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同步巩固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同步巩固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14 15:57: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且都使用到牛耕,因此可以看出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单凭一幅壁画不能得出“全国普及”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耕种的劳动情景,未能体现家庭生产模式,故C项错误;曲辕犁在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
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 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
【答案】B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关心农业生产,而且农神众多。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立国,农业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封建国家的存亡,所以历代帝王都关心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并非强调原始农业发达,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发展状况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仅提到农神,未涉及其他神灵,无法说明信仰多变,故D项错误。
3.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
【答案】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比以前大幅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正值农业形成与发展时期,与采集和渔猎相比,农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人口增长率提高较快,故选C项;手工业与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不会对人口增长造成巨大影响,故排除B项;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不属于采集和渔猎的时期,故排除D项。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答案】B
【详解】
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私有制出现,进而出现文字,体现了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不能说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A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C排除;材料主旨是农耕的发展促进文明进步,而不是私有制的产生促进文明进步,D排除。
【点睛】
5.下图为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木制画“乌尔之旗”。据此可知
A.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 B.两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骆马
C.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尚未分离 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艰辛
【答案】A
【详解】
画中描绘了有许多马和羊等家畜伴随着人们左右,这说明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故选A项;美洲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及农民生活情况,故排除D项。
6.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答案】A
【详解】
由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逐渐代替渔猎和采集,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A项正确;B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C项中的“根本改变”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项排除。
7.以下是《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示意图,关于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②畜牧业的产生促进了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
③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④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迈入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可知,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故①正确;农业的出现,生活人们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以后,人类才定居定居下来,故②错误,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迈入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故④正确。故C项正确,排除ABD。
8.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新石器时代人类从采集食物变为生产食物,结合所学可知,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材料强调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变化,未涉及到天然火的运用,故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旧石器时代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而不是以打制石器的使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为分界线,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群居生活的出现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
9.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答案】A
【详解】
两汉时期的文献中“身率妻子”“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耕于前”“男女各二人”等,体现了当时农民个体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在战国已确立,排除D项。
10.下图是甲骨文中的“高”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从这一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 B.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财产
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 D.当时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
【答案】D
【详解】
通过观察商代甲骨文中的“高”字,由土台上建造房子,土台下挖地窖的图像,可以得出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懂得储存粮食,D项正确;早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建筑房屋并过上了定居生活,A项错误;商代属于奴隶社会,社会各阶层并非共享财产,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商代“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C项错误。
11.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答案】B
【详解】
从题干表述来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因此阿兹特克的土地分为公有和私有,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可排除。
12.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 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答案】B
【详解】
乌鲁克文化泥板和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属于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证明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B项正确;ACD无法从材料中得到证实,排除。故选B。
1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和骨器 B.已会种植庄稼
C.保留了类人猿的某些特征 D.已经饲养家畜
【答案】A
【详解】
由材料“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和骨器,因此A正确,BCD排除。
14.如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答案】C
【详解】
岩画描绘了妇女集体采集谷物的场景,符合采集渔猎时代的特征,故C项正确;定居生活的标志是房屋,图片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图片中未涉及石器及其类型,无法得出是否属于打制石器时代,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畜牧,也无法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故D项错误。
15.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A
【详解】
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C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
16.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因地制宜 D.讲究精耕细作
【答案】D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和推广农业经验等,故A、B、C三项不全面。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是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量,因此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故D项正确。
17.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答案】A
【详解】
由材料可知,灌溉系统对苏美尔城市中政府的管理职能有较高的要求,这促使了苏美尔城市中国王拥有很大权力的局面出现,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D项说法错误。
18.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B、D项排除。
19.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
③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
④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人类从采集、渔猎生活发展到农耕、畜牧生活,从穴居、巢居发展到村落定居。随着农耕定居生活的发展,食物生产方式、社会分工、居住形式与物品交换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玉米是由中美洲的居民最早培植的。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
20.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答案】B
【详解】
