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据《英国饮食五百年》记载,在18世纪英国的米德尔塞克斯和萨里郡,如果在用餐时间,一脚踏进穷人家的村屋,就会发现: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这表明茶叶的传播
A.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 B.淡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别
C.存在着地域间分布的不平衡 D.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
2.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中用三幅图示描绘了“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对这种空间安排解读正确的是
A.I阶段表现出多极、分离的特征 B.II阶段向亚洲集中,但仍分散
C.III阶段集中美国形成单极格局 D.棉花产业主导国际分工的变化
3.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提高,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这一现象反映了
A.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B.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
C.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D.欧洲农作物的广泛传播
4.1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意大利人对香料贸易的现状不满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5.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同时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南瓜、葡萄
6.《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
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 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7.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
8.关于马铃薯的传播,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信息,据此判断他的结论可能是马铃薯
16世纪中期 欧洲 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
1770年 法国 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
1795年 英国 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
1650—1850年 中国 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
①用途广泛,是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商品
②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
③营养价值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主食
④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纷纷传入中国,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状况有助于
A.缓解明清人口增长的压力 B.彻底改变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成熟 D.推动明清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10.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欧亚地区饮食结构减趋同化
C.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11.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马铃薯。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了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这说明
A.新物种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B.新物种的传播是曲折的
C.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很严格 D.当时欧洲阶级矛盾尖锐
1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13.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14.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15.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16.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17.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18.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20.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21.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22.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表明
A.美洲高产作物已在全世界普遍种植
B.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C.美洲高产作物最先在中国种植推广
D.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
23.明代马六甲对中国的贡物中包括“沉香、乳香、黄速香、金银香”等众多香料。1511年,葡萄牙人阿尔布格里格率领舰队前来攻打并攻占了马六甲,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从而获得了关于中国沿海地理的真实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葡萄人率先到达马六甲 B.西方推动中国沿海开发
C.中国的国门开始被打开 D.早期殖民扩张的必然性
24.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 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 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
25.下表反映了
A.玉米和甘薯均由沿海传入内地 B.经济作物品种在清代日益增多
C.新粮食作物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D.五口通商加快了美洲本土作物的传播
26.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7.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2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B.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C.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30.《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2.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材料二 乾隆在看到陆耀写的《甘薯录》后,令示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把此书广为传播,令彼等“当即转饬各属,劝谕民人,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摘编自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上)》
材料三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对明清时期社会的影响。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36.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三 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
(2)材料二如何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马铃薯在近代欧洲成为一种主要粮食的原因和影响。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糖业自唐代引进印度制糖术,至宋朝发明冰糖,形成专门“醣坊”,糖业已具相当规模。1400年前后中国与地中海地区为世界主要产糖区,到十六世纪中期左右中国与西方均已掌握熬制白糖的技术,这在世界糖业史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此后糖业伴随着欧洲的对外经济扩张产生了飞速的发展,糖也从官僚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渐渐普及民众,糖量大大增加。
欧洲扩张主义者从巴西等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获得暴利。此时,中国糖也参与国际蔗糖贸易.其市场主要包括欧洲、波斯和日本。中国糖运入欧洲市场具有其偶然性。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欧洲当时的主要蔗糖供应地巴西卷入战争,使其产糖量骤减,导致欧洲市场蔗糖供应不足,糖价上涨,荷兰人趁机利用东印度公司的以中国为主的蔗糖贸易把中国糖输入欧洲,多时竞至三百万磅,中国白砂糖的赢利额有时高达7.65倍。
——摘编自陈绍刚《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
材料二 由于欧洲人对的蔗糖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和生产蔗糖。“西印度人很快发现他们更大的利润来自甘蔗,因为烟草。因此,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界近代以来蔗糖生产与传播产生的影响。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欧洲居民食品种类的发展变化
11世纪到15世纪末 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栗子和杂豆等,食品种类主要是肉食、面包和粥。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欧洲的本土植物也被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补充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等。
1864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的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21世纪初 一种中餐元素“肉夹馍”再次以快餐的形式抢滩西班牙,并计划大举扩张。据报道,被称为“BAO”的西式肉夹馍,最早在英国出现,是旅英华人利用中国传统名吃“肉夹馍”在当地创业成功,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连锁经营模式。
——据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新篇章》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据《英国饮食五百年》记载,在18世纪英国的米德尔塞克斯和萨里郡,如果在用餐时间,一脚踏进穷人家的村屋,就会发现: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这表明茶叶的传播
A.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 B.淡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别
