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中的动物为骆马,其最早培育者是
A.班图人 B.印第安人 C.巴比伦人 D.斯巴达人
2.下列哪一种农作物是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来的
A.花生 B.小麦 C.玉米 D.番薯
3.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铁犁牛耕 D.谷蔬轮作
4.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A.农业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手工业的产生 D.火的使用
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6.距今6000年至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论断来自
A.史诗 B.神话 C.文献 D.考古
7.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郑国渠 C.漕渠 D.灵渠
9.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 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力的提高
10.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1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部落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1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1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14.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15.古代世界各文明中,最早栽培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是
A.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
C.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D.古代东亚文明
16.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17.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了
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18.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
黄河中游农作物出土绝对数量统计表(单位:粒)
A.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B.北方以种植粟为主
C.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D.南方以种植粟为主
19.汉高祖刘邦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同时还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愚民弱民政策 B.限制商人政策
C.禁止经商政策 D.反腐倡廉政策
20.“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紧密。他们开始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
A.狩猎和采集 B.种植和饲养 C.栽培和狩猎 D.采集和饲养
21.《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22.河姆渡村落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这极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同时,河姆渡人很重视保存和储藏食物。河姆渡人用来储存食物的器具主要是
A.陶器 B.青铜器 C.铁器 D.瓷器
23.七八千年前,中国的农业与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这不能说明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B.人类出现定居生活
C.农业发展有利于人口增长 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24.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飞跃。这主要得益于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B.大河流域的水资源
C.铁器农具的出现 D.国家的正式形成
25.观察《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下列解释或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植物 B.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之间的洲际贸易已经产生
C.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迈入文明时代 D.各洲在交往的过程中培植或驯养了相同的农作物和动物
26.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27.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山地 D.大河流域
28.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 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9.“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文化背景的悬殊
30.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
材料二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材料二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000万。……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材料三 农业的形成概括地表现为以下过程:
——摘编自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起源的区域,并归纳其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始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说明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原始农业阶段,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扩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持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布。……在亚非沙漠带和北极地区,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农业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及整个澳大利亚,由于与世隔绝造成的愚昧闭塞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农业也是很缺乏的。在中欧和西欧等其他地区,由于那时还没进入铁器时代,没有造价低廉且有效的工具,茂密的森林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农业的出现也推迟到很久之后。……某些地区的农业之所以推迟很久的另一原因是,那里的动植物极其丰富,向人类提供的食物比原始农业所能提供的还要多。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业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改变着人类的历史。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在新石器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畜。某些人仍然从事狩猎采集活动。但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私有土地的制度化强化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学会了将太阳、月亮和星辰位置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联系在一起。最后,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世界古代原始农业洲际传播的表现(举一例即可)。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原始农业向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三 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过去狩猎者所崇拜的神灵和巫术这时已不合时宜。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的迁徙?