“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征收实物税等,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掌控,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21.《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 B.因地制宜 C.动力先进 D.精耕细作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可知,《氾胜之书》记载了耕田的基本原则,在于选择最佳的耕作时间,要注意土壤的保湿、施肥、适时耕种、间苗、除草等,这样能使土地变成良田,有利于农业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与“轮作养田”无关,故A项错误;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动力先进”,故C项错误。
22.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答案】D
【详解】
两位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的研究角度研究 《夏小正》,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说明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两位学者关于《夏小正》的认识是不可信的,A项错误;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与学者提出的依据不符,B项错误;学者争论过大不能说明相关《夏小正》的史料没有价值, C项错误。
23.下图是甲骨文的“周”字,该字形像在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表示筑埂划界,圈地而种。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实行宗法分封制 B.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协作
C.周族是农业部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答案】C
【详解】
通过观察甲骨文的“周”字,从其显示的“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筑埂划界,圈地而种”等形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商朝时期周族农业有了发展,是农业部族,C项正确;“在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等不能说明商代实行宗法分封制,A项错误;商朝时期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协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封建土地私有制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D项错误。
24.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侯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 气候状沉 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 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 温暖期 +0.30℃ +22.9
210—560年 寒冷期 —0.47℃ —2.3—0.4
570—770年 温暖期 +0.23℃ +29.9
780—920年 寒冷期 —0.5℃ —7.5
930—1310年 温暖期 +0.18℃ +9.4
1320—1910年 寒冷期 —0.39℃ +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 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 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答案】D
【详解】
通过阅读公元纪年以来近两千年间我国东部地区气侯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分析其中数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表格反映了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D项正确;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说法绝对,A项错误;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与930到1310年即宋元时期的史实不符,B项错误;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与1310—1910年处于寒冷期,但粮食亩产量呈现增长趋势不符,C项错误。
25.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汉代人称他们享用的酒是“天之美禄”,是上苍的恩赐。下图汉画
A.体现了汉代食物生产现状 B.是汉朝鼎盛时代真实写照
C.证实了汉代民众生活水平 D.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达
【答案】A
【详解】
材料“酿酒过程”“烩鱼图”体现的是汉代的食物状况,A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汉朝处于的具体时代状况,B排除;当时普通的下层民众是十分贫困的,民主也“有酒有肉”的生活水平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答案】C
【详解】
学者首先明确研究角度即社会发展和分层,然后对比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指出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食物结构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目的在于以此说明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C项正确;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不符,A项错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B项错误;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与学者的研究角度不符,D项错误。
27.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时间内,我国耕地总面积增长有限,人口总量的增长较快,在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了数倍的情况下,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说明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保护了小农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政治的稳定,主要作用不是“制约经济发展”,A项错误;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与“人口总量增长数位”不符,B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与“汉朝到清朝”丙千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与长期领先不符,D项错误。
28.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牛肉
【答案】A
【解析】
据所学可知16世纪50年代,马铃薯从秘鲁引进到西班牙,后经奥地利人推广到整个欧洲,后来由于在《圣经》中没有提及该食物,被教会禁用,到18世纪以后成为欧洲人的主食,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小麦、水稻、牛肉,本身就在欧洲,与题意不合,故BCD项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粮食仓储的变化及其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政府重视、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作用: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保证杜会稳定。
(2)变化: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确立三级管理制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
原因:政局混乱、外来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济瓦解、高利货和苛捐杂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顶乏。
【详解】
(1)特点:根据“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得出历史悠久;根据“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得出政府重视;根据“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可得出仓储制度成熟、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作用:根据所学可从平抑粮价、调控市场;赈灾备荒,安定民心;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维护统治,保证杜会稳定等角度概括。
(2)变化:根据“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得出粮食仓储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得出确立三级管理制度;根据“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得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根据“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可得出建仓主体多样化,农仓功能多样化,业务范围扩大。原因:根据“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可从政局混乱、外来侵略、自然灾害、政策不稳定、生产力低下、自然经济瓦解、高利货和苛捐杂税盘剥、政府财政收入顶乏等角度概括。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
【答案】(1)原因: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
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在治国、哲学、文学、礼仪等方面)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
(2)变化:由追求温饱到追求口味,营养均衡等;出现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观念。
评析: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但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结合所学可知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结合所学可从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回答;根据材料“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根据材料一“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结合所学可从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分析。另外还可以结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来分析演变的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分析“食”文化发生演变的影响,主要从食品在历史长河中对政治、文化发展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可以从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可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结合可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二“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结合所学可知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31.中国古代有非常发达的传统农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有哪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农业的标志和典型形态是什么?