C.存在着地域间分布的不平衡 D.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可知,茶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茶叶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所以A正确;根据材料“如果在用餐时间,一脚踏进穷人家的村屋,就会发现:茶不分早晚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其他阶级,不能体现“淡化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差别”,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地域间分布不平衡的结论,所以C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所以D错误。
2.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中用三幅图示描绘了“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对这种空间安排解读正确的是
A.I阶段表现出多极、分离的特征 B.II阶段向亚洲集中,但仍分散
C.III阶段集中美国形成单极格局 D.棉花产业主导国际分工的变化
【答案】A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I阶段的特征是整个世界呈现多极、分离的特征,彼此之间基本上缺乏联系,A正确;II阶段的中心应该是欧洲,联系相对紧密,B排除;III阶段的中心是欧洲国家,非美国,C排除;棉花产业仅是材料的引子,主导国际分工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A。
3.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提高,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这一现象反映了
A.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 B.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
C.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 D.欧洲农作物的广泛传播
【答案】A
【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马铃薯、豆类以及番茄等作物传播至欧亚,丰富了亚欧人的饮食内容和结构,A正确;机械化是工业革命后发生的事情,排除B;价格革命表现为物价上升,排除C;玉米、马铃薯等是美洲作物,排除D。
4.1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意大利人对香料贸易的现状不满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态度,排除A、B;材料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帝国无关,排除D。
5.随着新航路开辟,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同时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南瓜、葡萄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马铃薯、番茄、南瓜均原产于美洲地区,小麦、水稻、葡萄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是欧洲人的食物,欧洲移民将牛、马传入美洲,故A项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排除。
6.《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
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 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答案】C
【详解】
该画展现的是法国民众饮茶的场面,而茶叶是东方的物产,因而此画反映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C正确;A项过于表面化,排除A;茶叶并不--定来自中国,南亚也是产茶的重要地区,排除B、D。
7.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甘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
【答案】C
【详解】
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海外扩张导致了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故选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洲际贸易的范围扩大,A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B错误;材料未涉及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的问题,D错误。
8.关于马铃薯的传播,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信息,据此判断他的结论可能是马铃薯
16世纪中期 欧洲 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
1770年 法国 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
1795年 英国 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
1650—1850年 中国 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
①用途广泛,是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商品
②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
③营养价值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主食
④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材料“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体现的是马铃薯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②符合题意;材料“人口增长了两倍”体现的是马铃薯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④符合题意,因此C正确;①③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ABD排除。故选C。
9.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纷纷传入中国,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状况有助于
A.缓解明清人口增长的压力 B.彻底改变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
C.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成熟 D.推动明清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详解】
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并且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成为我国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会增加粮食产量,这有利于缓解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的压力,A正确;1368年明朝建立,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两者时间差距较大,明初高产作物尚未传入中国,排除B;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模式全面成熟,排除C;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两者均非对外开放,排除D。
10.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欧亚地区饮食结构减趋同化
C.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A
【详解】
咖啡是美洲的作物,17世纪初期,世界已经连为一个整体,随着物种交流,咖啡在欧洲流行开来,A正确;B错在“同化”,排除;题干中没有罗列其它的社交媒介,无法得出咖啡馆是主要的设计媒介,排除C;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在17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11.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马铃薯。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了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这说明
A.新物种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B.新物种的传播是曲折的
C.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很严格 D.当时欧洲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B
【详解】
由材料中教会禁止食用新食物,而饥饿的穷人迫于生计打破禁忌,使新食物迅速普及,可知新物种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1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甘薯、玉米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羊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答案】C
【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交流,说明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洲际之间的物种交流,C正确;交通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土著因为疾病、屠杀而大量减少,排除B;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13.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流入到美洲的物种有小麦、水稻、牛、马等,A正确;玉米、马铃薯都是美洲流出的,排除BCD。
14.据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朝代。为清朝人口激增奠定物质基础的外来因素是
A.垦荒卓有成效,粮食作物实现丰收 B.丝绸之路畅通,吸引大量人口定居
C.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 D.国家废除丁税,隐藏人口失去意义
【答案】C
【详解】
C项属于外来因素,而且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引起了清朝人口激增,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属于内在因素,故均可排除。
15.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传入美洲。据此可知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D.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美洲、中国、非洲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际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在物种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C项错误;题干说明新航路开辟实现了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涉及理性化,故D项错误。
