铁农具逐渐推广,灌溉技术有所进步,精耕细作生产得到发展,因此粮食产量提升,C正确;西汉时期实行小农经济,而非集体耕作,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实行,排除B;东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推广至全国,排除D。
10.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答案】A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以及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其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A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并未普及,排除B;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实现,排除C;D与题干涉及的活动无关,排除。
11.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
【答案】B
【详解】
中国古代农业中收获量远远超过播种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模式,提升了粮食产量,B正确;曲辕犁出现在秦朝,排除A;水利灌溉工具和政府的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产量的提升,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
12.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东汉时期牛耕画像石分布情况表。该资料
出土省份 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 采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峰、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可用于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 B.说明新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C.印证了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 D.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答案】A
【详解】
通过分析表格内容,由东汉时期的牛耕画像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甚至南方都有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出土的画像石可以作为研究小农经济发展的史料,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牛耕,排除B项;“牛耕”为内容的画像石不能直接印证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排除C项;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于江苏地区也存在牛耕画像石不符,排除D项。
13.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 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 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答案】A
【详解】
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分布在全国15个省区,说明铁犁牛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A正确;生产力的提高并不能说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排除B项;C错在“开始”,题干中并未提及当时的牛耕图显示的是一牛挽犁技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排除D项。
14.《甲子语溪闵雨四首 其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一种超大型踏车, 这是一种很高大的龙骨车,实际上就是翻车,这种工具高达数层,置于塘边汲水,克服了地势的限制,增强了灌溉效果,故A项正确; 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排除B;C项是曲辕犁,排除; D是利用水力的简车,排除。
15.据学者研究,在希腊的经济结构中以葡萄、橄榄的种植、加工和海外贸易为代表的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人口的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工商业有关的生产;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为生的人口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当时希腊
A.注重物质生活 B.产业结构单一
C.海外贸易发达 D.商业特征突出
【答案】D
【详解】
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经济的影响非常突出。希腊平原少、土地贫瘠,“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为生的人口更是少之又少”。只利于种植葡萄、橄榄经济作物,使得希腊人只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可知商业特征突出,故选D;古希腊人相较于物质生活更注重精神生活,故排除A;有商业、有手工业、有农业,产业结构并不单一,故排除B;海外贸易仅是商业中的一部分,所以看不出来海外贸易发达与否,排除C。
16.《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便于山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D.可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赵国”“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等信息可知,赵国推广了播种工具耧车,这一农具用于开沟播种,提高了劳动效率,B正确;耧车适用于平原,排除A;耧车不是除草工具,排除C;D是曲辕犁的作用,排除。
17.如图可用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获得较大发展 B.手工业技艺高超
C.铁犁牛耕普遍推行 D.井田制已经崩溃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锸、铁口犁等铁农具的出现,穿鼻环的牛尊即牛被当作农业动力等,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获得较大发展,A项正确;“铁锸”“铁口犁”、特别是“穿有鼻环的牛尊”不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技艺高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铁犁牛耕“普遍”推行,C项错误;铁犁牛耕的出现不能说明井田制已经崩溃,D项错误。
18.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可知,题干描述的是通过增加人力来提高收益,这符合小农经济中精耕细作的特点,B正确;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C;小农经济过于宏观,不是最佳选项,排除D。
19.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表明
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 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
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 D.青铜器具不如铁器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的材质在不断变化,武器的锋利和坚硬程度在不断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冶金技术的进步,故A选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冶铁的经营模式,故B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铁器很快取代了青铜兵器,并不能说明铁器得到广泛应用,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器具不如铁器这一说法,故D选项错误。
20.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士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此表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水力鼓风治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缓慢 D.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答案】A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的数量和比重较大,说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故A项正确;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在东汉,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表格体现的是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的状况,属于农业,不是手工业,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中的出,土地点可以看出铁农具不仅仅在中原地区使用,故D项错误。
21.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 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 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答案】D
【详解】
松江原本没有暑袜,但是松江暑袜店主将尤敦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是一种典型的雇佣关系。D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题干主旨并不是关于江南市镇,排除B;题干反映出家庭手工业和市场的关系,不能说明家庭手工业衰落,排除C。
22.下图是汉朝时期一些画像砖中呈现的或与农业有关的耕作现象。这些技术的出现
A.促进了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 B.表明汉朝精耕细作技术南移
C.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 D.有助于汉朝社会经济的进步
【答案】D
【详解】
图片中描绘的铁犁牛耕、代田法以及耧车体现了汉代农业的进步,这有助于汉代农业的发展,推动汉代农业社会的发展,D正确;图片展示内容没有具体的时间标签,无法证实其出现于西汉初期,排除A;画像砖内容无法显示出农耕技术的空间变化,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
23.以下史实,反映了西汉时期
甘肃武靡咀子48号汉墓
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出土了巨型犁件
居延(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汉简 记载了诸多“田卒”、“治果渠卒”等称谓
A.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B.农业经济区北移
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地方治理的加强
【答案】B
【详解】
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耕犁等农具在甘肃、辽阳一带出现,内蒙古出土的汉简中多次提到管理农业生产和水利兴修的官吏等,反映出当时农业文明向北扩展和农业区的北移,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自耕农”即小农经济的盛行,A项错误;土地兼并得到抑制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治理的加强,D项错误。