(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试举一例。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中的动物为骆马,其最早培育者是
A.班图人 B.印第安人 C.巴比伦人 D.斯巴达人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骆马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最早培育的,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下列哪一种农作物是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来的
A.花生 B.小麦 C.玉米 D.番薯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地区居民最早培育的农作物是小麦,故选B;花生、玉米、番薯均非西亚居民最早培育的,排除A、C、D。
3.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铁犁牛耕 D.谷蔬轮作
【答案】C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之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故A项错误;集体耕作是商朝和西周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故B项错误;谷蔬轮作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
4.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A.农业的出现 B.小农经济的产生 C.手工业的产生 D.火的使用
【答案】A
【详解】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因此A正确,BCD排除。
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答案】C
【详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的演变,就是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故C项正确;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其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ABD三项。
6.距今6000年至7000年,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这一论断来自
A.史诗 B.神话 C.文献 D.考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史政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学研究中最可靠是史料,是考古遗迹,因此题干中南稻北粟格局已经形成的最有利的证据即来自考古发现,D符合题意;ABC均带有主观色彩,不一定可靠。
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史料的运用,要求学生对史料的类别及其可靠性有所掌握和了解,所有史料中考古遗迹的发掘是最可靠的,历史文献、文学著作和传说等均需进行考证。
7.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答案】A
【详解】
距今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人类文明转变,故A项正确,其他时间均不符合题意。
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这得益于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郑国渠 C.漕渠 D.灵渠
【答案】A
【解析】
据题目中“天府”,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李冰所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现今四川省成都市,故A项正确。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由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水利工程,位于关中,现今陕山一代,故B项错误。漕渠是汉武帝时开凿的沿秦岭北麓的人工运河,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时间大量缩短,故C项错误。灵渠是战国时期修建,位于广西境内,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9.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 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力的提高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生产工具的革新,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志,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反映出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
点评:此题为推理型选择题。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以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0.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
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重农抑商的措施在封建社会一开始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导致中国经济的落后,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
1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部落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社会的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因此材料所述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D项正确;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A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B项错误;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国家和文字的产生,国家和文字的产生是具体表现,不是原因,C项错误。
13.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故选C;ABD都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都不是主要因素,毕竟生产工具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排除。
14.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
A.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B.开始大量使用陶器
C.开始学会用火 D.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部落族居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从事农业,饲养家畜,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因此生活逐渐走向定居,A正确;使用陶器是定居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学会用火,排除C;部落族居是定居生活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
15.古代世界各文明中,最早栽培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是
A.中美洲的玛雅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
C.南美洲的印加文明 D.古代东亚文明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故A项正确;古代西亚文明培育的是大麦和小麦,故B项错误;印加文明驯养了骆马、羊驼等动物,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古代东亚文明培育了水稻和粟,故D项错误。
16.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原始农业是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形成规模,没有先后之分,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我国原始农业是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说法正确,A选项排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说法正确,B选项排除。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C选项排除。
17.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说明了
A.社会财富的数量不断增加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当时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D.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高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可知,这种现象说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18.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
黄河中游农作物出土绝对数量统计表(单位:粒)
A.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B.北方以种植粟为主
C.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D.南方以种植粟为主
【答案】B
【详解】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耕格局。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故选B,排除AD;材料没有涉及南方种植信息,排除C。
19.汉高祖刘邦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同时还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愚民弱民政策 B.限制商人政策
C.禁止经商政策 D.反腐倡廉政策
【答案】B
【详解】
材料“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均体现了西汉初年对商人的打击和压制,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无关,错误;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错误。
20.“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紧密。他们开始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
A.狩猎和采集 B.种植和饲养 C.栽培和狩猎 D.采集和饲养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旧石器时代”“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狩猎和采集,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1.《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答案】C
【详解】
材料“神农耕而作陶”,其中有两个关键字“耕”和“陶”,“耕”是指农业,“陶”是指手工业,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22.河姆渡村落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这极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同时,河姆渡人很重视保存和储藏食物。河姆渡人用来储存食物的器具主要是
A.陶器 B.青铜器 C.铁器 D.瓷器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且黑陶是河姆渡文化的一大特色,因此A正确,BCD排除。
23.七八千年前,中国的农业与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这不能说明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B.人类出现定居生活