16.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表。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答案】D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增长,D项正确;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只能是缓解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可能解决,排除A;材料仅体现了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与中外贸易的扩大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C。
17.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答案】C
【详解】
玉米、花生、烟草和红薯等植物原产地是美洲,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向外传播,所以这些植物传入中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因此C正确,ABD排除。
18.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详解】
从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看出,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9.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答案】C
【详解】
要结合近代欧洲的殖民活动来理解材料中现象。西班牙、英国在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他们在巴拿马、南卡罗来纳、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正是殖民活动影响的体现,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0.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答案】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1.17世纪初,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中最活跃的是葡萄牙人,然而他们必须面对来自各方的竞争,首先是荷兰与英国两国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袭击。这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黑奴贸易和英荷殖争霸的兴起
C.东方没落和西方崛起 D.欧洲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答案】D
【详解】
17世纪初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在东亚海域商业活动的竞争,可用于探究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正确;“价格革命”“黑奴贸易”和商业革命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的影响,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排除A;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尚未争夺殖民霸主,排除B;“东方没落”与史实不符,排除C。
22.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表明
A.美洲高产作物已在全世界普遍种植
B.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C.美洲高产作物最先在中国种植推广
D.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薯、马铃薯均原产自美洲。据材料“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可知,美洲高产农作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B选项正确;材料只举了中国和爱尔兰两个 例子,无法证明美洲高产农作物已在全世界普遍种植,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16世纪末中国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无法证明美洲高产农作物最先在中国种植推广,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美洲高产农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的信息,D选项错误。
23.明代马六甲对中国的贡物中包括“沉香、乳香、黄速香、金银香”等众多香料。1511年,葡萄牙人阿尔布格里格率领舰队前来攻打并攻占了马六甲,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从而获得了关于中国沿海地理的真实信息。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葡萄人率先到达马六甲 B.西方推动中国沿海开发
C.中国的国门开始被打开 D.早期殖民扩张的必然性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马六甲出产香料,葡萄牙攻占马六甲之后获得了中国沿海地理的真实信息,这为后来葡萄牙最中国沿海进行殖民侵扰提供了条件,也说明早期殖民扩张的必然性,D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证实葡萄牙人率先到达马六甲,而且中国在这之前一直与马六甲存在来往,说明中国应当早于葡萄牙人到达马六甲,排除A;中国的沿海开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排除C。
24.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 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 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
【答案】A
【详解】
1762年英国基本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这一时期农业雇工家庭饮食较为丰富,而且出现了马铃薯、舶来品、香料等非英国出产的食物,说明当时世界市场日趋完善,A正确;B中的“普遍提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列举饮食结构摄入比例,无法证实当时营养摄入均衡,排除C;工业化食品在饮食种类中占比较低,排除D。
25.下表反映了
A.玉米和甘薯均由沿海传入内地 B.经济作物品种在清代日益增多
C.新粮食作物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D.五口通商加快了美洲本土作物的传播
【答案】C
【详解】
根据清代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可以看出,清代前期,玉米甘薯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种植,而这两种作物属于高产作物,其推广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C正确;缅甸和越南是玉米甘薯推广路线之一,排除A;题干所列的作物属于粮食作物,排除B;五口通商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26.观察图一和图二,根据所学,对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图一具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图二对欧、亚、非、美、澳五大洲的形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③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可看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详解】
2世纪希腊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在15世纪商品经济发展、航海潮兴起的背景下被重新发掘出来,有利于新航路的开辟,故①正确;根据图片可以看出,图二中五大洲的轮廓比较明显,故②正确;图一只有欧亚非三洲,没有美洲和澳洲,而且比例不当,通过地理大发现,人们认识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细节,故③正确;①②③正确,故选C;虽然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但是从图片中看不出来,故④错误,故排除ABD。
【点睛】
27.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 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答案】C
【详解】
根据“工资和地租跌价,……工业利润增多”可得出,依靠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经济实力不断下降,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社会转型,C项正确;材料与各地的联系及世界市场无关,排除A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价格革命的影响,而不是商业革命,故排除D项。
2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所以②错误,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故C项正确。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这一题的选项都是其中的三项,所以只要是排除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29.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B.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C.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答案】C
【详解】
材料内容表明世界各地之间联系的加强,从而促进了各洲之间物种的交流,这对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A错误;商业革命促进各洲之间物种的交流,从而导致饮食结构变化,B错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流,D错误。
30.《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答案】D
【分析】
【详解】
1500年前物种交流缓慢,1500年后出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年后出现跨越地球的物种移植,充分肯定了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所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并没有反映出对全球生态平衡的影响,故C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原因:①茶树种植范围扩大;②商业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③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影响:改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或扩大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大量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
(2)趋势:茶叶产量大幅增长;外销增长迅速并占主导;内销增长缓慢(或变化不大)。