24.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答案】A
【详解】
中国境内多处边疆地区发掘出土了汉代铁农具,说明当时铁农具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意味着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汉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铁农具范围的扩大,而非冶铁技术的普及,排除D。
25.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答案】C
【详解】
材料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农业技术变革的重视,另一方面呈现了铁农具在各地推广的现象,均可佐证汉代小农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C正确;小农生产方式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铁农具的推广促进了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但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黄河流域,排除B项;铁器在各地被发现,不足以说明治铁技术普及全国,也有可能是铁器的区域交流,排除D项。
26.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答案】A
【详解】
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些农具功能有别,说明当时河洛地区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A正确;题干中并未将河洛地区和其它地区的冶铁进行比较,排除B;C中“质的突变”不符合史实,排除;D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
27.《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 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 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答案】B
【详解】
春秋时期霸主阖闾的传记中,记载名剑干将、莫邪铸造时,经过采铁、鼓橐、装炭、濡化等程序的史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A项错误;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与材料内容不符,C项错误;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8.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但“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
A.农民生活与市场关系密切 B.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
【答案】B
【详解】
明代昆山县农家妇女与男子一样,从事传统的农业耕作和手工纺织,可以推断出,该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农民生活与“市场关系”密切,A项错误;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项错误;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29.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说明当时社会需求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故D正确;材料反映手工浇铸机的发明和影响,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手工浇铸机不属于科学,排除B;材料与政治运动无关,排除C。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答案】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庄园经济下的手工业出现“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说明当时的庄园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发展,B正确;AC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D排除。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输出的国家有朝鲜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
——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二 明政府在隆庆二年(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开放了海禁……17世纪中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继之而起便戛然而止了……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迁海”……康熙初年……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
——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三 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必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拘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特点。
(2)明朝中后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1)特点:分工精细,品种日益丰富,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产品大量出口。
(2)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与中国的手工业生产联系增多;明朝中后期取消海禁,有利于商品销往海外,并进行技术交流。
(3)不利因素: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影响了资本积累,也不利于技术交流;政府实行垄断政策,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官员的腐败。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可知分工细;根据“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可知产品种类多;“外销瓷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可知,中国技术领先世界、销往国外和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可知外销新产品数量大。
(2)原因: 根据材料二,明朝中后期(如“ 1568年”)、 “部分开放了海禁”、正式开放了海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例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明朝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等思路,作为分析“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
(3)不利因素:根据材料二“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材料三“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可知当时影响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政府的海禁政策、垄断政策和官员的腐败等。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答案】(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详解】
(1)据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可知,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据东汉“二牛抬杠”(北方地区)到唐代曲辕犁(江南水田),可知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2)表现:据材料二 “人口大幅度增加,牛耕大量退出”可知,牛耕大量退出;据材料“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可知,江东犁被铁搭取代;据材料“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等信息可知,人力取代畜力。原因:可根据当时人口变化和人地关系以及畜力成本等角度分析。
33.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
西周 耒、耜、、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 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
战国 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推广 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 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
【答案】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犁牛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到战国小农户个体经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精耕细作。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
【详解】
第一小问,关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紧扣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变化”、“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经营方式的变化、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二小问,关于影响,紧扣“西周至战国时期”和联系所学知识,围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详解】
(1)第一小问,根据柱状图可以得出农业发展趋势是缓慢增长。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玉米、甘薯种植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是中国明清时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可知小农经济脆弱的原因是生产规模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脆弱的原因还有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体现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可知,两面性为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二小问,从经济角度分析原因,可以从自然经济自身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对工商业影响和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35.中国古代有非常发达的传统农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有哪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农业的标志和典型形态是什么?