C.农业发展有利于人口增长 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答案】D
【详解】
材料未体现社会出现贫富分化,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材料“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可说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可说明人类出现定居生活,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粮食的储备”可说明农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的供应,这有利于人口增长,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飞跃。这主要得益于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B.大河流域的水资源
C.铁器农具的出现 D.国家的正式形成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实现第一次生产力飞跃,故A正确;大河流域的水资源一直存在,故B不是原因;原始农业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故C错误;国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国家暴力机器的产生,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
25.观察《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下列解释或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植物 B.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之间的洲际贸易已经产生
C.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迈入文明时代 D.各洲在交往的过程中培植或驯养了相同的农作物和动物
【答案】C
【详解】
根据《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结合所学可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迈入文明时代,故选C;大麦、小麦最早由亚洲培植,A错误;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于原始社会,当时还没有洲际贸易产生,特别美洲是15世纪才被发现,B错误;D中培植和驯养相同的农作物和动物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26.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
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率先发展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之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并传播,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生产者,使得农业和手工业分离;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建立了国家机器,国家形成,D正确;A、B、C对于文明产生先后顺序描述有误,排除。
27.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 B.沙漠 C.山地 D.大河流域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所以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大河流域,因此D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都不是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8.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③饲养家畜 ④种植农作物 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A
【详解】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主要特点有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建筑房屋,过定居的生活;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但他们没有成熟的文字,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所以①②③④正确,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9.“新石器时代的技术革命,以食物生产取代食物采集,是一种在规模和意义上堪与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变革。”这场技术革命在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特色,形成这一特色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文化背景的悬殊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照和降水等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古代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正确答案为A选项,生活方式、工作技术和文化背景的悬殊等都不是影响农业作物格局的主要原因,其他BCD三项错误。
30.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出现了私有财产
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详解】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
材料二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私有财产的产生。材料二反映了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出现。
(2)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详解】
(1)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形态的理解。依据材料一“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己有”可知,体现了私有制的产生;依据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可知,反映了阶级的产生。
(2)通过评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认识。材料一中指出私有制出现。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表明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同时,也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因而是历史的进步,虽然存在奴隶贸易,这是历史的黑暗面,但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本身就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材料二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000万。……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材料三 农业的形成概括地表现为以下过程:
——摘编自张同铸《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起源的区域,并归纳其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始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答案】(1)区域:西亚、中美洲和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特点:有几个起源中心;农作物种类和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
(2)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技术进步;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详解】
(1)区域:根据材料“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在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公元前7500-公元前5000年,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可知,农业起源于西亚、中美洲和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农业起源的区域及各地区农作物种类和动物驯化情况可知,特点是有几个起源中心;农作物种类和驯化的动物种类不同。
(2)根据材料二“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可知,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根据材料二“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可知,生产技术进步;根据材料三人们对狩猎和种植工具和经验的探索情况可知,长期采集和渔猎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说明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的原因。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原因:改变了欧洲、亚洲、非洲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详解】
(1)特点:由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一“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一“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一“《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一“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作用:由材料一“‘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一“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一“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一“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历史背景:根据“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得出新航路开辟;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等方面分析作答。原因:根据材料“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得出改变了欧洲、亚洲、非洲的粮食生产结构;根据“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得出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点睛】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摘编自翟虎渠主编《农业概论》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原因: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财富分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男女地位出现变化;氏族内部私有观念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详解】