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开展;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的经济侵略);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迫开埠通商、降低关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的信息得出茶树种植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中“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的信息得出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者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的信息得出商业城市发展。影响:根据材料一中“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的信息可知改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根据材料一中“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的信息可知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的信息可知有利于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根据材料一中“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信息可知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
(2)趋势:结合表格中产量、内销、外销三个要素相应数据变化的走向可得出茶叶产量大幅增长、内销增长缓慢、外销增长迅速并占主导。原因:要充分调用所学知识归纳,可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联系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国际上如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国内如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影响、自然经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概括。具体而言,西方工业革命开展;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中国被迫开埠通商、降低关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32.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材料二 乾隆在看到陆耀写的《甘薯录》后,令示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把此书广为传播,令彼等“当即转饬各属,劝谕民人,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摘编自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上)》
材料三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甘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答案】(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
【详解】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图表归纳,即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荷兰殖民者”可联系到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2)影响,材料二反映了甘薯传入的作用,材料三反映了乾隆年间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二者相联系,从缓解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及改变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角度回答,即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
【答案】(1)客观条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结果:中国:促进中外友好往来,推动朝贡贸易的发展,但仍然行走在农业文明道路上;西欧: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推动西欧走上工业文明道路,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原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天朝上国”的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可得出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根据“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可得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宋元以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和材料二“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可得出两者产生的不同结果;第二小问从政治体制、经济基础、思想等对比分析。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对明清时期社会的影响。
【答案】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对外贸易出超,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详解】
由题干材料“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如改变农产品结构、缓解人口压力、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及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等方面。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答案】(1)解读: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新世界”“旧世界”和帆船图片等信息可知其表达的是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一中新旧世界交流的主要事物从新航开辟的相关内容和历史意义这两个角度来解读作答。
(2)结合美洲农作物的特点,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6.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三 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
(2)材料二如何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答案】(1)影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促进了人口增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2)内涵:贸易中心的转移;商品种类的增多;经营方式的转变等等
(3)打破了各州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
【详解】
(1)影响:根据材料“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可知,玉米种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可知,玉米是高产作物,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种植促进了人口增长。因素:根据材料“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作为美洲作物,其能传播至中国,原因在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使得美洲作物外传。
(2)内涵: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知,贸易中心的转移;根据材料“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可知,商品种类的增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股份公司等新的经营方式,这也是商业革命的体现。
(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州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意味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根据材料“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1)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马铃薯在近代欧洲成为一种主要粮食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原因:马铃薯易于种植,产量高;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战乱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
影响:有助于维持人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信息“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得出:马铃薯易于种植,产量高;由材料信息“1600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得出: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由材料信息“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得出:战乱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助于维持人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海外贸易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
(2)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详解】
(1)根据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和封闭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大豆传入美国并广泛种植;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可得出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根据材料“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海外贸易的扩大推动大豆在美国的种植。
(2)根据材料“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可得出大豆的传入美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根据材料“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大豆成为食品工业”等信息可得出大豆的传入美国及大豆品种的开发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可得出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根据材料“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等信息可知,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答案】(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传到了欧洲,又伴随着殖民的扩张和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玉米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2)依据材料“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来看,玉米的传播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依据材料“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来看,玉米的传播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1)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③以食物为主:粮食类、果蔬类、经济类、水果类、畜禽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中国人地矛盾突出;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影响:积极: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消极: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