(4)我国农业有何传统?这一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2)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
(3)标志: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典型形态:铁犁牛耕。
(4)精耕细作的传统。
主要内容是: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生产技术和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农田水利和灌溉。
【详解】
(1)分析依据: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
(2)分析依据: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
(3)分析依据: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4)分析依据: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其主要内容应是阐述精耕细作的特征,从耕作方式、技术和制度归纳。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1课从食物的采集到食物的生产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D.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2.历代中国帝王都非常关心农业生产,“劝农桑”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务的重要内容,因而对农神的祭祀祈祷是古代帝王们的重要大典。农神中有神农氏、后稷、先农、先蚕等。蚕桑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蚕神是农业神中的重要神灵。这表明
A.中国原始农业发达 B.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C.中国农业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信仰多变
3.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
5.下图为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地区的木制画“乌尔之旗”。据此可知
A.家畜在人们的生活中较重要 B.两河流域先民驯化了骆马
C.农业与手工业劳动尚未分离 D.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艰辛
6.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依靠原始的渔猎、采集等寻找食物转变为主要依靠饲养和种植获取食物。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种植经济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7.以下是《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示意图,关于农业和畜牧业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
②畜牧业的产生促进了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
③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④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迈入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
10.下图是甲骨文中的“高”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筑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从这一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
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 B.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享有财产
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 D.当时已经开始进行粮食储存
11.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
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
12.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 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 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1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和骨器 B.已会种植庄稼
C.保留了类人猿的某些特征 D.已经饲养家畜
14.如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15.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16.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
都江堰、郑国渠 —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因地制宜 D.讲究精耕细作
17.灌溉系统是苏美尔城市中的重要部分,它支撑着农业生产与城市社会。灌溉系统的建造、维护都需要大量人力,只有政府才能持续征召人们从事这样艰巨的活动;即使灌溉系统运行良好,政府也需要保证水源的公平分配、解决争端等。到公元前3000年,所有苏美尔城市都拥有了国王,国王拥有很大权力。这说明( )
A.农业生产影响国家的发展 B.苏美尔人十分重视水利灌溉
C.农业国家与专制政府相符 D.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管理灌溉
18.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19.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
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②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
③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
④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21.《氾胜之书》记载有:“春气未通,(耕)则土历适不保泽,终岁不宜稼,非粪不解.……须草生,至可耕时,有雨即耕,土相亲,苗独生,草秽烂,皆成良田.”这说明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轮作养田 B.因地制宜 C.动力先进 D.精耕细作
22.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3.下图是甲骨文的“周”字,该字形像在方田里密植上庄稼的样子,表示筑埂划界,圈地而种。据此可知商朝时期
A.实行宗法分封制 B.农业生产采用大规模协作
C.周族是农业部族 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24.如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侯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公元) 气候状沉 冬半年平均气温与21世纪初比较增(+):减(—) 粮食亩产量(与前一时期比较)增(+):减(—)
1—200年 温暖期 +0.30℃ +22.9
210—560年 寒冷期 —0.47℃ —2.3—0.4
570—770年 温暖期 +0.23℃ +29.9
780—920年 寒冷期 —0.5℃ —7.5
930—1310年 温暖期 +0.18℃ +9.4
1320—1910年 寒冷期 —0.39℃ +16.0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 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 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25.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汉代人称他们享用的酒是“天之美禄”,是上苍的恩赐。下图汉画
A.体现了汉代食物生产现状 B.是汉朝鼎盛时代真实写照
C.证实了汉代民众生活水平 D.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达
26.有学者指出,从社会发展和分层角度而言,人类的食物结构在原始社会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进入阶级社会后,差别出现并逐渐拉大。这意在说明
A.阶级压迫加大了贫富差距 B.奴隶社会落后于原始社会
C.社会发展拉大了不同阶层食物结构的差距 D.人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食物的能力
27.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8.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 B.小麦 C.水稻 D.牛肉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粮食储备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开始。夏朝,仓储制度已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兴建了规模不等、层次多样的仓储。汉代,长安太仓一直是王朝的国家粮仓,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职能部门。隋代广置仓储,普遍兴建义仓,并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输粟储仓。唐代全国有许多储粮几万石、几十万石甚至几百万石的仓、场,组成了一个细密周至的仓康网络。宋代设置了多种形式的仓库,名目繁多,计有太仓、常平仓、义仓、社仓、惠民仓、广惠仓、丰储仓、平余仓等。明代两京、直省府州县、藩府、边隘、堡站、卫所屯戍等均设仓,还在从杭州到都城的漕运线上建有一系列临水大仓。清代“各直省则设有常平仓,乡村则有社仓,市镇则有义仓,近边则有营仓,濒海则有盐义仓。”
——摘编自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
材料二 民国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仓储日益萎缩,仓政废弛,粮价飞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备战备荒,于1933年10月,制定了“兴办仓储计划”,将仓储分为国立储备仓、省立储备仓和县仓、区仓。同时,明确划分国家、省级、地方不同粮食储备主体的责任。1935年,实业部制定了《农仓业法》及其实施细则,大力推动新型农仓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当时的农民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各地设立了仓库。《农仓业法》规定:“除堆藏及保管农产品外,可以兼营受寄物调制改装及包装,或介绍借款业务,并规定农仓于收受寄托物后,应发给仓单。”但由于政府财力匮乏,导致仓储设施简陋,储粮损失较大,加之可收购粮源有限,使得粮仓调剂余缺,平抑粮价的功能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摘编自金梅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储备的特点与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粮食仓储的变化及其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
31.中国古代有非常发达的传统农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李根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1)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有哪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2)在原始农业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传统农业的标志和典型形态是什么?
(4)我国农业有何传统?这一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