(4)我国农业有何传统?这一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2)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
(3)标志: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典型形态:铁犁牛耕。
(4)精耕细作的传统。
主要内容是: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农田水利和灌溉。
【详解】
(1)分析依据: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
(2)分析依据: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
(3)分析依据: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4)分析依据: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其主要内容应是阐述精耕细作的特征,从耕作方式、技术和制度归纳。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4课古代生产工具与劳动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
功能 类型 出土的比例 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 铁锸、铁犁、铁斧 61% 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 耧铧 7% 河南
中耕工具 铁铲、铁锄 22% 河南
收获工具 铁镰 10% 河南
A.北方冶铁水平领先全国 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 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2.有学者说:“汉代是中国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铁制品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B.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C.煤炭开始被用作冶铁燃料 D.商品经济推动手工业发展
3.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5.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它反映了汉代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西汉 238 54 13 47 —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 B.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
C.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 D.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6.成书于公元2世纪的《四民月令》记述了东汉时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状况,如按照时令气候,安排耕、种、收获粮食、油料、蔬菜等。这反映了当时
A.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B.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
C.编写农书蔚然成风 D.政府对农业极为关注
7.如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有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 B.男耕女织 C.土地私有 D.自给自足
8.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9.《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而西汉时,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薄田亩十石。材料说明
A.集体耕作方式得到推应 B.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D.铁犁牛耕己普及至全国
10.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11.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中出现的情况最主要得益于
A.曲辕犁的使用 B.精耕细作模式
C.水利灌溉工具 D.政府重农抑商
12.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东汉时期牛耕画像石分布情况表。该资料
出土省份 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 采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峰、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A.可用于研究小农经济的发展 B.说明新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C.印证了北方生态平衡被破坏 D.反映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
13.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 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 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14.《甲子语溪闵雨四首 其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15.据学者研究,在希腊的经济结构中以葡萄、橄榄的种植、加工和海外贸易为代表的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人口的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工商业有关的生产;农业在狭隘的公民集团内部尚不能普及,完全以农为生的人口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当时希腊
A.注重物质生活 B.产业结构单一
C.海外贸易发达 D.商业特征突出
16.《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便于山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 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 D.可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17.如图可用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获得较大发展 B.手工业技艺高超
C.铁犁牛耕普遍推行 D.井田制已经崩溃
18.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小农经济
19.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表明
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 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
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 D.青铜器具不如铁器
20.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士的“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此表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B.水力鼓风治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铁器在手工业领域的推广缓慢 D.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21.明代史载,松江原本没有暑袜。有人使用尤墩镇所产轻薄棉布制成单暑袜,大受欢迎;所以松江本地新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的店主,把尤墩布分发给当地男妇缝纫成袜,男妇以“从店中给筹取值”为生。这表明
A.商帮开始介入商品生产 B.江南市镇体系发展起来
C.家庭手工业已逐渐衰落 D.棉纺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22.下图是汉朝时期一些画像砖中呈现的或与农业有关的耕作现象。这些技术的出现
A.促进了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 B.表明汉朝精耕细作技术南移
C.彻底解决了劳动力不足问题 D.有助于汉朝社会经济的进步
23.以下史实,反映了西汉时期
甘肃武靡咀子48号汉墓
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出土了巨型犁件
居延(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汉简 记载了诸多“田卒”、“治果渠卒”等称谓
A.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B.农业经济区北移
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地方治理的加强
24.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A.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25.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写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经考古发掘,东北至辽西,西北至甘肃、青海、新疆一带,西南至云贵边陲,当前已有五十个以上地点出土了汉代的铁农具。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铁器促进小农生产方式确立 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
C.小农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
26.近年来,河洛地区出土了大量两汉时期的铁农具,主要包括翻耕农具、中耕农具、整地农具、播种用具、收获农具等。这说明当时河洛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冶铁技术全国领先
C.农业生产力质的突变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7.《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 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 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28.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但“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
A.农民生活与市场关系密切 B.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
29.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输出的国家有朝鲜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
——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二 明政府在隆庆二年(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开放了海禁……17世纪中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继之而起便戛然而止了……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迁海”……康熙初年……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
——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三 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必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拘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特点。
(2)明朝中后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3.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取得巨大成就。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
西周 耒、耜、、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 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
战国 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推广 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 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35.中国古代有非常发达的传统农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有哪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农业的标志和典型形态是什么?
(4)我国农业有何传统?这一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