【详解】
(1)特点:依据材料一“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等信息从种类多、范围广、以食物为主以及双向交流等归纳回答。
(2)原因:依据材料二“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依据材料二“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可知中国人地矛盾突出;依据材料二“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可知高产且不拘土壤与地形。影响:依据材料从积极和消极的角度分析回答,积极的角度依据材料二“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等信息和所学从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提高了抗饥荒能力以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回答。消极视角依据材料二“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的信息可知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糖业自唐代引进印度制糖术,至宋朝发明冰糖,形成专门“醣坊”,糖业已具相当规模。1400年前后中国与地中海地区为世界主要产糖区,到十六世纪中期左右中国与西方均已掌握熬制白糖的技术,这在世界糖业史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此后糖业伴随着欧洲的对外经济扩张产生了飞速的发展,糖也从官僚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渐渐普及民众,糖量大大增加。
欧洲扩张主义者从巴西等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获得暴利。此时,中国糖也参与国际蔗糖贸易.其市场主要包括欧洲、波斯和日本。中国糖运入欧洲市场具有其偶然性。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欧洲当时的主要蔗糖供应地巴西卷入战争,使其产糖量骤减,导致欧洲市场蔗糖供应不足,糖价上涨,荷兰人趁机利用东印度公司的以中国为主的蔗糖贸易把中国糖输入欧洲,多时竞至三百万磅,中国白砂糖的赢利额有时高达7.65倍。
——摘编自陈绍刚《十七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糖业及对外蔗糖贸易》
材料二 由于欧洲人对的蔗糖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和生产蔗糖。“西印度人很快发现他们更大的利润来自甘蔗,因为烟草。因此,尽管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制糖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界近代以来蔗糖生产与传播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制糖技术不断进步;具有较高的世界地位;国际市场广阔。原因:封建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先进;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护张加强了世界市场的联系;国际环境的变化提供了契机。
(2)蔗糖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日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蔗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西方殖民者控制了国际市场,成为贸易主要受益者;中国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一定利润;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改变厂当地的经济结构。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 中国糖业自唐代引进印度制糖术”可归纳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到十六世纪中期左右中国与西方均已掌握熬制白糖的技术”可归纳出制糖技术不断进步;根据材料“这在世界糖业史是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可归纳出具有较高的世界地位;根据材料“荷兰人趁机利用东印度公司的以中国为主的蔗糖贸易把中国糖输入欧洲,多时竞至三百万磅”可归纳出国际市场广阔。原因:结合材料“欧洲扩张主义者从巴西等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获得暴利”“欧洲当时的主要蔗糖供应地巴西卷入战争,使其产糖量骤减,导致欧洲市场蔗糖供应不足”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需要从中国手工业技术、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影响:根据材料“糖也从官僚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渐渐普及民众,糖量大大增加”可归纳出蔗糖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日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根据材料“欧洲扩张主义者从巴西等美洲殖民地运输大量蔗糖到欧洲市场,获得暴利”可归纳出西方殖民者控制了国际市场,成为贸易主要受益者;根据材料“中国糖也参与国际蔗糖贸易”可归纳出蔗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根据材料“中国白砂糖的赢利额有时高达7.65倍”可归纳出中国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一定利润;根据材料“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和生产蔗糖”可归纳出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 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
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 球性的交通网络。
示例二 信息: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为主导。
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 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
示例三 信息: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
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 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欧洲人的是劫掠、征服、殖民。
【详解】
从海上商贸路线的空间范围来看,可以得出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及图片线路可以得出,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从海上商路的主导力量来看,可以得出信息: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为主导。说明:根据图一可以看出,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从图二可以看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欧洲居民食品种类的发展变化
11世纪到15世纪末 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栗子和杂豆等,食品种类主要是肉食、面包和粥。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欧洲的本土植物也被带到殖民地,在那里培育改良,大量生产,最终以补充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等。
1864年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的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1923年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21世纪初 一种中餐元素“肉夹馍”再次以快餐的形式抢滩西班牙,并计划大举扩张。据报道,被称为“BAO”的西式肉夹馍,最早在英国出现,是旅英华人利用中国传统名吃“肉夹馍”在当地创业成功,然后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连锁经营模式。
——据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新篇章》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观点:由于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丰富了食物的种类。
论述:古代世界各地之间联系较少,欧洲的主要食物原料为谷物、小麦等。随着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大陆的玉米、马铃薯等成为欧洲人的食物,有助于解决欧洲粮食短缺的问题。
19世纪中期随着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人发明的罐头食品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们提供了营养方便的食品。
19世纪末随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欧洲人发明的电冰箱保鲜食品传至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更加讲究食品质量,生活更加便捷。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食品快餐外传丰富了当地的食品种类,促进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
综合概括: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使食物的开发和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食物新产品和新种类不断丰富,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示例二:观点: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食品种类的创新。
论述:罐头食品(罐藏的原理)、保鲜食品(家用电冰箱的出现)和国际连锁快餐食品(信息时代)的出现。
综合概括: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食品的加工设备和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推动食品种类的创新,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促进了食品业的发展。
(其它观点及论述,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赋分。)
【分析】
【详解】
图表一时间为序,反映不同文明体的原有食物结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食物结构呈现融合态势,并且食品种类的不断创新。由此可以拟定:由于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丰富了食物的种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食品种类的创新。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