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14 18: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活”与“死”的深刻含义。
2、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让学生受到感染,品出诗味。
2、寻找富含哲理的诗句,积极思维,深入理解,领悟其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富于浓烈感彩的词句及对比的手法。
2、对“两种人”人生态度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观察法
课前准备:近反义词
课时安排及课型:1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交流:我这里有一些词语,请大家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
  富有——贫穷 聪明——愚笨 健全——残疾
  大方——吝啬 美丽——丑陋 年轻——衰老
2、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文学家,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一”字……这个文学家就是——
3、对于鲁迅,你都了解什么呢
4、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二、走近臧克家及创作背景。
三、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
2、特别强调:“呵”在这里和“啊”的意思一样,读“à”。
四、精读诗歌,领会感情。
1、轻声朗读,自主感悟。尝试理解这样几个问题:
A、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B、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2、我们齐读这首诗。并解决以上问题。
A、出示第一小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B、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这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如何呢?
C、大家找一找诗中和鲁迅有关的诗句。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这里写的“有的人”不单指鲁迅,不是“有的人”,而是“有些人”。
D、诗人在赞扬鲁迅先生的同时还批判了哪些人?找出来读一读。
句子: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这里写的“有的人”有指的是谁呢?
E、这样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他们的命运如何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五—七小节。
五、对比朗读,加深理解。
1、学习到这里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有个特点?
2、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比的写法。
3、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小练笔:《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
生与死的不同观点:活着(躯壳活着) 死了 (生命消失)
鄙夷、轻蔑 惋惜、怀念
死了(灵魂腐朽) 活着(精神永存)
痛恨、咒骂 肯定、赞美
两种人对人民态度: 骑 俯
骄横、凶暴 鞠躬尽瘁
两种人不同的结局: 摔垮 记住
PAGE