(1)原因:根据“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因:根据“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得出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氏族内部出现了财富分化、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得男女地位出现变化;根据“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得出氏族内部私有观念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原始农业阶段,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八年、十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植物品种多样的农业扩大了食物来源,使食物来源更加可靠,于是,人口也相应地增多。当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率水平所能支持的人口限度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就是移居其他地方。因而,有了一个连续的发展,即“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以这种方式从发源地向四面八方传布。……在亚非沙漠带和北极地区,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农业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非洲、南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及整个澳大利亚,由于与世隔绝造成的愚昧闭塞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农业也是很缺乏的。在中欧和西欧等其他地区,由于那时还没进入铁器时代,没有造价低廉且有效的工具,茂密的森林成了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农业的出现也推迟到很久之后。……某些地区的农业之所以推迟很久的另一原因是,那里的动植物极其丰富,向人类提供的食物比原始农业所能提供的还要多。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农业的出现带来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改变着人类的历史。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放弃了他们旧石器时代前辈们的游荡生活,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在新石器时代,村庄里的大多数居民种植粮食或饲养家畜。某些人仍然从事狩猎采集活动。但剩余的粮食使得一些人可以把他们的时间和才智集中在自己的专业上,从而脱离了粮食生产。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私有土地的制度化强化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慢慢地,稠密的人口、专业的劳动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一起促成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必须懂得季节的变换,他们学会了将太阳、月亮和星辰位置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联系在一起。最后,他们逐渐积累起天地关系的知识,并向精确的历法迈出了第一步。新石器时代的神不仅有类似旧石器时代的维纳斯式的形象,还有与生命周期、死亡和再生相关的神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世界古代原始农业洲际传播的表现(举一例即可)。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原始农业向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始农业的出现对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
【答案】(1)表现:如西亚的大麦和小麦传入古希腊等。
因素:土壤肥力的保持;人口增长的速度;气候和土壤是否适宜;地区闭塞或开放程度;生产工具的革新;动植物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2)影响:人口膨胀;过上定居生活;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实用科技的发展和宗教神灵的崇拜。
【详解】
(1)首先根据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世界古代原始农业洲际传播的表现。然后再根据材料一从土壤、人口、气候、开放程度、生产工具、资源等角度来概括影响原始农业向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与农业相关的最重要的改变应该是人口的膨胀。”得出人口膨胀;根据“转而在农田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得出过上定居生活;根据“个人可以用粮食或手工制品来换购宝石、珠宝和其他贵重物品。”得出出现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根据“私有土地的制度化强化了财富积累的重要性。”得出私有财产和城市出现;根据“他们学会了将太阳、月亮和星辰位置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联系在一起。”得出实用科技的发展和宗教神灵的崇拜。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诸子著作留下了当时农业生产“一年两收”和“四年五熟”的记载。《氾胜之书》记有“区种麦……禾收,区种”,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已实行谷子和冬麦轮作复种。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答案】(1)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
原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2)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详解】
(1)差异:根据“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得出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根据“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得出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等方面概括。
(2)差异:根据“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得出古代西方农牧并重;板书“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得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不同:根据“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可得出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而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饭菜为主。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总结推广农业经验;重视农时;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发明创造农业生产工具;投入更多人力等。
【详解】
(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一“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一“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一“《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一“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第二小问作用,由材料一“‘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得出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由材料一“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得出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由材料一“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得出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由材料一“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大豆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根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农政全书》代表的是总结农业经验、《十二气历》代表的是重视农时、《坎儿井示意图》代表的是兴修水利、“代田法”代表的是改进技术,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发明工具、投入更多人力等角度来思考。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可能男子和妇女都有寻找食物的责任,妇女可能在离宿地不远的地方采集坚果、浆果和植物颗粒,男子大都去猎杀大型动物,这一般是在远离宿地处进行。可以看出,男子和妇女都负责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无疑导致了一定的生活模式。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断迁徙的,因为除了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外,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摘编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土地制度的条例有十二条,内容为不同等级的人对于田园房屋买卖的问题。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之时,土地所有制关系演化为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土地所有权以法律条文形式予以明确并向公众公布,促使民众按照法律条文行事,限制了民众的行为,但同时对于国家等级制度的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不同等级的不同人员的田园房屋予以不同的处理方法。
材料三 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过去狩猎者所崇拜的神灵和巫术这时已不合时宜。农夫们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类需要不断的迁徙?
(2)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将土地所有制分为几类?划分等级占有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宗教崇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试举一例。
【答案】(1)植物生长存在季节性;动物的活动具有流动性;采摘和猎杀都具有不确定性。
(2)类别:分为王室占有土地、私人占有土地和村庄残存土地三类。
目的: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制社会性质。
(3)原因:需要新的神灵来保佑农业丰收、六畜兴旺、家庭健康。
示例:古埃及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猎杀野兽、采集野生植物”“随动物的迁徙和植物的枯荣而迁徙”等信息可分析当时人类迁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王室占有的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和村庄残存的土地三种”可知古巴比伦的土地所有制的类别,其目的结合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性质进行分析。
(3)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三“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可知,原因是保佑农业丰收、六畜兴旺、家庭健康。第二小问结合相关史实作答即可。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传到了欧洲,又伴随着殖民的扩张和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玉米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2)依据材料“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来看,玉米的传播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依据材料“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来看,玉米的传播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